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1年,鲜卑慕容部酋长慕容涉归因不愿依附中原王朝而率军攻击西晋的昌黎郡。
公元282年,酋长慕容涉归的军队在昌黎郡被晋将严询的兵团所击败,其士卒被斩杀及俘虏将近万人。
同年,因司马炎短暂的励精图治,西晋初期出现了暂时的盛世,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西晋统计的户籍总数为三百七十七万户,比平吴之初增加一百余万户,其中既包括搜括而出的隐漏浮逃人户,有包括大量的增殖人口。
但是,司马炎并未保持初心,他逐渐懈怠朝政,生活也愈加腐化,
在皇帝纵情淫乐的示范下,臣下们也敢胡作非为,何曾、王济、王恺、石崇等争相以展示财富为乐。
同时,司马炎极力排斥弟弟司马攸,用自欺欺人的办法巩固司马衷地位的此行为也为自己死后,司马衷无力控制政局,引起天下大乱而埋下了祸根。】
东汉末年
曹魏阵营中
曹操不解:“司马炎是个沉迷于美色的皇帝,应该不会只有司马衷这一个白痴儿子,他为什么偏偏选择司马衷做继承人?”
曹丕猜测道:“司马衷的母亲,也就是司马炎的皇后应当出身于名门望族,司马炎要么是太过疼爱司马衷、要么是忌惮自己皇后其背后的势力,这两点原因或许就是司马炎不愿废太子的原因吧?”
曹操:“如果是世家大族的话,那司马炎不敢跟他们唱反调也情有可原。”
【公元2年,鲜卑的慕容耐趁其兄长慕容涉归逝世之际,成功夺取政权,并企图追杀其兄长之子慕容廆,未果。
公元284年,塞外匈奴胡太阿厚率部落二万九千三百人来降,司马炎将其迁往塞内西河。
公元285年,鲜卑慕容部的部众杀了慕容耐,迎立慕容廆为单于,慕容廆即位后,因鲜卑慕容部与鲜卑宇文部有世仇,慕容廆便上表司马炎请求讨伐宇文部,司马炎未准许。
慕容廆十分愤怒,遂率军侵犯西晋的辽西郡,杀戮和劫掠辽西人口甚多。
司马炎调遣幽州诸军讨伐慕容廆,双方在肥如交战,西晋军队打败了慕容廆的军队,或许是西晋没有把慕容廆打服,此后,他年年率军劫掠西晋的昌黎郡。
同年,慕容廆率领士众向东讨伐扶余国,导致扶余王依虑兵败自杀,其子依罗逃往沃沮(今朝鲜咸兴市)。慕容廆荡平扶余,驱赶万人而回。
公元286年,慕容廆率军进攻辽东郡,依罗向晋东夷校尉何龛求援,并欲趁机率领余部兴复扶余国。
何龛命贾沈率军护送依罗回归扶余。慕容廆派部将孙丁率骑兵于途中截击。晋将贾沈率军奋力迎战,大破鲜卑骑兵,杀死孙丁,帮助依罗光复扶余国。
公元289年,慕容廆或许是被西晋军打怕了,又或许是想暗中养精蓄锐,遂遣使向西晋投降。】
汉高祖时期
刘邦:“吾看这位叫慕容廆的鲜卑首领应当不只是会干架的莽夫,他有野心,有胆识,他日后必成为一方雄主。”
晋武帝时期
慕容廆不想承认自己是被晋军打怕了,嘴硬道:“我才不是怕中原王朝,我也不怕晋东夷校尉何龛,我只是想建立一个和中原王朝一样的国家而已。”
【同年,由于司马炎常年纵情酒色,身体早已被掏空,他的病势转重,不能起床。
控制朝政的外戚杨骏、皇后杨芷父女利用侍疾于病床前的机会,掌控局势,禁止百官与司马炎见面。
杨氏父女害怕司马炎重用其叔汝南王司马亮,影响他们擅权,遂极力鼓动病重的司马炎把司马亮调至豫州。
公元290年,病危的司马炎想让自己的叔父司马亮参与辅政,但诏书却被杨骏扣押。
不久,杨皇后杨芷奏请让杨骏辅政,司马炎说不出话,只能点头,杨皇后便召见中书监华廙、中书令何劭,她口头传达司马炎的旨意,让他们写遗诏。
遗诏写成后,杨芷亲自呈给司马炎看,司马炎“亲视而无言”。
同年,55岁的司马炎驾崩,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杨骏得以总揽朝政。】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在朕看来,自司马炎病重起,西晋朝局便已脱离了皇帝的掌控。”
