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攻占洛阳,河间王司马顒原本打算支援司马颖,但听闻刘沈起兵关中,司马顒只得退守渭城(咸阳),遂令虞夔在好畤与刘沈军交战,虞夔军溃败,司马顒退守长安,急令自己的部将张方于洛阳回援。
张方遂抢掠都城官私奴婢万余人回返,但途中乏食,张方便下令杀人,取其肉与牛马肉掺杂而食。】
汉文帝时期
刘恒:“司马炎一统天下不过二十几年,内战时便出现了人吃人的残忍现象。”
刘启:“胸怀大志的皇帝都渴望开创一个盛世,自从司马炎决定选司马衷为继承人开始,西晋便不会出现盛世局面。”
【同年,东海王司马越乘司马乂军疲惫,勾结一些禁军将领,夜里捕获司马乂,将其交给了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司马乂被火烤而死。
同年,东海王司马越对成都王司马颖的专政非常不满,就云集10多万士兵带着晋惠帝进攻邺城讨伐司马颖。
东安王司马繇劝司马颖投降。司马颖不听,派石超率5万军队拒战,在荡阴击败司马越,并俘虏了晋惠帝,东安王司马繇被杀。
同年,王浚联合鲜卑段务勿尘,乌桓羯朱及东赢公司马腾共起兵讨司马颖。
司马颖的部将王斌、石超、李毅等人率军抵抗司马腾军,被王浚军击败,司马颖甚是恐慌,与几十个将军连同晋惠帝连夜逃到洛阳。
王浚入邺城,纵容兵士暴掠,死者甚众,王浚明知鲜卑爱好劫掠妇女,为了讨好主人,遂下令“敢有藏匿者斩“,八千多妇女无故被鲜卑沉入易水。】
汉武帝时期
刘彻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道:“哼!王浚不知廉耻,毫无骨气,竟公然勾结异族人劫掠本族人,当真是异族人最忠诚的走狗!”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气愤不已:“朕以为会有五胡乱华是因为晋军敌不过强盛的胡人,没想到竟是中原人自己主动引狼入室。“
刘庄:“西晋君臣基本都是软骨头,毫无血性可言。”
【同年,李雄率流民军进入成都后,城内粮尽,军士饥乏,李雄只得率众至郪就食,挖野芋野菜充饥。
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东平王司马楙、范阳王司马猇、琅邪王司马睿、王浚等人起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
司马颙兵败单骑逃出长安,司马越军进入长安,鲜卑部队大掠长安,杀2万余人。
同年,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在赵、魏起兵,自称将军,归属部众多至数万,其中有上党武乡羯族人石勒。
同年,刘渊攻打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腾向拓跋猗卢的哥哥拓跋猗迤求兵,拓跋猗迤与拓跋猗卢联合在西河进攻刘渊,把刘渊打败,与司马腾在汾东结盟后回师。
同年,拓跋猗迤去世,其部众大多归附于拓跋猗卢。
同年,陈敏割据江东。
公元306年,司马越率领诸侯及鲜卑将领许扶历、驹次宿等军队护送晋惠帝司马衷回到洛阳。
同年,由于宁州几年连续又是灾荒,又是瘟疫,已有十万人丧生,宁州的晋军与叛乱的五苓夷人多次交战,却屡次败战。宁州的官吏百姓多数流亡到交州。
同年,巴氐族人首领李特之子李雄于成都登基称帝,建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汉高祖时期
刘邦不解:“李雄是巴氐人,为什么要把他建立的割据政权叫做’成汉’呢?”
萧何:“或许是刘备也曾在成都登基称帝过,因为没有一统天下,刘备建立的割据政权既然可以称’蜀汉’或’季汉’,那李雄的割据政权也可以称’成汉’吧。”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刘备很想说,这位叫李雄的巴氐人,你能不能换个地方登基称帝,我也不是鄙视你,就是有点不得劲。
【公元307年,晋惠帝司马衷突然死亡。有人说是被司马越毒死。司马炎第二十五子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
晋怀帝刚登基,就下诏书要以司马颙为司徒,让其回朝廷。司马颙不疑有他,就乘车上路。到新安雍谷时,被南阳王司马模所派遣的将领梁臣掐死在车内。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司马颙就此绝后。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至此,东海王司马越总揽朝政,成为了八王之乱中最终的胜利者。】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困惑:“司马颙好歹也是经历过尔虞我诈的人,为什么会在最后关头轻易去送死呢?那道他回京任职的诏书很明显就是司马越诱杀他的幌子。”
刘庄:“或许是司马颙自知大势已去,而放弃抵抗吧。”
【同年,秦州流民邓定,訇氐等据守成固,向汉中侵略,梁州刺史张殷派巴西太守张燕攻讨邓定、訇氐等人。
邓定军军粮耗尽,遂诈降张燕,张燕攻势转缓,邓定趁机派訇氐暗中向李雄求救,李雄派李离、李云和李璜率军二万助邓定,与张燕交战,张燕失败。
梁州张殷及汉中太守杜孟治弃城逃走,李离军停留汉中十余日,尽迁汉中民于蜀。
同年,拓跋禄官去世,拓跋猗卢总摄三部,统一拓跋鲜卑,并与慕容鲜卑首领慕容廆交好。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前赵”或“汉赵”。】
汉高祖时期
刘邦震惊:“什么玩意儿?一个匈奴人为什么会姓刘?吾的曾孙刘彻派汉将把匈奴人打得远遁漠北,匈奴人不是应该对汉人恨之入骨吗?为什么愿意以’汉’为国号?”
