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奇幻人生之大明第二帝国 > 第 367 章 军事讨论会

第 367 章 军事讨论会

    “等一下。”小安子转身刚要走,徐光启突然喊住了他。接着,徐光启转回身朝刘学说道:“陛下,在召见顺义王之前,臣想问陛下一句,如果顺义王请求我大明出兵帮着一起对付插酋,不知道陛下会不会答应出兵?”

    徐光启问完后,刘学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装作一副思考的模样。在旧港收到孙承宗的电报后,刘学就已经思考过这件事情了。根据电报,再结合现代资料的记载,不难猜出卜失兔的来意。

    既然已知对方的来意,那么就轮胎刘学犯难了,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呢?

    针对大明的军队改革,刘学是分了两步走的,第一步便是组建皇家军队,第二步便是在皇家军队能扛事后对大明现有军队进行改编。

    如今,皇家陆军中御林军已组建到第四师了,五大军团中除了青龙军团外,其他四个军团已组建了差不多一半,这也就是说刘学手里已经掌握了十五万左右的能上战场的部队。

    这十五万人看似不少,但北京城至少要留下五万人,剩下的十万人都派到战场上的话,那九边怎么办?如今九边和大明内地的军队都在进行整编训练,在完成训练之前,这些部队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而且,刘学的改编只是把九边的军队裁汰老弱,对编制进行缩编,而并没有补充新的兵员,这就导致了现在的九边军队数量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虽然察哈尔蒙古西征牵制了大部分蒙古人的精力,让他们无暇南顾,但保不齐一些人会趁机侵入大明腹地。另外,大明的敌人可不只是蒙古人,还有在辽东虎视眈眈的女真人呢。如果再被女真人把玄武军团给牵制住了,那刘学手里能动用的兵力也就是白虎军团和麒麟军团的十万人,这点儿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失算了啊。”

    但是失算了又能怎么样呢?该出兵还是要出兵的,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的话,那历史就会重演。蒙古察哈尔部西征过程中,一路击溃了许多小部落。虽然察哈尔人兼并了其中的一部分,但还是有不少小部落跑去依附了后金,导致后金实力越来越强,最后挥师入关,占据了中原的大好江山。

    出兵是一定要出兵的,但怎么出这个兵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二位爱卿是怎么想的?你们觉得该不该出兵?”虽然刘学给朝中大臣们留下了一个刚愎自用,在军事上独断专行的印象,但该走的场面还是要走一下的,省的以后大臣们掣肘自己的行动。

    “不瞒陛下,顺义王刚到京时,内阁和六部就已经就此事进行过商议,大家一致认为此时的大明不适合出兵。”徐光启虽然很少到内阁,也很少处理朝政,但作为一名大明的臣子,该他出头的时候他绝不会退缩的。

    “臣等认为,如果此时朝廷调集兵力,咬牙出兵,速胜还好,一旦和插汉部(明朝称察哈尔部为插汉部)僵持下来,难保建奴和河套等地的小蒙古部落不趁机侵入我大明境内。一旦到那种境地,我大明就真的骑虎难下了。届时敌军过境,饿殍遍地,我大明百姓又遭涂炭哪。”

    “来人,给二位爱卿一人一杯快乐气泡水,天气炎热,给二位爱卿消消暑。”徐光启说完后刘学再次没有说出自己的决定,而是让宦官给徐光启和来宗道一人端了一杯加冰可乐。

    “谢陛下。”二人躬身谢恩,然后接过宦官端来的可乐喝了一口。

    可乐是明信楼出品,因其独特的味道而风靡北京城,又因为其售价较高,所以可乐只有官宦人家、士绅和富商才能消费的起。在此之前,徐来二人不是没见过可乐,可是盛装在琉璃杯中的可乐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咯,一大口冰可乐下肚,在二氧化碳的刺激下,徐光启忍不住打了个嗝。

    “朕也觉得大明此时不宜出兵蒙古。”斟酌了一下,刘学说道:“徐爱卿说的非常有道理,此时出兵太过凶险,朕也不想看到我大明百姓徒遭杀戮,一会儿顺义王来了,若是他请求朕出兵,朕自会拒绝他。”

    “陛下圣明。”见刘学也不主张出兵,徐来二人终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不过……”二人刚松了一口气,刘学那边一个不过又把他们的心给揪了起来。“不过顺义王毕竟是我大明御封的王爷,大明的王爷被别人欺负了,我大明若是什么表示都没有,岂不是要被人看扁了,这于我大明国威也是不利吧。”

    “陛下的意思是……”来宗道忍不住问道。

    “朕的意思是调动能调动的兵力到大同,威胁察哈尔部的背后安全,这样即便大明不参战,插酋也不敢把全部兵力投入到与顺义王的战斗中。这样一来,大明既不用直接参与到战争中去,又能对顺义王有个交待,此为一石二鸟之策,二位爱卿以为如何?”大明此时是真的不适合出兵作战,虽然刘学两次出海均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那两次和这一次不同。

    之前的战斗之所以能轻易取胜靠的是强大的战舰,还有敌人数量也不多。而这次的战场是广袤的蒙古草原,敌人则是横扫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不论是倭国人,还是安南人,又或者是苏门答腊岛上的土著,他们的战斗力是没办法和蒙古人相比的,更何况这次的兵力对比大明也不占优势。

    调兵到大同,用以牵制察哈尔部的后背,这是在船上时由参谋部想出来的办法,刘学觉得还不错。

    “这……”听完刘学说的,徐光启和来宗道对视了两眼,。俩都不会打仗,也不知道这个办法能不能行,万一皇帝是诓骗他们,等把军队调到大同后,便出兵草原,他们想拦都拦不住了。

    “陛下,要不陛下把孙阁老和六部其他官员召进宫再商量商量?此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才可。”来宗道说道。

    刘学身体后仰,说道:“时间还来得及吗?顺义王不是已经在宫外候旨了吗?这个时候再召集六部官员,怕是顺义王不会等吧?”

