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时空,张良做帝王师的希望将变得渺茫,他是选择继续过东躲西藏的日子,还是走其他路呢?恐怕连他自己都有点迷茫。
几日后,新视频出现:
【上期视频,咱们唠完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今天,咱们唠唠刘邦身边另外一位重量级谋士,陈平。
陈平虽出身贫苦家庭,却酷爱读书,他的哥哥见他这么爱学习,便包揽了家中全部农务劳动。
陈平虽人穷但志向远大,而且,到他娶妻的年龄时,他还娶了一个曾嫁五次人,五任丈夫皆死的富家千金。
或许这就是只要胆子大,便可少走几十年弯路的道理吧。陈平自从娶了媳妇,资财日益宽裕,交友也越来越广。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先是投奔魏王,可能是觉得跟着魏王混没啥前途,于是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
随后,陈平跟随项羽四处征战,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项羽因优柔寡断放走了刘邦,后又派陈平去追回刘邦,但未能成功。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还定三秦之战后东征项羽,殷王司马卬背楚降汉,项羽派陈平率魏王咎留在楚国的宾客攻打司马卬,而还。
但不久,刘邦东征,攻下殷地。项羽迁怒于陈平为首的平定殷地的将士官吏,打算把他们全杀了。
陈平为保命,就挂印封金、偷偷地跑路。
陈平乘船渡黄河时,不幸遇上了两个名为船夫实为水盗的人,浑身长满八百个心眼子的陈平察觉到了二人谋财害命的意图。
于是,陈平脱下衣服,光着上身帮船夫划船。此举就是在告诉彻船夫:我只要身上穿的的衣服和我这条命,你们二位看着办吧。
两船夫谋财害命的目的是为求财,他们见陈平扔衣服时没有任何声响,便明白就算杀了一无所有的陈平,他们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于是,陈平有惊无险地渡过了黄河。随后,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见到了刘邦,刘邦向来会识人,他知道陈平是个有大才的人,便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
陈平刚到汉营,未立寸功却直接官至都尉,这一下可捅了汉将窝,他们纷纷向刘邦打陈的小报告,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不值得重用。
时间久了,刘邦经不住多人的再三耳旁风,也对自己重用陈平产生了怀疑,毕竟陈平到他这后,算是三易主子。
面对刘邦的怀疑,陈平丝毫不慌,不紧不慢地向刘邦分析谣言,先说自己虽侍奉过魏王和楚霸王,但他们都没有重用自己。
再说自己是听闻刘邦善于用人,才在项羽那挂印封金,什么也不带,千里来投靠刘邦,现在收礼物收钱也是为了生存和给刘邦办事,
最后说刘邦若听信谗言不用自己,自己可归还收到的所有礼物,并求刘邦放自己一条生路,让自己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陈平的分析有理有据,既有效地拍了刘邦的马屁,又打消了刘邦对自己的疑虑。
刘邦很受用,先重重地赏赐陈平一番,又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
当然,陈平可不是只会拍马屁,吃干饭的人,他在刘邦安邦定国的过程中可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高祖时期
刘邦调笑道:“陈平啊,后世三国第一毒士贾诩疯狂保命的想法不会是跟你学的吧!同样身处乱世,同样使尽浑身解数只为求自保。”
陈平知道刘邦并没有动怒,只是调侃,忙赔笑道:“明哲保身乃人之常情嘛。”
东汉末年
曹魏阵营中
曹操和刘邦的想法竟出奇地一致,内心嘀咕:文和这人应该是熟读陈献侯的事迹,才深得陈献侯保命的精髓。不,应该说文和于陈献侯而言,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刘邦求和,项羽不许。
于是,陈平献计,让刘邦用金钱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让这些楚军将领在楚营中散布谣言,说范增和钟离昧功劳大,却不能被项羽封王,还说范增和钟离昧准备和刘邦里应外合共击项羽。
要知道,范增在当时可是项羽麾下最顶级的谋士,也是他看出刘邦会是项羽此生最大的敌人。
而钟离昧在当时更是最忠心于项羽的将领之一,他与汉军的多位将领都有过交战。
在楚汉交战的关键时刻,楚营中传出那么离谱的谣言,是个正常人都不信,但项羽信了,于是,项羽逐渐疏远范增和钟离昧,商量重大事件时也有意瞒着他们。
为了彻底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陈平不惜设计嫁祸于范增。
恰项羽的使者到访汉营,陈平先是好吃好喝地招待楚使,又多次向楚使打听范增的近况。
楚使很懵,说自己代表项羽,不代表范增,陈平听后,故作生气,先命人撤掉上好的酒席,又用粗茶淡饭和简陋客房招待楚使。
项羽知道此事后,对范增私通刘邦一事更加深信不疑,恰逢范增建议项羽加紧攻城,项羽不听。
后来,范增虽也知道了关于自己私通汉王的谣言,却无能为力,只得忧愤请辞,项羽同意,范增回家路上,又长出了毒瘤,就此一病不起。】
春秋时期
孙武:“好歹毒的离间计,范增一定知道这是汉营的离间计,但由于君疑臣,范增只能束手就擒。“
【项羽知道中计后,猛攻困于荥阳的刘邦,陈平先让刘邦写投降信,约项羽在东门见面,再想办法把西、北、南各门的楚军引到东门口来,最后,让貌似刘邦的汉将纪信去见东门项羽。
于是,刘邦夜间从荥阳东门放出两千名身穿铠甲的妇女,四面楚军基本被吸引到东门,“假刘邦”也大张旗鼓地从东门出城。
待项羽明白中计后,刘邦已趁东门一片混乱之际,带着陈平、张良、樊哙等人从西门杀开一条血路,向关中方向逃去了。】
春秋时期
孙武:“李代桃僵中藏着声东击西和诈降,好谋略!”
