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奇幻人生之大明第二帝国 > 第163章 郑芝龙的任务

第163章 郑芝龙的任务

    曹化淳走后,刘学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休息。过了片刻,他睁开眼睛,然后朝站在一旁的王承恩说道:“承恩,去把沈炼给朕叫来。”

    “是,陛下。”王承恩转身离开房间,然后派了个小宦官去给沈炼送信。刘学登基后,信王府所有的宦官和宫女都跟着入了宫,如今过去快两个月了,可刘学一直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岗位,反而是从南京回来到曹化淳进入了司礼监。虽然刘学没有给信王府的宦官和宫女安排工作,可谁都知道他们这些人一定会起势,所以原本宫里的那些宫女和宦官们见了信王府的人都很客气,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偷偷结交信王府的人了。

    看到王承恩去而复返,刘学突然问道:“对了,之前住在信王府的李德现在怎么样了?前段时间太忙了,朕都把他给忘了,他离京了吗?”

    “启奏陛下,李德搬出王府后,在京师一个叫做悦来客栈的客栈落脚,现在还未离京。商业部的任部长和李德经常见面,他们要协调北货南运和南货北运的事宜。据奴婢所知,明信楼已经有两批货送去南方了,而从南方来的货物也有一批了,现在在明信楼卖的还不错。”

    “嗯,朕知道了。”刘学点了点头说道:“明天叫李德进宫来见朕。”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应道。

    今天刘学把沈炼叫来不为别的,就是让对方派一队人马去陕西,这队人马的工作就是暗中监督赈灾。自古以来,凡是朝廷有赈灾行动,都会有许多向赈灾物资伸手的人,中央官员勾结地方官中饱私囊,贪污赈灾银、赈灾粮的事情屡见不鲜,这队人马要做的就是把伸手的人找出来,然后刘学就会砍掉这些人的脑袋。

    晚饭的时候,挺着大肚子还在核对明信楼账目的周玉凤,上了一天班的张黛玉,还有最近一直带着十几名宫女给皇宫里所有的宫女宦官照相做户籍的田秀英,以及得到刘学的同意,在宫女中挑选合适的人选组建女护卫的袁文芳都回来了。

    一家四口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吃了一顿晚饭。本来明信楼的事情已经交给任非凡了,可是现在任非凡当上了商业部的尚书,要做的事情太多,加之周玉凤也想找个事情做,于是明信楼的事情就又回到了周玉凤手里。至于田秀英,现在她也鸟枪换炮,换上了刘学给她买来的数码相机。有了数码相机,电子版的户籍表终于有了相片。最后就是袁文芳了,她从小就习武,看到周玉凤等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于是她就央求刘学能不能从宫女中选一些人来组建一支女护卫队,专门保护周玉凤等人,对于这个请求,刘学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吃完饭,周玉凤带着自己的贴身宫女回屋去继续核对账目。田秀英则和自己的贴身宫女回屋去整理白天登记的户籍表。袁文芳呢,她和林苗苗一起去刚刚组建的女护卫队了。就剩下一个张黛玉没走,本来刘学还想和张黛玉交流交流感情的,说实话,来大明半年多了,一到晚上刘学就特别的无聊,无事可做的时候他就会想做那事,可是呢,张黛玉有工作要和刘学谈,所以……

    大明中央银行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了,除了京师的几个分行外,像周围的保定府、河间府和顺天府,乃至于永平府都已经有了分行。现在大明中央银行几乎每天都在招人,培训人才,最早跟着张黛玉的那批人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已经被派去京师周围各府开分行了。

    “陛下,今天孙阁老找臣妾了,他说今年的陕北赈灾要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他让臣妾准备一批铜元和银元跟着送粮队一起去陕北。”张黛玉看着刘学说道,她的眼睛里透出询问的意思。

    “是,以工代赈是孙传庭想出来的办法,你回来之前曹化淳把奏章拿给朕看了,而且朕已经允了。”刘学伸手要抱张黛玉,同时嘴里说道:“黛玉,工作的事情明天再说,咱们先休息一下吧。”

