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田里的庄稼如同茁壮成长的孩子一般,渐渐发芽生长。一家人每天都会满心期待地来到田里,查看庄稼的长势。
陈婆子如今也不做绣活了,许是绣活做多了伤了眼,看事物总是一团模糊。她无奈地摇摇头,说道:“这眼睛啊,真是不中用了。”儿子儿媳们连忙安慰道:“娘,您就好好歇着,别操心了。我们会孝顺您的。”孙子孙女们也乖巧地围在陈婆子身边,贴心地说:“奶奶,我们会陪着您的。”陈婆子看着孝顺的儿子儿媳和贴心的孙女们,心中满是温暖,这日子过得倒也惬意自在。
在镇上的明德堂读了三年书的刘景,表现极为出色。一日,王秀才来到刘景家中,郑重地对刘景的父母说道:“刘景这孩子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我欲将他引荐到县里杜举人的知新书院去念书。那知新书院可是个求学的好地方,虽说道路远了些,束脩费也高了些,可对孩子的未来大有裨益啊。”刘景的父母听后,对视一眼,眼中既有担忧又有期待。刘父明柏说道:“这是孩子的机遇,我们做父母的自当全力支持。只要他能学有所成,再辛苦我们也愿意。”刘母秦氏也点头道:“是啊,为了孩子的前程,我们辛苦些不算什么。”
消息传开后,家里人都十分开心。陈婆子欣慰地说:“景儿这孩子有出息,咱们家未来有望了。”
这天,阿宁带着堂哥刘景来到镇上采买拜师礼。阿宁一边挑选着礼物,一边对刘景说道:“堂哥,这去县里念书可是个难得的机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刘景认真地点点头,说道:“阿宁,我知道,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家里的期望。”
买完拜师礼后,阿宁又带着刘景来到布庄。阿宁挑选了 6 尺上好的细棉布,笑着对刘景说:“堂哥,给你做两身新衣,去了新书院,可得精神点。”刘景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阿宁,让你破费了。”阿宁摆摆手说:“这有啥,你好好读书,就是最好的回报。”
回到家后,阿宁便开始忙碌地缝制新衣。几天后,两身崭新的衣服做好了。刘景穿上新衣,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家里人看着景儿,眼中满是期待。
不久,刘明柏和刘景便带着家人的期望和满满的拜师礼,踏上了前往县里知新书院的路途。刘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家族争光。而家里的人也在默默地为他祝福,期待着他学有所成的那一天。
初夏的夜晚,微风轻柔地拂过,阿宁静静地躺在床上,心中满是对明日的憧憬。
“哎呀,明天终于能独自去镇上交付绣品了,真让人兴奋呢。”阿宁自言自语道,想到自己那神秘的空间目前还空空荡荡,她便决定好好准备一些物品放在里面。
她缓缓地将意识沉入空间,开始仔细查看空间的状态。此时,空间的时长已经积攒到了 26 天 3 小时 11 分,那白玉币已有 4291 个,静静地躺在木匣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存银也来到了 35 两 792 文,这一笔不菲的财富让阿宁心中充满了满足感。意识回归现实后,阿宁默默规划着需要放在空间的东西。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物品。
清晨的阳光洒在阿宁的小屋,她早早地起了床,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将绣品打包好。那绣品上的图案栩栩如生,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汗水。
阿宁轻轻抚摸着绣品,仿佛在与它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她想象着这些绣品将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心中充满了期待。
一路上,阿宁脚步轻快,
终于来到了交付绣品的地方,阿宁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她深吸一口气,走进屋内,看到云娘正微笑着等待着她。
阿宁恭敬地将绣品递给云娘,云娘接过绣品,仔细地查看起来。她的眼神中流露出赞赏之色,不住地点头。
“阿宁啊,你的绣品真是越来越出色了。这针法细腻,图案精美,实在是难得的佳作。”云娘夸赞道。
阿宁听了,心中一阵欢喜,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云娘接着说:“这次的绣品我很满意,这是你的报酬,十两银子。另外,我这里还有一个新的绣活,如果你愿意接的话,报酬是二十两。”
阿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她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和云娘寒暄几句后离开。阿宁得知镇上铁匠铺新出了烧水壶和蒸笼。一路走着,阿宁回想着云娘的话,心中隐隐猜测是不是有哪位老乡穿过来了。“这可太让人激动了,如果真是老乡,那我也不孤单了。”这个念头让她心里有些激动,但她又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来到铁匠铺后,阿宁惊喜地发现居然还有便携式铁质小火炉。“这肯定是老乡无疑了。”这一发现让她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一问老板,说是位公子给的图纸。只是可惜了,这次没见到,不知以后会不会有幸遇到。阿宁索性买了 2个火炉,2 个烧水壶,1 个蒸笼,1 把菜刀,一口铁锅,一个烧菜铁铲,一把柴刀(用来防身)。这个时代的铁器比较贵,这样算下来一起共花了 12 两。
转身又去了木匠铺,阿宁一眼就看中了一个 1 米宽的小竹床。“这小竹床看着真不错。”她又定制了一个竹子做的小床头柜,和一个长 485 米,宽 3 米的移动竹屋。巧的是,这家木匠铺居然有现代衣柜卖,这可把阿宁震惊得瞪大了眼睛。“我的乖乖,他是谁?他在哪呢?好想见见他。”阿宁心中暗自思忖。于是,阿宁果断选了这款衣柜,选了一个长 2 米的竹衣柜花了 2 两银。竹床花了 200 文,定制的竹屋要 13 两,定制的床头竹柜花了 150 文。又在店里挑了一张长 1 米的竹书桌,和配套竹椅以及一个长 12 米的竹书架花了 3 两银,买了两个小木盆用来洗漱,两个大点的木盆用来洗衣服,和一个浴桶,和一个木桶,一起 3 两 50 文,加起来一共花了 8 两 400 文后又交了 3 两定金,过段时间来取货时再给剩下的 10 两。老木匠见客人这么爽快,就又送了两个木瓢给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