【后来,也是张良和陈平共同提醒刘邦让他稳住军威大振的韩信,才没有造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楚汉双方议和后,不光张良看出了项羽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陈平亦看出,并和张良一起支持刘邦追击穷寇项羽。
刘邦建立汉朝后,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询问群臣的看法,大多数将领都选择让刘邦直接出兵攻打韩信。
陈平则跟刘邦认真分析利弊,刘邦麾下的军队实力不如韩信的,刘邦麾下也没有能敌得过韩信的战将,冒然出兵,胜负难分。
陈平建议,既然韩信不知道有人告他谋反,那刘邦可以伪游云梦,趁机逮捕韩信。
刘邦听从后,果然兵不血刃地将韩信抓到了长安,并将韩信贬为淮阴侯,从此不让他到外地任职。
陈平的这一计谋,避免了一场战争,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
汉高祖时期
韩信回想当初天子出游,自己按礼节迎接天子时,却被突然冒出的军士给困得严严实实,还被投入囚车中。
当时的他只感觉一脸懵,敢情天子大费周章地出游,只是为了抓他。
陈平倒是不介意韩信知道是自己给天子出主意抓捕他韩信,毕竟他们二人间只能算得上是同僚,其他再无任何关系。
陈平心想:韩信啊韩信,你应该明白,不管你是真谋反还是假谋反,天子始终没有放下对你的戒心,我们为臣者只是按照天子的意愿办事。
【公元前200年冬,刘邦统率32万骑兵、步兵亲征南下的匈奴,汉军向北行进到平城时,被匈奴冒顿单于率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于白登山。
当时正值天气严寒,连日雨雪不断,汉军被围困七天七夜后已是饥寒交迫,危在旦夕。
第七天时,陈平看到冒顿单于对新得的王后阏氏十分宠爱,两人时常浓情蜜意。
陈平灵光一闪,他派遣使臣带着金银珠宝和美女图乘雾下山,偷偷面见阏氏。
汉使先将宝物献给阏氏,并说是汉皇帝送给阏氏的,接着又把美女图给阏氏看,说是汉帝请阏氏转给冒顿单于的。
阏氏看见美女图后,心生嫉妒,让汉使把图拿回去,并表明不用献美女给冒顿单于。
汉使趁机说,汉廷也不想献美女给冒顿单于,但事出无奈,若阏氏能让冒顿单于退兵,汉廷就不用献美女给冒顿单于,阏氏恐汉朝的美女来匈奴后,夺了自己的宠爱,便答应帮汉军解围。
汉使回去后,阏氏便对冒顿单于谎称汉朝已派几十万大军前来救援汉皇帝,翌日便到达。
冒顿单于半信半疑,阏氏加大火力,先说汉军会拼死保护汉皇帝,再说若我们夺了汉朝的城池,可能也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最后,说若我们灭不了汉皇帝,等汉朝援军一到,我们会落得个内外夹击的境地。
说到最后,阏氏泪如雨下,冒顿单于被自家夫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选择退兵。
陈平此计,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还尽可能地保住汉朝的有生力量。】
秦始皇时期
在上郡修长城的蒙恬内心感到不解:匈奴首领这么好忽悠吗?我怎么不知道,要是匈奴的每一任首领都感情用事,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尝试把他们骗到我提前设好的包围圈,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想了一会儿,蒙恬摒弃不切实际的想法,继续监工修长城。
嬴政不屑:“冒顿单于好歹也是一方首领,竟会被一个女人左右自己的决断,有些可笑呢!”
