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之阿宁的日常 > 第11章 定亲

第11章 定亲

    付过钱后,阿宁就去牙行花了 20 文租了一个时辰的驴车。把东西都运到一个无人的巷子里收进空间。又拉着驴车花了 1 两银买了两个大水缸,又以同样的方式放入空间后把驴车送回去了。

    来到路边的馄饨摊前,付了 10 文买了一碗馄饨吃了起来。“哎呀,忙了一上午,居然忘记备吃的了。”想了想,空间也没碗,干脆连碗带馄饨一起买了 10 碗,付了 120 文。看似当背篓,实则放空间里了,那绣品也早早的被她转移到空间了。路过包子摊位时,买了 10 个馒头,10 个素包,10 个肉包,付了 60 文,通过背篓放到了空间。

    走着走着来到布庄,买了 4 斤上好的棉花,3 匹不同颜色粗棉布,1 匹淡黄色的细棉布。1 匹素色细棉布,2 匹浅色细麻布,和一匹灰色粗麻布。共花了 3 两 440 文。出了布庄,阿宁想着,淡黄色的细棉布可以做两床被褥,一个垫在竹床上,一个盖着,还做个棉花枕,素色的细棉布就留着做里衣吧,对了,剩下的棉花就做些月事条吧,用细棉布做,这个小身体应该也快来月事了吧。其他的布料就先放着,以后也都要做几身衣服备着,要想命长,必须苟,古人可是很聪明的,他们只是古,不是蠢。

    一边走着,一边想,还缺点药,于是又去了百草堂,治疗风寒的,退热的,各买了 3 包备着,花了 330 文,又买了 2 片保命人参,花了 2 两银。“人参果然很贵啊。”

    想着备的差不多了,正打算打道回府。看到旁边一老头在卖自己编织的竹筐,竹篮,还有竹盘和小背篓,想着这些都需要,空间的野菜和野果还没东西装呢,又买买买,共花了 210 文。

    “也不早了,去书肆买了 1 刀 60 文的纸张就回去吧。”阿宁一边盘算着今天共花了 30 两又 640 文,空间里现在除了要交公中的 5 两,还剩下 10 两 152 文,下次来镇上还要交 10 两,钱也太不禁花了。一下回到解放前。(这个朝代 1 两黄金等于 5 两银,1 两银等于 1000 文)一边往城门口回村的牛车走去。

    阿宁边走边嘀咕:“这花钱如流水啊,不过买的这些东西可都是有用的。”她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回村的路,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初夏的一个宁静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刘浩满面春风地带着一块五花肉回到家中,那兴奋的模样,任谁看了都知道肯定有喜事发生。他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院子,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可他却故意卖起了关子,就是不说缘由,非得等大家伙儿凑上去询问。

    家中众人看着刘浩那神秘兮兮的样子,心中好奇不已。秦氏率先按捺不住,走上前去问道:“浩儿,你这是遇着啥好事了?瞧把你高兴的。”刘浩却只是嘿嘿一笑,并不作答。其他人也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猜测着。明柏说:“莫不是捡到宝了?”明杨说:“难不成是遇到贵人了?”刘浩看着大家急切的模样,越发得意起来,还是不肯透露半分。

    终于,在众人的再三追问下,刘浩才慢悠悠地开口道:“东家见我能力出众,将我提拔为跑堂管事,月钱涨到了 800 文。”众人一听,顿时欢呼起来。秦氏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说道:“好啊,好啊,我儿有出息了。”其他人也都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要知道,在他们生活的这个村子里,收入少的人家一年能余下二、三两,收入多的也不过七、八两,而刘浩家一年通常也只能余下四、五两银子。好在他们家有刺绣的手艺,这才使得他们有多余的钱财供几个孩子识字读书。

    第二天,村里的人就都听说了刘家大孙子在镇上干活得到了东家的赏识,一个月能挣不少钱呢。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村子里传开。在往后的一段日子里,刘家来串门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大多都是带着闺女来相看的。他们心里都清楚,村里的这刘家最为善待儿媳,主要是人家家里有着一门精湛的刺绣手艺,都想着把女儿嫁到刘家来。

    刘家的院子里,时不时就有客人来访。有的姑娘羞涩地站在一旁,偷偷打量着刘家的环境;有的则大方地与刘家众人交谈,展示着自己的温柔贤淑。刘家众人忙得不亦乐乎,又是端茶倒水,又是热情招待。

    就这样,刘浩堂哥的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刘家给了四两彩礼,许给了靠村西的陆婶子家 15 岁的女儿王琦。双方见面时,王琦生得眉清目秀,乖巧可人。堂哥一见便满心欢喜,王琦看着堂哥也是满脸羞涩。双方定好农忙结束后就成亲。

    安安学习刺绣已经有两年了,她心灵手巧,绣出的图案栩栩如生。最终,她哥嫂的嫁衣制作就落到了她的手里。安安满心欢喜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这个月末,刘辰也被送到镇上的明德堂学习去了。老童生夸赞他在算数方面极具天赋。刘辰背着书包,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向家人告别后,踏上了求学之路。

    三个月后,阿宁来到镇上交付完绣品,又接了新的绣活。她将定制竹屋和床头柜的尾银 10 两付清后带走,放入了空间之中。阿宁心中暗自感慨,如今这空间已然成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小家。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小小的蜗牛,背着自己的家,一步一步缓缓地向前挪移。不知不觉间,阿宁来到了明德堂。看望完弟弟辰儿后,她便踏上了回村的路途。这一次来到镇上,阿宁仍旧没有碰到老乡,心中不禁思忖着,不知往后还有幸能见到他们吗?

    日子如水般缓缓流淌,农忙的时节渐渐临近,刘家上下都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忙碌做着准备。

    刘浩自从升为跑堂管事,工作越发勤勉,每天早出晚归,却毫无怨言。

    在刘家的院子里,安安正专心致志地绣着哥嫂的嫁衣。那细腻的针线在她手中如同灵动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她时而微微皱眉,思考着如何让绣品更加完美;时而露出满意的笑容,为自己的杰作感到自豪。

    王琦得知自己未来的夫家对她如此重视,心中满是欢喜。她也开始悄悄为婚后的生活做着打算,跟着母亲学习持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