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流亡了,虏个太子妃,很合理吧 > 第69章 拱火

第69章 拱火

    两妃闻言,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她们拼命磕头求饶: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然而,夏侯寒却置若罔闻,眼神中充满了淫邪的光芒。

    很快,琼华宫内便响起了夏侯寒恐怖的笑声,夹杂着女人凄厉的哭喊声,在琼华宫上空久久回荡……

    殿外的宫女太监们都低着头,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良久,哭喊声渐渐平息,只留下夏侯寒粗重的喘息声。

    他斜倚在龙床上,眼神迷离,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

    “也好……也省了朕亲自动手了…………”

    ……

    宰辅杨文昭与柱国大将军拓拔雷匆匆赶到琼华宫,有内侍将崔陇的急报快速的跟他们说了一遍。

    两人听过之后,皆是大惊失色。

    拓拔雷更是怒不可遏,死死捏住拳头,咆哮道:

    “雍国欺人太甚!竟敢掳走公主,士可忍孰不可忍!”

    杨文昭则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说道:

    “陛下,此事蹊跷。雍国自从三年前与我凉国罢战之后,从未再踏足我凉国境内,怎会突然出现在居庸关附近?

    臣以为,此事还需谨慎,不如先派使者前往雍国交涉,探明虚实。”

    “交涉?还探明虚实??”

    拓拔雷不屑地冷哼一声,

    “公主在自己国境内被敌国精锐掳走,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若不强硬回应,我大凉颜面何存?

    况且等你探明虚实,公主早就被虏回雍国了,所以臣请命,率军五万,兵临雍国边境,为大凉,为公主讨回公道!”

    此时的夏侯寒面色潮红,他本就对雍国心存不满,此刻终于是找到了导火索。

    于是他赞同拓拔雷的主张,当即下令:

    “拓拔雷听令,朕命你率军五万,即刻前往凉雍边境,给雍国一个教训,直到雍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另外,传令居庸关附近郡县,出动郡兵,全力搜捕这伙雍军,务必赶在这伙流窜的雍军逃离凉国国境之前,将他们一网打尽!”

    拓拔雷领命而去,大殿内只剩下凉帝和杨文昭。

    “爱卿,”

    凉帝沉声问道,“对于崔陇提到的琅琊萧潜,你怎么看?”

    杨文昭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

    “琅琊萧氏,智冠天下,有经纬之能。

    萧潜既有出仕之心,乃是我大凉之福。陛下当重用之。”

    凉帝颔首,当即下旨,封萧潜为讨逆将军,与崔陇共同驻守居庸关,同时重点负责这起雍兵虏走公主的事件,可以调度附近郡县的一切资源。

    ……

    居庸关附近,牧马坡山对岸,一队上千人的郡兵在县尉吕严的率领下在附近巡弋。

    一名副将策马来到吕严身旁,疑惑地问道:

    “大人,不是说雍兵都沿着奈落河下游逃窜了吗,那咱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吕严面色凝重,摇了摇头,

    “这是崔陇帐下,琅琊萧先生的命令…”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意味深长地说道:

    “琅琊萧氏,计冠天下,先生要我们这样做,必定有他的深意……”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高声禀报:

    “吕县尉,在居庸关牧马坡附近发现一队兵马,形迹可疑!”

    吕严心头一凛,

    “多少人马?旗号如何?”

    斥候顿时面露难色,

    “距离太远,隔着一个山头,看不真切。”

    吕严思忖片刻,正欲挑选几名身手矫健的士兵一同前往侦查。

    另一名士兵匆匆赶到,

    “报!大人,郭图县令收到居庸关崔将军通报,称那伙虏走公主的雍军已朝着沙井水寨的方向去了,让大人速速率兵返回武威县城,不必在此浪费时间搜寻。”

    吕严眉头紧锁,心中权衡利弊。

    他仍旧放心不下那支形迹可疑的兵马,决定还是先前去探查一番。

    他刚点齐人马,县令郭图再次派人传信,这次语气强硬:

    “郭县令说了,必知吕县尉会违令不遵,县令警告吕县尉若再不率兵回城,定当在上峰面前参你一本,撤了你的职!”

    “郭图这厮,欺人太甚!!”

    周围的郡兵纷纷都低下了头,因为他们都知道县尉吕严和县令郭图平时就不对付。

    “但吐槽归吐槽,命令还是得施行。”

    吕严叹了口气,无奈只得下令收兵,率领郡兵按原路返回武威县城。

    ……

    李阙一行人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进,队伍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只有马蹄踩踏落叶的沙沙声偶尔响起。

    斥候回报:

    “主公,牧马坡对岸发现凉国郡兵,人数约莫千人。”

    李阙勒住战马,眺望着远方,浓眉微微蹙起。

    “看来萧潜那老狐狸还挺警觉,”

    李阙冷哼一声,随即转向文丑和李嗣业,

    “二位将军,有何高见?”

    文丑瓮声瓮气道:

    “主公,末将愿率重骑兵杀过去,将这些凉狗杀个片甲不留!”

    李嗣业则抚摸着自己的胡茬子,哈哈大笑:

    “文丑兄莫急,杀鸡焉用牛刀?待我率领陌刀军去会会他们!”

    李阙抬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

    “不可轻敌,先静观其变,若对方只是例行巡逻便罢了,倘若他们试图通风报信,或派人前来侦查,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于是,众人隐蔽在山林之中,密切注视着对岸的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

    斥候再次来报:

    “主公,凉国郡兵似已撤离,正朝武威县方向行进。”

    李阙这才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看来是虚惊一场。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天黑之前抵达牧马坡。”

    队伍再次出发,沿着山路蜿蜒前行。

    李阙望着前方的路,眼神深邃,牧马坡,这个曾经伏击过崔陇上万大军的地方,如今又要踏足了……

    残阳如血,将天边染成一片猩红。

    李阙一行人沿着崎岖的山路,终于抵达了牧马坡。

    凛冽的山风呼啸而过,卷起枯叶,发出阵阵呜咽,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惨烈厮杀。

    李阙勒住战马,目光扫过这片熟悉的山坡,心中思绪万千。

    “传令下去,重骑兵,陌刀军,警戒!”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文丑和李嗣业领命,立刻指挥各自的部队占据有利地形。

    重骑兵的铁蹄踏碎了地面上的枯枝,发出沉闷的声响;

    陌刀军则列成紧密的阵型,森寒的陌刀在夕阳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光芒。

    与此同时,另一支军队也悄然出现在牧马坡的另一侧。

    他们身着黑色铠甲,胯下骑着黑色的骏马,如同幽灵一般,无声无息地占据了一片区域。

    为首之人,正是蒄樱。

    她目光冷峻,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看到这种情况,李阙也在意料之中。

    他翻身下马,径直走向夏侯嫣然,嘴角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蒄樱见状,立刻上前一步,警惕地挡在夏侯嫣然身前,目光如刀般射向李阙。

    仿佛一头护卫幼崽的母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