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待奴才君临天下 > 第14章 定居“西郊别院”

第14章 定居“西郊别院”

    第二天,胭脂母子和乜渊早早的起床了。

    “西华驿馆”的服务员端来了早点。

    刚吃过早点 ,秦国使者就来传秦厉公赢刺的王意。

    “送羌族质子去‘西郊别院’。”

    乜渊到马厩中牵了马,套车。

    这匹拉车的马刚从草原出发的时候,毛色鲜亮,全身像黑缎子般闪闪发着光芒。

    经过这一路的长途跋涉,缺草少料,已经瘦骨嶙峋的不成样子。也是眼窝深陷。两只大眼睛空洞无神。

    看的乜渊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乜渊拍了拍瘦马,把它套在车里,牵过来了,扶着胭脂母子上了车。牵过自己的坐骑,上马。

    一行人跟着秦国使者去“西郊别院”。

    从“西华驿馆”出发,经过雍城主街道,又七拐八拐的转过许多小巷道,又行了一段小路,就出城了。

    越走乜渊心里越凉。

    本以为“西郊别院”是雍城的一座王家院子。

    这是要去哪里呢?

    出城沿着一条土路,经过一个村庄,沿着一条潺潺的小河继续前行,进了一片树林。

    乜渊右手紧紧的按在剑柄上,警惕着四周的动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不会是要去杀了他们吧?

    车子终于在一座看着已经荒凉的院子前停下了。

    使者大声道“羌族质子,‘西郊别院’到了。传大王意,羌族质子需自力更生。自己解决衣食住行问题。不准逃跑。大王会派人来定期查看。羌族质子必须安分守己 ,不可造次。否则大王会按律法处置。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使者例行公事般的说完了自己的台词 ,转身上马,走了。

    乜渊看着这被大树环绕着的所谓的“西郊别院”。心中暗暗叫苦。

    抬头四望,有野鸡从院子中飞出来,传来“咯咯咯”的叫声。

    看来里面已经让动物安了家。

    有兔子从门里面跑出来。看得出来里面的动物不仅是数量多,种类也不少啊。

    胭脂下了车,看着乜渊紧锁的眉头,笑着道“乜将军这般表情,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吗?”

    乜渊苦丧的脸道“这就是所谓的‘西郊别院’。这怎么住啊?”

    爰剑从车上下来,两目放光“哇,这么多树,还有这么多鸟啊。”

    乜渊无奈的笑笑“那是野鸡,草原上没有,所以你没见过。”

    “真好呀,还有飞的鸡。”爰剑蹦蹦跳跳。

    胭脂笑道“乜将军,你看爰剑多喜欢这里。你愁什么呢?”

    说着,去打开了院门。

    这一下,院子里真是鸡飞狗跳了。各种叫声,热闹至极。

    胭脂把马车解了套,进门,把马拴到了院中间的一棵大树上。

    出来和爰剑合力把车拉到了院中间。

    上车,不一会儿下来时,把蜀锦长袍已经换成了粗布衣衫,挽起长长的头发,头上围了块破布。

    在院子中间转来转去 ,折了几根干枯的长草,进了屋子,开始打扫灰尘。

    爰剑也从树上折了一根长长的树枝,跑来跑去的,把院子中间的飞禽走兽往外赶。野鸡们纷纷叫着上了树,野兔,野狗慌不择路。

    乜渊看着母子俩奋力干活儿,被他们这种乐观的精神所感染,下了马,进门,挽起袖子,进屋找了个破木桶,到门外的河里提了一桶水,进屋。

    屋里的布置倒是略显奢华,但上面布满了很厚的灰尘,屋子里到处都是蜘蛛网,上面的蜘蛛乱跑,还挂满了各种飞虫的尸体。

    这地方一应生活器具齐全。

    这时,有一老农牵着牛从门前经过,看着院子里有人,好奇的探头探脑的往院子里看。

    乜渊过去和他打了招呼,便问这位老农“这个院子,以前是干什么用的?”

    “宾客呀,一看你就是从外地来的吧。怎么住到这个院子了?”

    乜渊笑着道“我们是从草原羌族来的。秦厉公让我们住这里。这个地方一定生活器具齐全,而且还很奢华。看来还真不是一般人居住的。”

    老农道“宾客呀!这个叫‘西郊别院’。以前是大王狩猎住的行宫。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大王突然就不住这里了,所以就荒废了。是大王让你们住进去的啊。”乜渊笑着点了点头。

    “宾客呀,你可真是胆大呀,这地方经常闹鬼。”

    爰剑听完站起来调皮的道“老爷爷,我不怕鬼,鬼会怕我。”

    老农一听,拉着牛赶紧走了,还不忘嘱咐他们“到晚上一定要小心了。”

    三人齐心协力干到下午,打扫的差不多了,饥肠辘辘的坐在大门口的树下休息。

    看着渐渐西沉的太阳,乜渊的肚子不合时宜的发出了“咕咕”的叫声。

    乜渊不好意思的对着胭脂和爰剑笑了笑。

    胭脂站起来“我去附近村里去讨点儿吃的。”

    说着,进了院门,不一会儿端着一个刚洗过的小巧的精致雕花的木碗出来了。

    爰剑见状,站起来,走过去,接过胭脂手中的木碗“阿姆我去吧,你是女的。”

    说的笑嘻嘻的,一蹦一跳的朝回来时经过的那个村子去了。

    乜渊惊讶的看着胭脂“这……这行吗?”

    胭脂笑笑“放心吧,没问题的,我们娘儿俩啊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去沿着锡支河去讨饭,乡民们知道我们的情况,可怜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给一些,就靠这个,度过了难关。”

    乜渊心里五味杂陈的看着胭脂平静的讲述自己的往事,心里充满了斗志,还有什么坎儿是跨不过去的,还有什么苦是吃不了的。

    就在乜渊和胭脂闲聊之际,爰剑回来了,木碗里是几个黑面馒头,上面放着点儿菜,盆底还有一把稻米。

    边走边拿着一个黑面馒头,大口大口津津有味的吃着。

    过来把碗递给胭脂“我在一个奶奶家里要了火种,停一会儿去拿,我已经吃饱了,去拾点儿柴。”

    爰剑乐观的精神完全感染了乜渊,伸手从盆里拿了一个黑面馒头,一大口下去,边嚼边道“我跟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