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看着手里的擦脚布,赶紧拿了下来,看了看刘大河,嗯,不流鼻血了。
“哈哈,大河哥,我这不是着急吗,没注意看,好在已经不流血了。”大雅笑着说道。
大雅又打了一盆水,让刘大河洗洗手和脸。
刘大河洗完后,感觉清爽了许多。
他倒在炕上,心中暗自思忖,这蛇肉这么补的吗?也确实是自己吃的过了点,四个人的量他自己吃了一半。
大雅脱了鞋子上了炕,看着刘大河那红扑扑的光滑没有胡须的小脸蛋,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她轻轻地伸出手,摸了摸刘大河的脸蛋。
刘大河一把抓住了大雅的手,往自己脑门上放,真凉快。
嗯,凉快,得劲。
刘大雅的脸顿时变得更红了。
、、、、、、、、、、、、、、、、、、、、、、
刘大河将大雅紧紧地抱在怀里。
他们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和呼吸。
、、、、、、、、、、、、、、、、、、、、、、、、、、
刘母吃完饭后,利索地收拾好碗筷,便开始着手处理那两只野兔。
她来到厨房,从墙上取下一把锋利的小刀在野兔的腿部划开一个小口,然后顺着口子慢慢地将兔皮剥离下来。
动作熟练而精准。
不一会儿,两张完整的兔皮就被剥了下来。
刘母将兔皮拿到院子里,用清水冲洗了一下,然后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明天在鞣制。
她心里盘算着,这两张兔皮能给大河做个兔皮帽子,等冬天的时候,大河戴着就不会冷了。
处理完兔皮后,刘母开始处理兔肉。
她将兔肉放在一个大盆里,均匀地抹上盐,仔细地揉搓着,确保每一块兔肉都能充分吸收盐分。
然后,她将阉好的兔肉重新挂在厨房的房梁上,让它们在那里慢慢地腌制入味。
刘母洗了洗手,正准备回屋休息一下。
这时,她突然听到了大河和大雅房间中的动静。那隐隐约约的声音让刘母的脸上露出了一抹会心的微笑。
她心里暗暗想着,嘿嘿,看来啊他们老两口来年要抱孙子喽。
想到这里,刘母的心情格外愉悦,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刘大河在一阵迷糊中缓缓睁开眼睛。
他的脑袋还有些昏沉,可能是昨晚睡得太晚的缘故。
“签到,系统。”刘大河在心中默念。
“签到成功,奖励红薯种子 50 斤,红薯种植技术,10 积分。”
刘大河听到这个奖励,顿时精神一振。红薯,这可是个宝贝啊。
此时的大梁朝还没有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
如果他刘大河将红薯拿出来,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刘大河心中也是担忧和害怕。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他可不想因为这个给家人带来杀身之祸。
刘大河仔细地思考了一番,他打算等开春找个合适的理由,让全村都种植红薯。
这样一来,就不会引起别人对他的过多关注了。
此时,大雅已经起来了。
她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来到厨房开始做早饭。
刘大河也赶紧套上小衣,穿上衣服。
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一样了,他站起身来,发现这一阵子,自己的个子好像长高了。
原来和大雅差不多高,现在他已经能看到大雅头顶了。
刘大河伸了个懒腰,早上的天气渐渐凉了。
大雅已经准备好了简单而美味的早饭,白面馒头,白菜汤和一些咸菜。
刘大河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饭后,刘大河想起了牛棚里的獐子。
他来到牛棚,那两只獐子看到他后,立刻警惕地看着他,哆哆嗦嗦地躲在牛的后面。
