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叡儿教孩儿的。”曹植连连道。
他实在没法子了,总不能将杨修供出来。
反正这事也是因为受了叡儿的启发,他才下定决心的。
而且父亲不是喜欢叡儿吗,他这样说还有可能因祸得福。
果然,曹操将他的话听真切后,脸上忽的一滞,那股子渗人的气势瞬间消失。
稍逝,曹操沉声问道,“叡儿?”
“你和叡儿关系平平,他岂会为你出谋划策?”
“父亲明鉴,孩儿今日刚去探望过叡儿。”
“叡儿与我聊天时说起此事,孩儿颇觉有理,便向父亲来请命。”
曹植真假参半的述说着,毫不顾忌的拉曹叡下水。
父亲就是想找曹叡核实,依曹叡表现出来的那点顽皮心思,肯定不会和父亲说实话,到头来还是只能给他打掩护,做帮凶。
而他不知道的是,就他这点阴损心思,反而是歪打正着了。
“叡儿说,魏国现在准备对外征讨,用兵规模不下于当初赤壁,这个时候如果孩儿能学二哥一样,去到军营历练。”
“孩儿身后的那些世家大族也会偃旗息鼓一段时间,为即将到来的战事让路,确保朝局稳妥。”
曹植一条道走到黑,干脆就把杨修告诉他的道理拿出来,来一招以退为进。
他再重重一拜道,“父亲,与二哥相争非孩儿意。”
“然事情的发展从来不以孩儿一个人的意志转移,当孩儿身后站着这么多人,与二哥开始争夺世子那刻,这架马车的马鞭就已经不掌握在孩儿一个人手上了。”
“唯有孩儿和二哥一样离开邺都,马车才会堪堪停歇一段时间。”
曹操诧异的望了他一眼。
这话虽然赤裸,但直指世子之争的核心。
更难的是,曹植终于不像之前一样,对争夺世子一事遮遮掩掩。
曹操不由对他这个儿子高看了一眼。
“起来吧。”
“叡儿能对你说这话,说明他也是对你存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你不要辜负了这份希望。”
“孩儿醒的。”曹植乖乖的顺着说道。
至于有没有将这话听进去,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让你去军营的事,我再考虑一下,你回去先准备吧。”曹操挥挥手赶人。
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仓促决定,尽管曹植引述曹叡的话很有道理,但他还需要斟酌一下。
听到这话,曹植知道大概率稳了,遂略显高兴的福了福身,“是,孩儿先下去了。”
紧随着,曹操又特意嘱咐了一句,“先去和你娘打声招呼吧。”
曹植闻之一愣,点了点头转身朝外走去。
等曹植走后,曹操神情疲惫的揉了揉额头,自语道。
“这个叡儿,又给我闹幺蛾子。”
“让曹植去军营,亏他想得出来,也不怕他祖母找他麻烦。”
一想到卞环那个老妇婆,曹植就觉得头疼。
前脚刚把曹丕送去军营,后脚又要把曹植送去军营,老妇婆怕是要跟他拼命了。
“不行,谁想的招,谁来负责哄。”曹操突然想到,随即呼唤下人。
“来人!去将叡儿请到宫里来。”
他倒要亲自问问叡儿给他三叔支招,是抱着什么想法。
还有,哪有支招支一半的。
让曹植去哪路军营这事也挺重要的,他也要问问叡儿的意见。
好一会,下人回来汇报。
见只有他一人,曹操疑惑道,“叡儿人呢?”
“回魏王,小公子没在府里,府里的下人说,小公子出门赴宴去了。”
赴宴去了?
屁大点的孩子,赴什么宴,怕部是有意躲着他吧。
曹操暗暗想着,随即莞尔一笑,“这个滑头。”
他紧接着问道,“那有没有问曹植之前去没去找过叡儿。”
“小的问了,曹植公子在府里和小公子聊了一会,就急着赶来了王宫。”
曹操颔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这事百分百又是叡儿这家伙撺掇的。
既然他要躲着,就让他躲着算了。
一连支走了曹丕曹植两兄弟,倒是省的自己为世子之事头疼。
这小家伙该说不说还真是他这个祖父的小棉袄。
“去将太中大夫贾诩叫过来。”曹操吩咐道。
涉及世子之位,他身边这些人也就贾诩能与其商议。
荀攸太过保守,喜欢端水,程昱就更算了,按他的说法,他这些儿子就没一个合格的,找他纯给自己找难受。
而刘晔、华歆、董昭之流各有各的立场。
唯有贾诩最过公正。
不多时。
贾诩来到议政殿,他拱了拱手见礼道,“微臣见过魏王。”
“文和不必客气。”曹操笑道,“唤卿前来,正是为了子建前往军营之事。”
“卿来时,可听下人说了?”
“已有耳闻。”贾诩点头道。
“不知爱卿觉得此事如何?”
贾诩不语,陷入沉思。
“卿为何不答?”曹操疑惑道。
贾诩回过神来,连忙道。“魏王恕罪,方才卑职正有所思,故未能有所答。”
“卿所思何事?”曹操眯着眼问道。
“思袁本初与刘景升纵容膝下子嗣争斗,以至内部混乱徒生祸端耳。”
“若使他二人有小公子这样的长孙,能明察事端,劝诫二人让其子嗣各去军营,以骁勇为规,以才谋为矩,论其高下,来定继嗣者。”
“或许就不会有当初那样的灾祸了。”
闻言,曹操眉眼弯弯,忍不住轻哼起来。
可惜他们没有这样的爱孙咯。
世子之争一事,由外人来说,难免有为私利的考量。
也只有亲者之言,能略听一二。
恰好他的爱孙身份和年纪都是最合适。
越想,曹操就越加高兴,甚至他觉得叡儿的存在就是上天在眷顾他,助他一统大业。
他缓缓起身走到贾诩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便是他二人有叡儿这样的长孙,无爱卿这样策谋深长之士为其劝说,他们又岂会采取一个小儿的计策呢。”
“魏王谬赞了,便是没有微臣,魏王肯定也能明白这个道理。”贾诩复拱手而道。
曹操接着问道,“不知卿觉得该将子建派往何处军营?”
“既是避免二位公子内斗,自然是当一个东,一个西。”贾诩伸手指了指。
曹操眼前一亮,笑容更甚一分。
“孤正有此意啊。”
“正好夏侯惇过几日会前去合肥调兵,子建可一同前往。”
“魏王英明。”贾诩恭维了一句。
于是,晚间宫中就传出两则消息来。
一则是魏王任命张辽为征东将军,督合肥、皖城诸军事,假节钺。
二则就是曹植要前往合肥军营。
两则消息一出,朝廷中各级官员无不为之哗然。
魏王不是刚让曹丕公子去了西线军营吗,现在又让曹植公子去往东线军营,而且还史无前例的让外姓将领统领大军。
魏王这到底是属意哪位公子为世子啊?
一时间,各级官员纷纷宴席亲朋好友,讨论此事。
其中便有荀攸、程昱几人。
他们也疑惑,毕竟身为曹操身边的谋士。
这种事他们竟然不是第一时间知道的。
此事就颇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