    “陛下,今日事今日毕,陛下就再忍一会儿。”张黛玉推开刘学,接着说道:“既然陛下允了,那臣妾是这样想的,既然怎么都要往那边送钱,那不如臣妾派人过去在陕北各府各开一家分行得了。有了分行,陛下的旧钱换新钱也要抓紧时间在陕北各府推行了。”

    “开开开,都听你的,咱们别耽误时间了。”刘学猴急的一把把张黛玉给搂进怀里,然后伸脖子就要亲张黛玉。

    张黛玉再次把刘学推开,然后笑意盈盈的说道:“陛下,臣妾月事来了,恐怕不能侍候陛下了,陛下还是去找其他姐妹吧。”

    说完,张黛玉一脸坏笑的朝刘学摆摆手,然后回她自己的房间了。

    “你……”刘学无语的指着离去的张黛玉,然后,然后他去了周玉凤的房间。

    看到刘学来了,翠柳行礼刚要说拜见皇上,刘学摆摆手制止了她,他蹑手蹑脚的走进周玉凤的房间,只见周玉凤正拿着账本认真的看着。

    悄悄的走到周玉凤身后,刘学一把就抱住了她。按说突然被人抱住,周玉凤应该大惊失色才对,然而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吃惊的样子。周玉凤抬手按在了刘学的手上,轻声说道:“陛下不是留了黛玉在房间吗?怎么又来找臣妾了?”

    刘学没有回答周玉凤的问题,而是弯腰将她抱起来,然后走到床边将周玉凤轻轻的放到床上,接着他伸手就去解周玉凤的衣服。

    “陛下,不可以,臣妾有孕在身呢。”见刘学要解自己的衣服,周玉凤赶紧抓紧了衣服,不让刘学解。

    “朕知道。”刘学没有停手,继续解着周玉凤的衣服,他一边解一边说道:“你都怀孕6个多月了,现在正处于安全阶段,没关系的。”

    “陛下,真的不可以。”不管刘学说什么,周玉凤就是死死的抓着自己的衣服,虽然她的力气并不能阻止刘学解衣服的动作,但多少还是有一点延缓作用的。她焦急的说道:“陛下,要不让翠柳伺候陛下吧,她是臣妾的贴身丫鬟,早晚都是陛下的人的。”

    在古代,有点身份的小姐身边都会有一个跟她一起长大的丫鬟,这个丫鬟就是通房大丫鬟了。小姐出嫁,通房大丫鬟会跟着一起出嫁,然后在小姐不方便的时候伺候姑爷,进而被姑爷纳为妾室。

    翠柳就是和周玉凤一起长大的贴身丫鬟,周玉凤嫁入信王府成为信王妃后,翠柳跟着周玉凤一起进了信王府。

    “翠柳的事情一会儿再说,让朕先伺候娘子一次。”欲望一上来,刘学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三下五除二的将周玉凤的衣服脱掉,然后刘学又将自己扒光,完了他就那么站在床边和周玉凤……

    二十多分钟后,刘学停下了动作。毕竟周玉凤有孕在身,玩玩可以,但不能玩的太过火了,否则出了事就不好了。

    感觉到刘学终于停下来了,面色潮红的周玉凤有气无力的喊了一声,“翠柳。”

    “奴婢在。”伺候在房间外面的翠柳听到周玉凤喊自己,立刻推门进了房间。一进房间,翠柳就看到了站在地上的的刘学和斜躺在床上,身上盖着薄被的周玉凤。

    第一次看到不穿衣服的男性,早已受过教育的翠柳瞬间就脸红了,她低着头不敢看刘学。从刚才房间里传出的若隐若现的声音中,翠柳早已知道刘学和周玉凤在房间里互动了。

    “翠柳,你伺候陛下吧。”周玉凤努力的撑起上半身朝翠柳说道。

    “是,娘娘。”听到周玉凤让自己伺候刘学,翠柳的脸更低了,也更红了。

    仅仅片刻之后,翠柳抬起头,走到刘学身边小声说道:“陛下,奴婢伺候陛下休息。”