刘大河从空间取出灵泉里的水,倒进了水槽子里。
他看着獐子,獐子,你的命就看你自己了。
刘大河离开牛棚,往隔壁走去。
在那里,他遇到了刘木匠。刘木匠正在院子里整理木材,看到刘大河过来,热情地打招呼。
“刘叔,我家需要打的家具我跟你说一遍。桌椅,衣柜,炕柜、书架,书桌,梳妆台……”刘大河详细地将自己需要的家具一一列举出来。
刘木匠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将这些都记到了心里。
“行,大河,你就放心吧。叔记下来了,等你房子完工,家具也能搬进去了。”
大雅这几天也没闲着,她和刘母一起忙碌着。
一针一线地做了几床棉被和褥子。搬新房的时候,被子得是新的,这样才有个新的气象。
今天,刘大河打算去县里看看,将空间里的鸡蛋卖一些。
那些鸡蛋在空间里已经堆积得越来越多,储物区有 400 多枚鸡蛋呢。
刘大河来到牛棚,将牛牵了出来。
好家伙,那两个獐子看到牛棚的门打开了,当时就要往外跑。
刘大河眼疾手快,迅速地抬起脚,将它们两脚踢了回去。
那两只獐子这才老实下来。
刘大河赶着牛车出了家门,然后回过头对着屋里喊道:“大雅,我去县城一趟,不用等我吃饭了。”
“好的,大河哥,早点回来。”大雅的声音从屋里传了出来。
刘大河赶着牛车,慢悠悠地走着。
实际上,坐牛车和走路的速度差不多,但是刘大河还是觉得坐着牛车更舒服一些。
他坐在牛车上,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牛车慢慢地向前行驶着,眼看快到县城了,刘大河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四下无人。
他迅速地将鸡蛋从空间取出,放在刘父用柳条编的四个大筐里。
一筐装满了一百个鸡蛋,刘大河又从家里拿了一块破棉被盖在了上面。
刘大河先到了惠福酒楼,将牛车停在了门口。
他经常过来这里,和小二哥的关系也熟络起来。
“大河,你进去吧,牛车我帮你看着。”小二哥热情地说道。
“好嘞,谢谢三子哥。”
赵掌柜正在柜台里和账房先生聊着天,看到刘大河过来,热情地站起身来。
刘大河卖给他的菜谱可是独一份啊,那个水煮肉片推出后就深受县城的老爷和公子们的喜欢。而且东家还赏了赵掌柜 200 两银子,说他这个事办得漂亮,以后那个小哥再卖菜谱统统收购。
“大河,今天过来啥事啊,又研究出新菜了?”赵掌柜笑着问道。
“不是,赵掌柜,我收了一些鸡蛋,过来问问,咱们酒楼要不要。”
“鸡蛋在哪里,我看看。”
刘大河领着赵掌柜来到门口,掀开被子。
赵掌柜看着那满满一筐鸡蛋,拿起一个摇了摇,然后又试验了几个,都没问题。
赵掌柜点了点头。“收,大河, 100 个鸡蛋给你 90 文。”
刘大河将一筐鸡蛋拿了下来。
“赵掌柜,这一筐就是一百个,我帮你们搬到后厨。”
小二跟着刘大河来到后厨,将鸡蛋一个一个地放到酒楼装鸡蛋的筐子里。
小二一边装一边认真地数着。
刘大河拿着空筐,从后门出去。
“掌柜的是一百个鸡蛋,一个不少。”小二给掌柜的回话。
赵掌柜点了点头,刘大河办事他还是放心的,是个诚信的小伙子。
他让账房先生数出 90 个铜板,用麻绳串在一起,递给了刘大河。
刘大河收下铜板,回到牛车上。他假装在翻找东西,然后从空间拿出五个梨子。
“三子哥,这是我自己种的梨子,放在地窖里了,给你吃一个。”刘大河笑着说道。
小二接过梨子,笑得合不拢嘴。“这个梨子可真大啊,谢谢大河,那我就收下了。”
刘大河将四个梨子递给赵掌柜。赵掌柜接过梨子,道了谢。
刘大河赶着牛车打算去摆摊把剩下的鸡蛋卖了。
他来到城里摆摊的位置,让牛车靠边停了下来。
他从怀里取出几个茄子,递给了小牛。
小牛吃得咔吱咔吱的,十分香甜。
刘大河将被子掀开,露出了一大筐鸡蛋。
“鸡蛋,一文钱一个,鸡蛋一文钱一个,孩子吃了聪明,老人吃了营养。”
刘大河大声地叫卖着。
他的声音在热闹的集市上回荡着,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