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在末世研究核聚变和机甲 > 第2章 王羽(回忆)

第2章 王羽(回忆)

    2021年11月11日,王羽在江城出生,王羽的母亲杨柳是一所知名高校的大学教授,她的教学水平相当出色,备受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而他的父亲王建明则是一名身处国家可控核聚变研究基地的核心科研专家,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王羽的成长历程中,父亲总是忙于工作,鲜少有时间归家陪伴家人;母亲虽然并未像父亲那般忙碌,但日常也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理,能陪伴他的时间同样有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王羽,常常独自一人待在家中。

    独处时,王羽最大的爱好便是各类物理方面的书籍。或许是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又或许是天赋使然,年纪尚小的他对于这些知识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好奇心。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涉及到保密需求,小时候的王羽并不知晓父亲具体在研究些什么。他只知道父亲在大学、研究生以及博士阶段所学习的专业都与原子能密切相关。受此影响,王羽自幼便立下志向,渴望将来能够成为像父亲那样杰出的科学家,并投身于原子能相关领域的研究之中。

    于是乎,自小学起,王羽便开始频繁出入家中的书房,翻阅那些父亲曾经过的书籍。正是通过这些读物,他逐渐认识到原子能的奥秘与魅力所在,并对此产生了愈发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未来的研究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成为了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在王羽十四岁那年,一个惊人的科学成就震惊了整个世界:他的父亲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突破意味着,在未来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完美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可能成为现实。这一突破无疑将推动人类科技向前迈出巨大的一步。

    然而,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却同时也落入了鹰国间谍的手中。这个消息传到鹰国高层后,引发了他们极大的恐慌和焦虑。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和地位,他们果断地做出了一个残酷的决定——对王羽的父亲展开一场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暗杀行动。

    不幸的是,在鹰国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暗杀计划还是成功了。正是因此,王羽从母亲口中得知了父亲所从事的工作。那天,对着满脸泪痕的母亲,他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坚强地对母亲说,

    “老妈,我已经长大了,以后您和国家核聚变研究的未来由我来守护。”

    那天之后,王羽没有消沉,而是更加刻苦地学习知识,2038年,17岁的王羽提前一年参加高考并且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进入龙国最高学府京都大学,就读原子能专业。

    除了父亲之外,王羽还有一个很敬仰的人,他就是龙国医学领域的院士钟北海,他从小努力学习,希望成为像钟北海一样的国之栋梁。同时,在钟北海院士的影响下,王羽并没有成为一个只会学习的书呆子,他很认同钟北海院士的观点,身体才是科研的本钱,锻炼身体,适当休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上中学时,王羽就坚持每天晚上跑步,他不爱参加同学们的活动,每年运动会的中长跑比赛几乎是他参加的全部集体活动,比赛中王羽常常能够取得第一。上了大学之后,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环境里,他开始接触到健身这项充满魅力的活动。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踏上健身之路,他便制定了一份详细而严格的运动计划,大学的时间,他一天健身锻炼,一天跑步,几乎从未中断。每天,除了上课时间外,他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要么是呆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要么就是在操场和体育馆里挥汗如雨。在图书馆里,他不仅热衷于那些有关原子能的专业书籍,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偶尔还会抽出宝贵的时间,研读钟北海院士关于运动康复的著作。

    这些著作中的知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学会了如何科学地进行训练,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掌握了科学训练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健身过程中。他明白了合理的饮食搭配、恰当的休息以及适度的训练强度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像中学时代那样,王羽每年都会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与中学不同的是,大学里非体育专业组的同学们实力也不容小觑。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初入大学校园的王羽居然在第一次参加运动会时便成功斩获两个季军头衔!这一出色表现引起了教练和学院领导的关注,他们认为经过系统的训练后,王羽必定能够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并劝说他加入学院的田径队。面对邀请,王羽不禁有些动心,但深思熟虑过后,他最终还是婉拒了这个提议。在接下来的三年时光当中,他始终都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在坚持着科学训练以及合理饮食。他每天都会花费最多一个小时的时间用在运动上面,但是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之下,科学的训练方式再加上合理的饮食搭配,让他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之后举办的三次运动会之中,他一共取得了两次第一名和四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在大学生涯中,王羽依然延续着以往的习惯,对社团活动并不热衷。不过,他却热衷于带领同学们组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令人欣喜的是,每一次比赛他们都不负众望地荣获一等奖。通过这些比赛经历,王羽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尽管数量不多,但彼此之间的友谊深厚而珍贵。

    王羽的父亲有一位最为得意的弟子名叫丁峰,此人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勤奋好学,深得王父真传。在王羽父亲离世之后,丁峰便挑起大梁,成为了可控核聚变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自王羽父亲去世以后以后,丁峰始终对恩师之子王羽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当他得知王羽在大学期间取得了极为优异的专业成绩,并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时,心中不禁为之一动。于是,待到公元2042年王羽大学毕业之际,丁峰毫不犹豫地将其引入了可控核聚变研究团队。

    凭借着大学时期所积累的扎实专业知识,以及加入团队后废寝忘食的刻苦钻研精神,再加上与生俱来的物理天赋,王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迅速崛起,一跃成为研究团队中的中流砥柱。众人皆对他的才华与毅力赞不绝口,而这一切也离不开丁峰当年的慧眼识珠与倾力相助。然而在技术突破的关键阶段,灾难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