    “回陛下,我等来之前已经通知六部官员了,至于孙阁老,他就在内阁。只要陛下宣他们,他们立刻就能进宫。”

    擦,刘学暗地里吐槽道:你们这是有备而来啊,先来俩人拖着朕,后面召集大部队。

    大明的军事部门一开始是五军都督府,其节制中外诸军事统领天下兵马大权,由功勋宿将任职。但自“土木堡之变”后,五军都督府便渐渐衰落,天下兵马大权也到了兵部的手里。

    让文官掌管天下兵马大权,制定作战计划,甚至是带兵打仗,那还要武将干什么?只为给文官提鞋吗?这一点刘学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后来,当他想到毛伟人,刘学释然了。

    华国能有今天离不开毛伟人,而毛伟人不就是一个文人吗?可他制定的战略方针,作战计划什么的,不是屡战屡胜,最后把倭国人和三民党给打跑,成立了如今的华国吗?所以,文官管军事也不是不可以的,主要是得分人。

    在小安子去内阁宣人进宫议事的时候,刘学琢磨着要不要成立一个类似清朝军机处的部门,把参谋总部给放到这个机构下面。目前阶段还是自己打基础的阶段,战争还不多,等基础打的差不多了,他会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到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去制定战争计划,去统筹后勤供应等事情是不行的,总不能每次战争自己都跟着去当移动后勤吧。

    重新恢复五军都督府的职能是不现实的,因为那样会动了文官们的根本利益,即便他们害怕自己收拾他们,但为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切身利益,他们也会和自己斗到底的。文官集团是个很庞大的集团,杀一个两个还好说,杀十个八个也没问题,但如果整个文官集团都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即便自己是皇帝也只能选择低头。

    “臣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薛凤翔、薛贞、杨景辰……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宣大臣们觐见后,乾清宫大殿的地上呼啦啦跪了一片人。内阁和六部的尚书、侍郎们全来了,当然户部没有来人,此时户部上至尚书,下到主事,所有人都跑去天津卫跟皇家海军交接刘学从海外带回来的财物了。

    商业部一直游离在六部之外,六部的人也不怎么待见商业部的人,所以像今天这样的事情,是没有人去通知商业部的,因此在场的一个商业部的人都没有。

    “今日把诸位爱卿叫来,是有件事情要大家商量一下,看具体要怎么做。”人都来齐了,刘学便把自己应对顺义王的计策说了出来。

    大臣们听完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表意见,总要让他们消化思考一下的。

    大殿中一共有十几个人,他们中真正懂一些军事的也就孙承宗、卢象升和洪承畴,像工部尚书薛凤翔这样的人,他们生怕刘学跟他们秋后算账,所以即便是有什么见解也不会主动出来站队的,随大流即可。

    “启奏陛下,臣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只要跟顺义王加强联系,等他们双方开战的时候,我军出城做做样子即可。”洪承畴是兵部尚书,这个时候就该他说话。他是从很小的官直接提拔上来的,在朝中没有根基,这个时候他不说话的话很容易被人看低的。

    “陛下,陈兵大同,坐山观虎斗是个不错的办法,但还请陛下不要忽略了建奴。”本来孙承宗因为下午被刘学当众呵斥一事耿耿于怀,尽管刘学说了这不是针对他一个人,但孙承宗还是有些下不来台的。现在众人在一起讨论军事,孙承宗是在场众人中唯一一个亲自带过兵的人,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孙承宗把心中的不快先搁到一边,加入了议事。

    “去年起插汉部开始西征,西征时插酋并未尽起大军西征,他在原驻地留下了几个部落。今年二月,小奴(皇太极)趁插酋西征之机率军向插汉部留守部落发起攻击。在敖木伦,小奴击败了多罗特部,俘获了一万多人。

    近来,由于插汉部西征,许多被击败的蒙古部落纷纷倒向建奴。如今建奴已经与科尔沁部、奈曼部、敖汉部、扎鲁特部等蒙古部落结成联盟,大大的壮大了建奴的实力,于我大明十分不利。因此,我军在大同策应顺义王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建奴才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

    孙承宗说完后刘学不禁点了点头,心说:看到没,还是得带过兵的,一语中的。纸上谈兵不是不行,但还是差点火候。

    “孙爱卿所言极是,那爱卿以为朕该作何应对?”刘学不能说对军事一窍不通,但他懂的那点儿东西多是在南柯一梦世界看书和电视所得,放到大明和蒙古、后金这盘棋上,刘学懂的那点儿东西着实有些捉襟见肘了。

    “臣以为该命玄武军团和关宁军摒弃嫌隙,共同监视建奴之动向,一旦发现建奴有异动立刻回报。同时命皮岛之毛文龙整军备战,只要建奴敢出兵插汉部,毛部必须立刻出兵袭扰沈阳和辽阳一带。再就是命令登莱巡抚做好增兵旅顺的准备。

    建奴出兵,肯定会留下南四卫的刘兴祚防备登莱,届时登莱增兵旅顺,对刘兴祚形成压力,毛文龙袭扰辽沈,玄武军团和关宁军向北移动,威胁建奴的后勤,如此,建奴必不敢轻举妄动。”

    寥寥几句话,孙承宗就将大明、蒙古和后金多方势力拉到了一盘棋上,而且从棋面上看,大明甚至还占有那么一丝丝的主动权。这还是建立在孙承宗不知道刘兴祚已经和大明暗通款曲,做好了当内应的准备。如果再把这一点考虑上,刘学都有种放皇太极去打察哈尔的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