无人回答刘邦的问题。
汉武帝时期
刘彻不满:“匈奴人是不是有点厚颜无耻了,为了笼络人心竟然用’汉’做国号,而且,刘渊一个匈奴人凭什么用我大汉的国姓?”
【公元309年,西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旱,长江、汉水、黄河、洛河水量急剧减少。
同年,晋将朱诞降胡人后,劝刘渊进攻洛阳,刘渊立即派朱诞和刘景率军攻西晋,攻克晋之黎阳,又败晋将王堪于延津。
同年,刘渊遣王弥与刘聪攻晋之壶关,击败晋将刘琨所部黄肃、韩述二军,又在长平击败司马越所部王旷、施融、曹超等人,晋上党太守庞淳以壶关投降,匈奴铁弗氏与白部鲜卑亦降附刘渊。
同年,刘渊令刘聪进攻晋都洛阳,为晋弘农太守垣延所败,同时,王浚部将祁弘与鲜卑段勿尘于飞龙山大败石勒,迫使石勒退屯黎阳。
同年,刘渊遣刘聪、王弥、刘曜、刘景率精骑五万向洛阳进攻,晋军先后不断出击刘聪军,王弥以洛阳守备严固,军中缺粮为由,劝刘聪暂还平阳,刘聪遂还平阳。
同年,辽东太守庞本因私仇杀了东夷校尉李臻,边塞鲜卑素连、木津等部落假托为李臻报仇,实际想趁机作乱,攻陷诸县,杀掠士庶。
太守袁谦屡战失利,校尉封释心中畏惧而请求和解。因连年劫掠,中原百姓失去家业,流亡到鲜卑慕容部的中原百姓前后接踵而至。】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司马家族就算被千刀万剐,受万世唾沫,也无法弥补他们带给中原百姓的苦难,中原百姓沦落到投靠异族谋生,这是在打中原皇帝的脸啊。”
刘庄:“此时此刻,鲜卑慕容部控制的地区要比中原大地安全的多,若不是走投无路,百姓怎么可能搬离生活多年的故土,唉!”
【公元310年,石勒率军渡过黄河,攻克白马,叛将王弥带领三万人与石勒会师一同进犯徐州徐州、豫州、兖州。
石勒率军袭击鄄城,杀兖州刺史袁孚,又攻克仓垣,杀王堪;北渡黄河,攻打冀州各郡,九万多百姓归附石勒。
同年,叛将曹嶷从大梁带兵向东进攻,所向披靡,攻克东平,进兵攻打琅邪。
同年,幽、并、司、冀、秦、雍等六州遭到严重蝗灾。
同年,刘粲、刘曜、王弥等人率领四万人进犯洛阳,石勒率领二万骑兵在大阳与刘粲军会合,在渑池打败了晋将裴邈,异族进入洛川。
刘粲从辕出兵,在梁、陈、汝、颍等地区攻掠。石勒从成皋关出兵,在仓垣包围陈留太守王赞,被王赞打败,退到文石津驻扎。
同年,白部酋长反叛,率部攻入西河郡,匈奴铁弗部刘虎在雁门聚众响应,进攻晋朝并州刺史刘琨所辖的新兴、雁门二郡。
刘琨向拓跋猗卢求救,拓跋猗卢派侄拓跋郁律率领骑兵二万协助刘琨作战,大破白部,随后进攻刘虎,屠其营垒。
同年,拓跋猗卢率领部落一万多家从云中进入雁门,向刘琨索求句注陉以北的地区,刘琨既无力控制他,又想结交拓跋猗卢这个外援。
于是,刘琨把楼烦、马邑、阴馆、繁畤、崞县等五个县的百姓迁徙到句注陉以南,重建城镇,将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全部给拓跋猗卢。
同年,石勒举兵渡过黄河,欲攻南阳,晋将王如、侯脱、严嶷等人调遣一万人驻扎襄城来抵御石勒,为石勒俘,石勒遂进入宛城之北驻扎。
侯脱据守宛城,王如据守襄城,王如与侯脱一直关系不和,派使者用重金贿赂石勒,结为兄弟,让他攻打侯脱。
石勒随即攻克宛城,严嶷率兵救援宛城,来不及救援便投降了,石勒杀侯脱,囚禁严嶷,收他们的军队为己用。】
东汉末年
曹魏阵营中
曹操讽刺道:“西晋的臣子无时无刻都不忘勾心斗角啊,这难道是西晋王朝的传统特色吗?”