    由于担心周玉凤出事,所以刚才刘学并没有玩尽兴,这会儿一个美人低眉顺眼的站在面前一副任君采撷的样子,刘学自然忍不住了。弯腰把翠柳抱上床,刘学便扑了上去。

    “陛下,去奴婢的房间吧,皇后娘娘还在这里呢。”意识到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后,翠柳满脸羞红的说道,她可不想当着周玉凤的面和刘学互动,这样做太尴尬了。然而,刘学却想这么做,因为这样比较刺激。

    “啊。”翠柳发出一声高亢的叫声,整个身体也紧绷了起来,双手死死的抓着刘学的后背。好在这个年代没有美甲这种事物在,否则长长的指甲会扎进刘学后背的肉里的。

    就这样,当着周玉凤的面,刘学和翠柳翻云覆雨了半个多钟头。

    第二天,在客栈住了一个多月的李德奉旨入宫觐见。

    行完礼后,刘学和李德随意的聊了几句,然后他便进入了主题。

    “李先生跟在郑游击身边,当知我大明商业繁荣,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货物销往东洋、南洋和西洋各国。同时,也有大量的国外货物运进我大明。商业繁荣本是好事,这样能让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刘学慢条斯理的说道:“然而,事实呢?每年流入大明的海量白银没有落在百姓手里,朝廷也没有见到多少。李先生可知天启六年朝廷岁入仅仅三四百万两白银?”

    “回皇上,草民不知。”李德躬身回答道。

    “你自然是不知道的,我大明赋税低,但是低也不能低到这种程度吧?朕知道,许多货物都被商人走私掉了,而这部分货物是不会给朝廷交税的,这才导致朝廷岁入仅仅三四百万两银子。”说到这里,刘学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走到李德身边,说道:“朕在登基之前也经商,对商人们这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也是了解一些的。以前皇兄不关心这些,任江南的大商人们走私货物。但是朕不同,朕喜欢银子,非常非常的喜欢。”

    刘学绕着李德走了一圈,停住脚步后,他望着窗外说道:“朕想改变这个局面,可怎么改变呢?朕想过了,朕要开海,大范围的开海,不管是谁,只要你有本事,有门路,你就可以出海贸易。但是,不管是谁,只要海贸就要给朕交税。另外,朕还打算打击走私行为,这就要郑游击出一份力了。”

    “据朕所知,郑游击麾下有战船千艘,部众三万余人。你是亲自回去一趟也好,还是派人回去给郑游击通报一声也好,就说朕命他封锁福建沿海。凡是没有朝廷开具的交税证明的商船,一律不得出海经商,若是有人胆敢硬闯的话……”停顿了一下,刘学语气冰冷的说道:“杀无赦。”

    “是,草民遵旨,出宫后,草民立刻派人去通知我家老爷。”李德回应道。

    “除了这件事外,朕还有件事需要郑游击去做。近几年福建发生过多次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而郑游击所居住的东番岛近些年却是风调雨顺,你告诉郑游击,让他组织人往东番岛运灾民,让这些灾民在东番岛定居垦荒。”刘学说道。

    “是,陛下,草民记下了。”听到刘学说让郑芝龙在福建招募灾民运往东番岛后,李德心里高兴极了。现在郑芝龙的大本营就在东番岛,也就是现代的宝岛,这个时候的宝岛还没有经过大范围的开发,除了不多的本土居民外,只有西部沿海有少数人定居。

    众所周知,势力是什么?势力的核心就是人口,没有人,什么都白搭。今年二三月份的时候,郑芝龙就已经借着闽南的旱灾,往东番岛运了数万灾民垦荒。那次运人是违法的,是偷着干的,如今有了刘学的旨意,郑芝龙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往东番岛运人了,有了人,郑芝龙的势力也才会打着滚的增长。

    对于郑芝龙的人品,刘学是不太感冒的,毕竟他最后是投降了满清的。而且,郑芝龙是海盗出身,接受朝廷招安也是为了能够更方便他称霸海洋。未来,为了增加税收,刘学肯定是要严厉打击走私的。目前,他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不妨让郑芝龙先干着,如果他敢从中谋取私利的话,等自己的海军形成战斗力了,将他一起收拾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