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朝诡事录,开局鬼市费英俊! > 第87章 力敌三人

第87章 力敌三人

    事有蹊跷,卢凌风决定立即前往成佛寺调查,一路上,狂风呼啸,似乎在诉说着某种不祥的预兆。

    成佛寺的住持听闻此事,也是面色凝重,声音颤抖地告诉卢凌风:“老衲曾听黎郎中说过,他欲行树葬,老衲劝阻无果。且不久前,老衲曾驱逐过寺庙中的一群乌合之众,他们行为诡异,老衲担心……”

    卢凌风闻言,谢过住持,独自前往寺庙后方寻找线索。

    穿过茂密的竹林,卢凌风来到了成佛寺后方的密林,这里阴森幽静,仿佛与世隔绝。

    他四处搜寻,终于在一棵参天大树下发现了黎大持的尸体,正如住持所说,黎大持被绑在树上进行了树葬。

    卢凌风心中一紧,他跃上树梢,小心翼翼地将尸体取下。

    当他打开包裹着尸体的布包,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黎大持的胸膛空荡荡的,显然肝脏已被摘取。

    卢凌风心中暗惊,“这手法,与之前魔王杀人时如出一辙!”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三名女子从树林中走出,唇上抹有乌膏,正是曾在鬼市酒馆中伏击卢凌风的那三名神秘女子。

    “哼,我就知道你会来这里。”为首的女子冷笑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得意与挑衅,“这次,你休想再逃!”

    卢凌风目光如刀,冷冷地扫过眼前的三人,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他先将黎大持的尸体轻轻平放在地上,仿佛是对这位不幸者的最后尊重,随后缓缓站起身,沉声道:“原来是你们,看来你们便是那幕后真凶,正好拿下你们,明正典刑!”

    女子面色一沉,对卢凌风的镇定感到些许意外,她不再多言,手腕一抖,长剑出鞘,寒光一闪,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直取卢凌风要害,其余两人亦不甘示弱,手中兵刃闪烁着森然冷光,分别从两侧包抄而来。

    卢凌风身形未动,眼中却已捕捉到了三人攻击的轨迹,他心中冷笑,手中早已暗暗扣住了随身携带的短刃,只见他侧身一闪,轻松避过了为首女子的长剑,反手一刀直逼对方胸口,迫使她不得不收剑回防。

    与此同时,其余两人的攻击也已至眼前,卢凌风脚下一蹬,身形暴退,如同游鱼般在林间穿梭,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攻击。

    树林间光影斑驳,剑光与短刃的寒芒交织在一起,在这片静谧的密林中显得格外刺眼,每一次兵刃相交,都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回荡在林间,让人心生寒意。

    卢凌风怒喝一声,身形暴起,短刃在他手中犹如活物,时而化作闪电,时而隐匿于影,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直逼三人咽喉。

    三人险之又险地避过,脸色微变,显然未曾料到卢凌风的反击如此凌厉。

    领头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深知今日若不全力以赴,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于是她一声令下,三人身形一闪,如同鬼魅般在林间快速移动,试图利用地形的复杂来迷惑卢凌风。

    然而,卢凌风岂是等闲之辈?他心中早有计较,目光紧紧锁定着三人的身影,每一次她们试图隐匿身形,都能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一丝踪迹,他身形如风,快速穿梭于林间,与三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

    最终,在一次激烈的交锋后,眼看事不可为,领头的女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选择带着其余两人撤退,消失在密林之中。

    卢凌风望着三人消失的方向,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密林曲折深幽,却是追之不及,无奈之下,他只得调转方向,回返成佛寺。

    待他回到成佛寺,却看到公主府的典军岑鸷正在逼迫秦孝白点睛。

    意外的是,卢凌风还发现苏无名和裴喜君也来到了这里。

    岑鸷的声音冷冽如霜,“秦画师,公主殿下见你对此点睛之事犹豫不决,心中甚是忧虑,特地命我前来,并请来了这位同样精通丹青的裴小姐相助。”

    秦孝白苦笑,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岑典军,非是我不愿,实乃力不从心,这点睛之笔,需心无杂念,方能成就。”

    岑鸷闻言,眉头紧锁,转而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裴喜君,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裴小姐,既然秦画师有所顾虑,不如就由你来完成这点睛之笔,如何?”

    裴喜君轻轻摇头,“岑典军,画道之事,重在心意相通,强求不得。秦画师既然有难言之隐,我们更应尊重他的选择。”

    岑鸷闻言,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带着手下人匆匆离去。

    卢凌风见状,心中虽有诸多疑问,但见气氛缓和,却也松了口气,快步上前,与苏无名和裴喜君打了个招呼。

    他目光扫过秦孝白,只见这位名满天下的画师面容憔悴,显然是被近日之事压得喘不过气来。

    “秦大师,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公主府会如此紧迫?”卢凌风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秦孝白苦笑更甚,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卢大人有所不知,公主殿下欲以此《降魔变》壁画为皇家祈福,点睛之笔更是重中之重,寓意开启祥瑞。然而,我近日心绪不宁,总感觉有大事即将发生,因此迟迟不敢下笔。”

    苏无名闻言,眉头微蹙,他深知秦孝白性情高洁,对绘画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此事若非真有难言之隐,绝不会如此推诿。

    裴喜君轻声说道:“秦大师,画壁之事,本就是心灵的抒发,何不放下心中重担?这幅《降魔变》,不仅是你技艺的展现,更是你心灵的寄托。”

    秦孝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神色稍缓:“罢了,今日让诸位见笑了。请随我来。”

    四人遂移步至寺内一处幽静禅房,禅房内,茶香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与安详。

    秦孝白亲自煮水烹茶,茶香中,他的心情渐渐放松,眉宇间的愁云也渐渐散去。

    品茶之余,苏无名提及在寺院中偶然听到的“僧非僧,壁非壁”这句话,秦孝白的眼神瞬间变得明亮起来。

    “这‘僧非僧,壁非壁’正是这幅《降魔变》壁画的精髓所在。”秦孝白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它必将成为流传百世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