刘庄:“司马炎病重后,使力都困难,再被杨骏幽禁,后又不能说话,杨芷和杨骏可轻而易举地篡改遗诏。啧啧,司马炎这个皇帝晚年当得有点失败啊。”
【公元291年,贾南风发动政变,成功将杨骏及其党羽夷三族。
东安公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因诸葛诞曾杀了文鸯父亲,司马繇担忧文鸯会成为舅家的祸患。
于是在政变后,司马繇诬告文鸯与杨骏一同谋反,54岁的文鸯遭夷灭三族之祸而遇害,一代名将文鸯没有战死沙场,却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杨骏死后,贾南风便让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共同辅政。
贾南风把持朝纲后,为所欲为,暴戾日甚,司马繇密谋废除她,却反被她罢免其官职,废除其王号,并被她发配到带方郡。
同年,贾南风找理由杀了司马亮、司马玮、卫瓘、卫恒等人,至此,贾南风独掌全国军政大权。
同年,镇守关中的司马伦对氐、羌等少数民族实施残酷镇压,激起了氐、羌人民的反抗,雍州刺史解系主张施行安抚政策,司马伦却指使心腹杨秀与解系大动干戈。】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刘备:“西晋各方势力狗咬狗也就算了,可是其治下的百姓该怎么办?他们好不容易迎来了短暂的喘息时间,没想到又要被迫走向深渊。”
曹魏阵营中
曹操实在是无语至极:“司马懿也算是才智过人的政治高手,他的子孙后代怎么基本都是草包,竟任由一代妖后作威作福。”
曹丕不解:“司马炎怎么回事?选的继承人是痴傻之人也就算了,给儿子挑的太子妃怎么也是只顾争权夺利,正事不干的女人?”
曹操:“原来皇后和皇后之间也能天差地别,贾南风连给东汉的和熹邓皇后提鞋都不配。不,应该说让她给邓皇后提鞋,都是对邓皇后的侮辱。”
【公元293年,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莫槐因苛待自己治下的人民而被族人杀害,其弟宇文普拨继承首领之位。
公元294年,匈奴首领郝散起兵反晋,攻上党,杀长吏,冯翊郡都尉率军讨之,郝散被杀。
同年,慕容廆迁居大棘城,他教导鲜卑百姓从事农桑生产,法制与晋朝相同。慕容部开启了定居的农业生活,逐渐接受汉文化,此举有力推进了鲜卑慕容部的封建化。
同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绰去世,其侄(即拓跋沙漠汗之子)拓跋弗继立。
公元295年,拓跋弗卒,拓跋沙漠汗之弟拓跋禄官继位后将国土为三部:由自己统治东部,即上谷之北、濡源之西,东面与鲜卑宇文部接壤。
拓跋禄官之侄,拓跋沙漠汗之子拓跋猗迤统治中部(代郡参合陂之北);而拓跋沙漠汗另一子,拓跋猗迤之弟拓跋猗卢统治西部(定襄之盛乐城)。
同年,拓跋猗卢出兵并州,将北方各少数民族部众北迁至云中、五原、朔方,又西渡黄河击败匈奴、乌桓等部落。
代郡人卫操和他的侄子卫雄以及同郡人姬澹投奔拓跋部,劝说拓跋猗卢招纳晋朝人,拓跋猗卢很信任卫操等人,甚至愿意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们,由此,前来归附拓跋猗卢的中原人越来越多。】
汉高祖时期
刘邦对拓跋猗卢来了兴趣:“此人日后至少是雄据一方的英主,他早晚会吞并拓跋禄官和拓跋猗迤的势力。”
萧何:“拓跋猗卢愿不拘一格地广纳汉人为己用,说明他胸怀远大抱负,他不想只做部落的首领,就是不知道他有生之年能不能称帝。”
汉武帝时期
刘彻对西晋王朝有些厌恶:“西晋君臣皆是鼠目寸光之徒,竟然任由胡人壮大自身势力,难怪会有五胡乱华。”