【公元前195年,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就此病倒,又听说燕王卢绾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
樊哙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向刘邦告发樊哙串通吕后待刘邦归天意欲图谋不轨。
樊哙本就是吕后的妹夫,刘邦担心樊哙帮吕家易大汉江山的姓,于是决意临阵换将。
刘邦采纳陈平的建议,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但是,陈平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向周勃分析杀樊哙的利弊,首先,樊哙既是劳苦功高的开国功臣,又是天子朝夕相处的好友,还是吕后的妹夫,若也和周勃真杀了樊哙,天子后悔了,必会让他和周勃当替罪羊,给吕后泄愤。
再者,天子病危,随时可能归天,吕后掌权后,若知道是他和周勃杀了樊哙,他们二人难逃一死。
周勃拿不定主意,向陈平寻求保命之法,陈平表示这事我最在行。
于是,陈平和周勃打算把樊哙押回长安,让刘邦亲自决定樊哙的生死。
待周勃替代樊哙平叛统帅的位置后,陈平则自己押装有樊哙的囚车返回长安。
陈平走到半路后,忽闻天子病逝,随后快马加缏地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
陈平怕吕后不知道自己没有杀樊哙,随即跌跌撞撞地跑到宫中,跪倒在刘邦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
陈平这话当然是说给吕后和樊哙妻听的,吕后知道樊哙没死后,也没有为难陈平,还拜他为郎中令,辅助新皇。
咱就是说,韩信要有陈平十分之一的政治觉悟,至少不会落得身死的下场。】
秦始皇时期
嬴政:“陈平此人既洞察人心,又能审时度势,若再擅长排兵布阵的话,将会是一位恐怖的对手。“
汉高祖时期
樊哙脊背发凉:果真伴君如伴虎啊!我早该分清刘季和刘邦的。
刘邦沉思:世人皆知吾忌惮韩信,殊不知陈平有时候比韩信还难对付,陈平虽惜命,但也真心辅佐吾,否则,陈平未来也是必死无疑。
周勃心里叫苦:TM的,陈平这厮何止八百个心眼子,明明有无数个,好吗?若不是未来的我们身处同一条船上,他会救我吗?啊!我有点崩溃啊,官场太复杂,人心太险恶。
萧何内心:和陈平比政治觉悟,我自愧不如啊!
韩信内心:人各有所长,和陈平比政治觉悟,我永远也不及他,但领兵作战上,我绝对远甚于陈平。
【公元前189年,相国曹参去世,王陵和陈平分别出任右丞相和左丞相,翌年惠帝驾崩,吕后临朝称制。
吕后欲封吕氏外戚为王,王陵援引刘邦白马之盟而强烈反对,陈平和周勃却赞成。
事后,吕后将王陵调任虚职太傅,而升陈平为右丞相,但实权掌握在左丞相审食其手中。
陈平自知目前不能和吕后硬刚,于是整日表面上寻欢作乐,暗地里却与陆贾谋划除掉诸吕之事,按陆贾之计送给太尉周勃五百金,为其祝寿,与之结交。
吕后逝世后,陈平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铲除了吕氏家族,并迎立代王刘恒。
从这可以看出,陈平是懂捧杀的,吕氏家族被陈平捧得有多高,结局便是摔得有多惨。
迎立刘恒的过程中,陈平看出刘恒绝不是表面上的温顺仁慈,随即便将从龙首功让给了周勃。
公元前179年,刘恒问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周勃答不出来。
刘恒又问周勃:“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还是答不出。
陈平却能快速地,条理清晰地对刘恒的问题对答如流。
周勃自知才能远远不及陈平,再加上有人指点他急流勇退,随即称病辞去相位。从此,陈平就一人独相。
不久,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他生前曾言:“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陈平的遗言在后来也应验了,他的曾孙陈何因犯法被杀而除爵,另一曾孙陈掌因为是汉武帝卫氏家族的亲戚而免死,但仍无法续封。】
汉高祖时期
周勃崩溃呐喊:我早年只是个卖器具兼丧事吹箫管奏挽歌的人,还曾担任过秦朝能引强弓的武卒,幸得天下信赖,才做了西汉的开国功臣,但我终究是武将,为什么要让我这个大老粗和浑身长满心眼子的人的陈平斗智啊!
周勃感觉自己迟早得疯,也庆幸自己和陈平不是政敌,要不然陈平略施小计就能将他秒杀。
陈平担忧:阴谋诡计用多了,会不会折损阳寿啊。
东汉末年
曹魏阵营中
曹操:“文和啊,你老实说,你是不是反反复复读了许多遍陈献侯的故事。”
贾诩:“不熟读经史,如何能助主公成就大业。”
曹操:……
蜀汉阵营中
刘备:“若高祖有张留侯辅佐,楚霸王不疑范增,淮阴侯占领齐国后反版高祖且有陈献侯辅佐,高祖还能建立大汉吗?”
对于刘备的问题,就连诸葛亮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刘备也只是设想一下,并没有期望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