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
叶达明显感觉整个身体愈发轻盈,就连手上的冻疮与伤口竟也都自动愈合。
一层布满老茧的手皮犹如面膜般,悄然从他的手掌上脱落。
刹那间……
他的手变得白皙嫩滑,恰似新生儿的肌肤般光滑无痕。
叶达望着这样的双手,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毕竟……
他身为一名樵夫,如此细嫩的手怕是还未开始干活,就会被划出道道伤口。
“叶……达!!!”
叶达沉浸在研究自己身体新变化之时。
远处传来呼唤他的声音。
那声音悠长,在大山之间回荡着,仿佛在呼喊远方之人。
“叶达,你……在……哪?”
聆听片刻后,叶达终于反应过来是江叔在呼唤他。
糟糕!
在土洞中耽搁太久,差点忘了与江叔约好的下山时间。
叶达急忙跟龙龟嘱咐几句,让它看好此地。
钻出洞口后,他又找来一些树枝等物挡住洞口,这才朝着江叔呼唤的方向飞奔而去。
“江叔,我在这!”
叶达高声回应。江叔看到叶达,顿时松了一大口气,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你跑哪儿去了?我还以为……”
“我去找枯树,意外发现一些白术,挖白术耽搁了时间。”叶达拿出白术,递给江叔看了一眼。
江叔双眼一亮,随即用力拍了拍叶达的手臂,赞叹道:“嘿呀,好小子!山神爷估摸是瞧上你啦,把你当干儿子咯,你这才刚上山呢,就给你送这大礼。”
“这才第一天上山,就挖到宝了!”
“这白术老值钱了,趁着天色尚早,咱们赶紧进镇里找个药铺把它卖了。”
两个时辰后。
江叔和叶达两人终于抵达镇上。
一路走来,江叔对叶达刮目相看,“小叶子,不错啊!”
“我还以为你这柴火背到一半就背不动了。”
“没想到你还真的背下山了!”
“你现在还没彻底长开就能背这么多柴,看来以后也会是樵夫中的一把好手哦!”
“那还不是樵夫。”叶达笑着吐槽了一句。
“樵夫有什么不好的?”江叔却不以为然道:“要是力气足够大,一天能背个一百五十两百斤的柴火下山来卖,一个月的钱可不见得比种地少,还自由,运气好还能捡点宝植捉点猎物啥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咱们当樵夫的。”
“江叔就光捡好的说,先不提冬日里的冰雪冻得双手双脚全是冻疮,就说雨季的时候,这一路的泥泞一不小心就能让人摔死。”叶达叹气道:“再说我父亲也是名老樵夫了,不也上了山就没能下来?”
“这倒是……”
江叔叹息了一声,但怕叶达伤心又连忙安慰道:“那力气大终归还是好事,至少不管干哪行都能混上饭吃。”
“我想考武状元。”叶达道:“要是以后攒够了钱,我就去学武。”
“挺好。”江叔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道:“说起学武的事,大郎的儿子金武你知道吧?”
“知道,怎么了?”金武以前是叶达原身的邻居,两人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耍,但自从阿武全家搬到镇里后就没再一起玩过了。
“他们一群人明天打算到深山伐木,你要不要一起去?”江叔说道:“阿武之前就说过他打算去练武,你可以问问他练武的事。”
“成啊,那明天一起去。”
两人来到市集后,江叔带着叶达找了家相熟的柴火铺把柴卖了。
柴火一共卖了六十文钱。
这还是收柴人看在江叔的面子上给的价,毕竟是软柴,数量还不多。
卖完柴火,江叔就又带着叶达去一家名叫回春堂的药铺认门,这药铺虽然不是最大的,却是收药价格最公道的药材铺,深受樵夫和采药郎的青睐。
白术一共卖了一百四十文钱。
加上卖柴火的钱,叶达今天净赚了两百文。
这日收都赶上江叔两天的收入了。
而且这还没算上叶达找到的一片灵植地,驯服了一头龙龟等隐形收入。
若真全部算起来,他这一天绝对是收获满满。
算下来。
他这一天绝对是赚得盆满钵满。
“江叔,这一百文先还你。”
“不着急还。”江叔却是摆摆手道:“马上就要交秋税了,你先留着买粮。”
叶达告了一声谢,去了趟米店。
马上就要交秋税了,除了自家有种地的,否则大部分人都得靠买粮食交税,供需不平衡导致米价水涨船高。
平日里一石米只要一百文出头,如今一下子涨到了一百五十文。
大启规定丁税是成人三石,舞象之年则交两石,也就是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青少年。
他光交丁税所需的买粮钱就需要三百文。
叶达今日赚的钱,除去自己吃喝的费用,也只够先买一石粮了。
“小哥,你这打算怎么弄回去?”