霍去病:“西晋各方势力忙着内斗,他们哪有空闲管边塞的百姓。”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一些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在提高自身实力,在发展经济,他们怕是有了入主中原的意图。”
刘庄:“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廆、鲜卑拓跋部的首领之一拓跋猗卢已经不愿过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他们踏足中原大地只是时间问题。”
【公元296年,氐族首领郝度元联合冯翊、北地等郡的羌、胡族起兵反晋,杀北地太守张损,败冯翊太守欧阳建。
同年,雍州刺史解系为郝度元所败,秦、雍二州氐、羌人民纷起响应,推氐族人齐万年为帝,拥兵七万,进围泾阳,威慑关中。
同年,晋廷派夏侯骏、周处征讨、振卢播前往镇压,受梁王司马肜节制。
同年,白马氐族首领杨万搜建立仇池国,定都清水,史称前仇池国。
公元297年,齐万年屯兵梁山,周处以五千兵进击。梁王司马肜与周处有宿怨,遂断其退路。周处被齐万年大军包围,在六陌战败阵亡。
同年,拓跋猗卢越过沙漠以北去巡视,借此向西攻打各国。经过五年的时间,投降归附他的有三十多个国家。】
汉文帝时期
刘恒替西晋时期的百姓感悲哀:“大敌当前,晋军统帅却为报私仇而置晋军将领的生死于不顾,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战胜敌人?”
刘启:“一群极度自私自利的人身居高位,其治下的百姓只能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刘恒:“西晋时期的百姓或许做梦都没有想到,西晋统治者并不是拉他们出乱世深渊的救世主,而是把他们推向另一个深渊的罪魁祸首。”
【公元298年,关中发生饥荒,略阳、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荒到蜀地,氐族人李特、李流兄弟带领秦、雍二州六郡流民至巴蜀谋生,沿途照顾贫病,颇得人心。
公元299年,贾南风用计使才人谢玖所生的司马遹的太子之位被废,任太子太傅的赵王司马伦与孙秀等人密谋欲推翻贾皇后党羽。
但孙秀等人害怕聪明的废太子司马遹复位后亲近贤人,而不重用他们,遂指出司马伦向来被认为是贾皇后一党,即使救了太子,太子也不会嘉赏他们,救太子是自取其祸。
于是,司马伦、孙秀等人决定等贾南风杀了太子再以为太子报仇为由起兵反贾南风。】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孙秀的做派,感觉有些膈应:“孙秀?你能不能换个名字,朕耻于和你同名。”
东汉末年
曹魏阵营中
曹操嘲讽道:“呵!孙秀等人倒是有自知之明,还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好东西。”
东吴阵营中
孙权感到无比的耻辱:“孙秀先是贪生怕死叛吴降晋,我还以为他死了呢,没想到他又如跳梁小丑般出来蹦哒。”
【公元300年,太子司马遹被杀后,司马伦、孙秀等人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搜捕贾皇后及其党羽,废贾皇后为庶人,张华、裴頠等人被杀,很多官员都被罢免,不久,贾南风卒。
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废晋惠帝司马衷自立为帝,晋惠帝被软禁于金墉城。
同年,凉州境内贼盗纵横,鲜卑叛乱,张轨为远离相互残杀的朝堂,自请出使,晋廷遂任命张轨为凉州刺史,张轨到任后,即派军征伐叛贼,斩首万余级,西士臣服。
随后,张轨以宋配、阴充、汜瑗、阴澹为股肱之谋,征发九郡胄子五百人,设立学校,置崇文祭酒,张轨由此开始割据凉州。
