回到院内。
曹叡便着手教习厨艺的事,他让田二将府里的厨师学徒都叫来。
至于为什么叫学徒过来,而不是叫那些老厨师过来。
是因为炒菜是一种完全新颖的烹饪方式,那些老厨师习惯了煮、烹的方式做菜,再让他们接触炒菜,不一定能很快改过来。
所以还不如直接让学徒来学。
在一张没有渲染过的白纸上画图,肯定要容易得多。
炒菜本身也不是很难的东西。
柏灵筠和郭照吵着要曹叡兑现承诺,给他们做一顿饭。
曹叡干脆借着做饭的名义,给那些学徒先上一堂入门课,先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炒菜。
等老工匠那边锻造出来足够数量的铁锅,再让他们上手练习。
曹叡这边忙得如火如荼。
另一边,曹爽几人已然结束今天的工作。
上百人的努力,半天时间,大概完成了十亩地左右的建设。
照这样子下去,不出五天,便能完成全部大棚的建设。
而已经建好的蔬菜大棚,也完成了播种。
出苗指日可待。
给下人们结了当日工资后,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回了家去。
辛府。
先前曹叡答应辛敞的,让他带一件曲辕犁回家。
辛敞一回到府,连身上沾的泥土都没来得急清理,就让下人搬着曲辕犁跟着他来到书房。
“阿姐,阿姐,快开门。”辛敞叩响了书房的门。
没一会,门开了。
辛宪英看着眼前脏兮兮的弟弟,秀眉微蹙。
“回来了也不知道先去洗个澡,臭烘烘的像什么样子。”
辛敞憨憨一笑道。
“弟弟是有事情找阿姐,所以才急着来见阿姐。”
“什么事,说吧。”辛宪英微掩口鼻,味道实在是有点冲。
“阿姐,你看这是何物。”辛敞让开一个身位,展示出一旁的曲辕犁。
“这是犁?”
辛宪英不愧是才女,一眼就认出了这东西。
但她仔细观看了一番后,却摇了摇头。
“不是府里常用的长直铁犁,这犁太小了。”
“你从何处找来的这么奇怪的犁。”
“此犁叫曲辕犁,是我从叡公子那特意要来,给阿姐瞧瞧的。”辛敞有些自豪道。
“曲辕犁?”
辛宪英仔细想了想,她自诩遍读群书,但在她的记忆中,并没有哪本书中有提起这个名词。
于是她出声问道,“此犁有何作用。”
“作用可大了,它不仅可以代替直辕犁耕地,而且只需要一头牛就可以拉动,效果还比直辕犁更好。”辛敞说道。
闻言,辛宪英眉头皱得更深。
当真有这么好的犁。
见她不信,辛敞随即将整个事情的经过一一说给她听。
听到曹叡随手画张图就将曲辕犁设计出来时,辛宪英满脸的不信,甚至觉得辛敞是被曹叡给骗了。
又听到曹叡亲自试验曲辕犁的场景时,她同样觉得曹叡是在胡闹。
哪有七岁的小孩去牵牛耕地的。
而当她听到曹叡当着众人的面试验成功,并且引来围观群众近距离观察时,辛宪英面色微变。
“你确定没有骗我?”
“这都是我亲眼目睹的。”辛敞斩钉截铁道。
“阿姐要不信,可以出去打听打听,现在整个邺城都在传,叡公子设计出了一种只需要一头牛就可以拉动的犁。”
“弟弟回来的路上,都听到有百姓在讨论叡公子设计的曲辕犁,什么时候会推广出来售卖。”
“他们都等着购买呢,能省下一头牛的劳动力,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福泽。”
听到这个回答,辛宪英的脸色彻底变了,眼眸中隐隐约约透露着一丝难以置信。
她整日都待在书房里,根本不知道所谓的传言。
前阵子曹叡才刚引起一波传言,这才没过一日,又引得百姓争相讨论。
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能一直让百姓出口夸赞,光这种能力,就足以让人惊叹了。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洗澡。”
辛宪英决定先弄清楚传言真假再说。
“那阿姐,我以后是不是还跟着叡公子。”辛敞忍不住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等我消息。”
“哦!”辛敞点点头,转头离去。
等辛敞走后,辛宪英便吩咐贴身侍女去打探消息。
侍女很快就回来了。
没啥好打听的,出了辛府,大街小巷都差不多在讨论这事。
得到这个消息后,辛宪英彻底坐不住了。
曹叡在她心中的形象再一次被推翻。
几次三番的出乎意料,让她颇有些头疼。
这一个七岁半大的小孩,怎么就这么难以琢磨呢。
辛宪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让自己冷静下来,沉着的分析整件事情的经过,试图在心中勾勒出曹叡最真实的形象,并以此为基础,决定对他的态度。
然而还未等她分析出一二,又有人过来打扰她。
砰砰砰!
书房房门被敲得直响。
“宪英,你在里面吗?”门外传来她爹辛毗的声音。
辛宪英无奈过去开门,温婉的面容上罕见出现一丝不耐烦。
“阿爹,女儿早就跟你说过了,敲门的时候别这么大声。”
“是爹的错,爹今天太高兴了,所以忘了这事。”
一个大男人,在女儿面前认起了错。
没法子哟,光论才智,辛毗自觉还低女儿三分,女儿还是个主见很强的主,这个家里,谁要遇事不决都会听她的。
“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呢。”辛宪英问道。
“哈哈哈,爹今天升官了,你说该不该高兴。”辛毗大笑道。
闻言,辛宪英叹了口气。
她还以为是什么事呢,遂兴致缺缺道。
“女儿早就跟你说过了,魏王有意重用河北世家,以分化河内世家的影响力。”
“我们辛家作为本地最大的世家之一,魏王肯定会考虑重用你,所以你升官是迟早的事,至于这么失态吗。”
“爹你可得记住,别在同僚面前这般失态,不然就算魏王重视咱们辛家,你的仕途也走不远。”
辛毗道:“爹懂得这个道理,也只有在你面前才会这样如此稍显懈怠。”
“而且爹这次升官和你想的不一样,爹现在已经是中散大夫了。”
“中散大夫?”辛宪英一惊。
“不应该啊,魏王就算想重用你,也应该是升谏议大夫,掌议事,待时机合适,再升中散大夫,常侍议政。”
“怎么会直接将你从议郎提升为中散大夫呢。”
“阿爹,是不是发生了何事?”辛宪英突然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