叶达付了钱,店小二朝着店外瞧了两眼见叶达不像有人陪的样子,立刻介绍道:“我们店不包送货的,如果需要送货得额外加钱,你这是要送哪?”
“不用送。”叶达用手稍微拎了拎,一石米大概是一百三十斤重。
虽然有点沉,但他发现自己能拎得起来。
“我自己扛回去就成。”
“你……”
店小二欲言又止。
毕竟一石的粮食,成年的汉子扛着都难,除非是专门的脚夫或者是码头的搬运工。
但他瞧这小子,一米七不到的个子,不大的长袍穿在身上还显得空空荡荡的,就这豆芽菜般的身材……
真能扛得动一石的粮食?
店小二左右是不信的。
但他也没打击客人的自信心,而是提出建议道:“要不,我给你拿两个半石的米,你分两次搬回去。”
“谢谢小哥,真不用。”
叶达扎好了马步,双手一提直接将一石米提到了米堆上,随即准备往肩上扛。
店小二连忙上前拉着米袋子,不让叶达扛道:“大不了,送货收你半价,你可别整伤腰了讹我们。”
“我真有把握,不信你瞧。”叶达只能双手将米环抱起来。
“乖乖。”
店小二瞧着叶达还真将米抱起了,连连惊叹道:“还真行啊?没看出来,好小子这是天生神力!”
由于马上就要交丁税了,来买米的人并不少,此时所有人瞧着叶达这半大的少年居然能扛起整整一石米,也都纷纷议论了起来。
“我看着就是逞强,这小子怕走不到十步就得把米给放下咯。”
“十步,能走三步不晃都算他本事。”
“那也不一定,我看他刚刚把米扛起来的那一下,看上去还是有点力气的,我赌他能走到镇门处。”
一群买米的人都在兴奋地讨论着,仿佛把叶达当成了耍把戏的乐子看。
叶达也没反驳,只是一把将米扛至肩上道:“走咯!”
而一大群人还真就连也米也不买了,一个两个全跟在叶达的身后,似乎想看他什么时候扛不住!
叶达也不知道是吃了红果子,还是山河社稷图融合度提高的好处。
他扛着一百三十几斤的粟米,竟然丝毫没觉得累。
虽然没到健步如飞的地步。
但完全跟得上空手走路的行人,甚至能赶上一些老脚夫的速度了。
“十步,你输了。”
“这小子肯定是逞强了,估摸着是扛不住所以故意加快速度试图多跑几步,这不能算,除非他能跑到镇门那!”
“跟上大伙快跟上,你们咋回事啊,两手空空都跟不上个半大少年扛着一石米?”
“哎,镇门到了!”
人都来到镇门了,但叶达的脚步依旧稳稳当当,丝毫没有半点晃动或者走不动的架势。
直到此时,不少人才忍不住惊叹起来:“真能扛啊,这小子力气可真大!”
“就这小身板居然就能扛动一石米,这身体要是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以后不得是武状元的料子啊!”
“这要是我儿子就好了。”
有人忍不住惋惜了起来道:“我家那胖小子吃得多拉得多,但每次让他多走两步路就气喘吁吁,跟这小郎君没得比!”
“还跟不跟,这后生走的方向应该是去大山村的,这里到大山村还有十几里路呢。”
“跟啥呀跟,人家都走到这还半点不带喘,你还打算跟人回家呀?”
“散了吧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