同年,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一党。
司马伦与孙秀兴兵反击,战败,死者近10万人,司马冏在杀了司马伦后,迎接司马衷复位,司马冏担任大司马一职,主理朝政。司马颙、司马颖二王被封高爵,拥兵自重。
同年,汶山羌反晋,晋将王敦率兵镇压,但被羌人所杀,离狐王盛、颍川处穆等亦在颍川聚众起义,民众从者日以万数,王盛、处穆等人很快被晋军镇压,晋将罗尚击破汶山羌。
同年,李特将大营分为二,自居北营,其弟李流居东营,辛冉,李苾发,罗尚等晋臣率军攻伐李特兄弟的流民军,李特率流民军反击。
李特起义军数次打败了晋军,占据广汉,又进攻成都,李特等人入蜀地后,与蜀民约法三章,施舍赈贷,礼贤拨滞,军政肃然,深得川人之心。
公元302年,晋廷为了对付李特,派晋将衙博在梓潼驻军,又让与李特有仇的张微担任广汉太守在德阳驻军,令晋将张龟在繁城驻军。
李特派其子李荡袭击衙博,自己带兵攻击张龟,李特击溃了张龟,李荡在阳沔击败了衙博的军队,梓潼太守张演弃城而逃,巴西丞毛植献郡投降李特。李荡又在葭萌进攻衙博,衙博逃跑,他的兵卒全部投降。
同年,李特攻打张微,张微打败了李特,李荡率军救援老爹李特,山路险峻狭窄,李荡奋力战斗向前推进,击溃张微的兵马
同年,李特之弟李骧驻军毗桥,晋将罗留派兵攻打他,多次被李骧打败,李骧趁势进攻成都,火烧了成都城门,罗尚派一万精兵进攻李骧,驻守成都城北的李流和李骧联合夹击,重创罗尚军,使罗尚生还的兵马仅仅十分之一二。
同年,兖、豫、徐、冀四州发生水灾,邻近冀州的幽州亦受影响,慕容廆开仓赈灾,助幽州人民渡过困境,由此可见,鲜卑慕容部已把农耕作为生产形式。】
汉高祖时期
刘邦:“西晋内部天灾人祸不断,慕容廆愿意开仓赈灾,这对于饱受苦难的百姓无异于雪中送炭,慕容廆只会更加深得人心。”
汉文帝时期
刘恒叹息:“真讽刺啊!西晋王朝还不如一个异族首领有良心,西晋王朝不仅不能给百姓带来安稳的生活,还让百姓身处人间地狱。”
【同年,鲜卑宇文部酋长宇文莫圭派其弟宇文屈云率军进攻慕容廆,慕容廆避其主力,反击重创别部将领宇文素延。
宇文素延十分羞愤,动员十万人包围慕容廆所在的大棘城,慕容廆鼓舞士气并亲自领军出击,再度重创宇文素延兵马,追击百里,俘斩万余人。
原在宇文部下的辽东人孟晖,率众数千家归降慕容廆。
同年,河间王司马颙联合长沙王司马乂,举兵讨齐王司马冏,司马炯、司马义双方军队在洛阳展开激战。双方混战三日,齐王司马炯兵败被杀。
河间王司马颙原指望借司马炯杀败司马乂之事,宣告四方从而以之为借口讨伐司马炯,废惠帝,立成都王司马颖为帝,自己做宰相,但他没料到司马乂能杀司马炯并直接掌握朝权。】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乐了:“司马颙这是想让司马义和司马炯鹬蚌相争,而他坐收渔翁之利?”
刘庄:“司马颙的算盘落空,还成全了司马义。”
【公元303年,司马顒命张方率军七万,自函谷关东攻洛阳,司马颖派陆机等将引兵二十万南向洛阳,司马乂率兵防卫,双方交战。
不久,司马颖兵逼京师,司马顒大将张方决毁洛阳城外千金堨,水碓皆涸,洛阳城内缺水,司马乂令王公奴婢用手舂米供军,男子十三岁以上均从军,又发奴助兵。
洛阳公私穷蹙,民众饥乏,米价暴涨,一石万钱,饥荒空前严重。】
东汉末年
刘备:“上位者争权夺利,所有苦难却是无数百姓却来承受,唉!”
【同年,晋军攻打李特的流民军,李特、李辅、李远被斩首,流民军大溃,余部由李荡、李雄退保赤祖。
李流接替李特,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保卫东营;李荡、李雄还保北营。
晋将罗尚乘胜进攻李流等军,又进攻北营,遭到激烈抵抗,晋军败还,李充进抵成都,罗尚闭城自守,李荡驰马追敌,中矛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