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用力的活着 > 第7章 无力反抗

第7章 无力反抗

    所以,只要我愿意,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场合,遇到对的人,我也会毫无顾忌地开着玩笑,尽情地放松自己。

    转眼跟着师父已有三个月了,我和小雷师兄在技术方面都可以独当一面了。平时的维修业务都是我俩完成,师父就每天端着茶杯,东家聊聊天,西家串串门,甚是悠闲。

    街上邻居看见师父每天清闲自在,都会夸赞师父教出俩个好徒弟,并且投来羡慕的眼光。

    入秋之后,天气转凉。眼看最近的业务也不忙,于是我便向师父请了两天假,想回家看看父母。距上次回家来了之后,已有三个月了,确实有点想家了。

    和小雷师兄打过招呼之后,我便搭车直奔汽车站,回家的路上,看到什么都是最美的风景,归心似箭,心里暖暖的。

    我的家位于我们市的西南角,离市区有两百多公里远。一辆破旧的小客车缓缓行驶在蜿蜒起伏的道路上,车窗外,道路两旁的白杨树整齐排列,迅速从窗边闪过。甚至连窗外的空气都似乎比平常更清新宜人。

    我们村被列为全市贫困村之一,村里大概有三百户人家,不算大,但村民们勤劳淳朴、善良和睦。这里民风良好,村民们过着简单而安宁的生活,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我家住在村东头的路南第二家,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勤劳朴实。近年来,他们在村南承包了二十亩的盐碱地种植棉花。

    没日没夜的辛苦,终于攒了些积蓄,把家里后面的土墙拆了盖了两间青砖大瓦房。在我们那个贫困的小村庄,我们家也算是个小康家庭。因为当时在我们村没有几家能盖的起青砖瓦房,大多都还是土墙土房。

    父母都是老实和善的农民,做人做事光明磊落,遇到蛮横之人也会以和为贵。从我记事起他们就这样教导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父母在村里名声都很好,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村里都会有很多人过来帮忙。

    回到家后,母亲的脸上立刻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她高兴地在屋前屋后忙碌起来,准备着我最爱吃的饭菜。在这个过程中,她不停地向我嘘寒问暖,关切地询问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关心和爱意。她不断地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好好照顾自己,仿佛我仍然是那个永远需要呵护的孩子。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和关切的眼神,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尽管已经长大成人,但在母亲眼中,我始终是她最心爱的孩子。这种深厚的母爱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和安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母亲都会时刻牵挂着我们,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母亲的感受。我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关心母亲,让她感受到我的爱和关怀。

    而父亲一向都是沉默寡言,不停的忙碌着修理农具,虽然脸上还是那样严肃,对我的教导还是那样严厉。我知道,他只是不善表达他对家人的感情,但他会用行动来证明他对我的关爱。

    “你跟着师父学的如何了?”

    吃饭时父亲边吃边问道,那声音犹如洪钟一般。

    “还……行吧”我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声音就像蚊子哼哼。

    “那你现在有工资吗?”

    父亲紧接着问道,那语气仿佛在审问犯人。

    “应该……快有了吧?”

    我也不确定地回答着,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干了三个月都还没工资,你看看前面巷子王伯伯家的孩子,只比你大两岁,在广州每个月都挣两千多!”父亲生气地说道。

    那愤怒的表情就像要吃人似的,又是老生常谈,他对我一直都是恨铁不成钢。

    放下手中的筷子,父亲接着道:

    “不行的话,你就去广州那边电子厂打工去,最起码一个月也能挣两三千,在咱们这就算你学会了,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

    “行啦!少说几句,还能不能好好吃饭”。

    母亲怒怼着父亲道。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仿佛永远都不会露出笑容。然而,对于母亲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父亲对母亲充满了敬爱之情,从未发过火。即使有时候他们发生争吵,无论对错,最终都是父亲低声下气地向母亲道歉。

    更令人惊讶的是,父亲对母亲几乎是言听计从。只要母亲开口提出要求,哪怕是想要天上的月亮,父亲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找梯子,试图摘下月亮来满足她。这种顺从和宠溺让我感到十分好奇,同时也对父母之间的感情充满了羡慕和敬佩。

    看到父亲对母亲的态度,有时会很羡慕,虽然对我而言,父亲是个面色凶狠且严厉的人,让我不敢靠近。但作为男人,父亲绝对是个有责任心,顾家好丈夫,好父亲。

    有时也会想,长大以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善待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就像父亲对母亲一样。做个有责任心,顾家的好男人。

    “过会我去你王伯伯家了解一下广州那边的电子厂,下个月你就去电子厂打工。”

    吃完饭,父亲语气沉稳地说道。

    “可我学的维修技术,我不想去。”

    见父亲面色阴沉,我轻声低语道。

    “男孩子理应出去闯荡一番,先出去挣钱,日后回来仍可从事维修工作,技术也不会丢失。”父亲态度坚决。

    我只得默默坐着,生怕说错话,引得父亲动怒。即便我反抗,亦是徒劳。从小到大,皆是如此,即便我反抗成功,他恐怕也不会予以支持。

    可能天下所有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期望都很高,希望自己的儿子出类拔萃。所以他们可能认为自己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无怨无悔。

    这种父爱看上去很自私,却也很伟大,他们做出的决定也不容置疑,我只能唯命是从了。

    对于父亲的决定,母亲也没有反对,她觉得父亲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所以,在父亲做出重大决定时,只要是为了孩子,母亲一般都不会反对。

    “老贾,在家吗?”

    听到声音,我和父亲起身就往屋外走

    原来是同街的张叔,看见父亲接着道

    “听说小明回来了,想请他帮忙看一下我家的电视机。”

    说完走过来还给父亲递了根烟

    这时父亲的脸色才略带自豪的催着我去张叔家去给张叔修电视机。

    不知道是谁在村里传出我会修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电风扇等等家用电器。因为当时村里没人会修这些电子产品,所以就造成了以后我每次回家,都会有人过来请我帮忙修个冰箱,洗衣机什么的。

    次日,几位街坊邻里便如候鸟般陆续前来找我帮忙修理家电。当然,来找我帮忙的都会在父亲跟前不吝赞美之词,那羡慕的话语犹如温暖的春风,让父亲的脸上满是自豪,仿佛他的儿子是那无所不能的英雄,给他挣足了脸面。

    既然是邻里之间的互助,维修自然是分文不取。只是需要更换的配件,得让他们自己带着报废的元件去镇上采购。

    待家电修好之后,有的街坊为表感激之情,会手提一篮水果,登门致谢!这时,我方能看到父亲那如春花绽放般难得的笑容。

    直至次日午后,我才如离弦之箭般匆匆赶回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