曹丕:“是个人都有私心,我有点好奇,西晋是不是中了什么诅咒,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安危的人在西晋任职,而且这些极度自私自利、贪生怕死之人基本都身居高位。”
【石勒继续向南进犯襄阳,攻克拔除长江以西的营垒三十多处,回师,开赴襄城,王如派弟王璃袭击石勒,石勒迎击,灭王璃军,到长江以西的地区驻扎。
同年,司马越率领四万兵士向许昌进发,宫廷空虚,饥饿日益严重,宫殿中死人交相杂横,盗贼公然抢劫,各府、寺、营、署,都挖掘壕堑自卫。】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刘备:“王如,你为报一己之私,置同僚与西晋军士于不顾,现在石勒攻打你,你知道派军反击了,但是晚了,当你不和同僚齐心协力抗敌的那刻起,你就已经输了。”
【公元311年,石勒采纳张宾的建议,焚毁辎重,收好粮食和卷起盔甲,轻兵渡过沔水并进攻江夏,然后北归,先攻陷新蔡并杀新蔡王司马确,后再攻陷许昌。
同年,十余万晋军在没有统帅的情况下,护送司马越灵柩准备还葬于东海国,石勒闻讯,率轻骑追击晋军,追至苦县宁平城。
王衍派将军钱端迎战石勒,被石勒击败,钱端战死。石勒下令焚烧司马越灵柩。
随后,石勒率军四面包围晋军,用箭猛射,十余万晋军无统一号令,只顾逃命,未被射死的也因自相践踏而亡。
晋军全军覆没,西晋最后一支精锐损失殆尽。王衍及宗室诸王公大臣等被俘后,被石勒下令推倒土墙压死。
接下来的几天,石勒和王弥,王彰两兄弟,屠杀和烧烤吃掉已经放弃抵抗的汉族军民百姓高达数万人。】
汉武帝时期
刘彻愤恨不已:“若不是国力不允许,朕恨不得将这些胡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我大汉子民在羯族人眼中不仅毫无尊严,还成了他们的食物。”
卫青、霍去病等武将皆是满腔怒火,他们没想到现在被汉军打得抱头鼠窜的胡人,在后世会真正意义上的咬汉族人,他们不知道司马家族及那些西晋只顾享乐的臣子有没有一点羞愧之心,反正他们是耻于和这些苟求偷生的人同为汉人。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刘备恨不得此时此刻带兵将石勒军屠杀殆尽,他眼眶湿润:“野蛮人就是野蛮人,残暴嗜杀才是他们的本性,我大汉子民军到西晋后期,竟连活着都是奢望,大汉子民竟沦为了异族人的军粮!”
曹魏阵营中
曹操无语:“西晋此时此刻已到了危急存亡之际,西晋的精锐之师不去抵御外敌,却来护送一个诸侯王的灵柩,西晋朝臣难道都是像司马衷一样的低能儿吗?”
曹丕:“西晋君臣总是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用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去思考他们各种操作的用意实在费劲。”
【同年,刘聪派呼延晏与王弥,刘曜,石勒在洛阳会合,一同进攻洛阳,恰洛阳饥荒,洛阳遂陷落,晋怀帝司马炽被异族俘获。
太子司马诠、吴王司马晏、竟陵王司马楙,曹馥、阎丘冲、刘默等大臣都被异族所杀,士兵死者三万余人,晋诸陵被掘,宫庙官府化为灰烬,洛阳城也被完全烧毁,史称“永嘉之祸”。
同年,匈奴族人刘曜攻长安,杀西晋南阳王司马模,关中饥饿、白骨敞野,人民存者无一二。
令狐盛之子令狐泥因父仇叛投皇帝刘聪,将并州虚实和盘托出,刘聪大喜,派子刘粲、刘曜协同令狐泥率大军进攻晋阳。
晋将高乔、郝韦献城投降,晋阳重镇不攻而破。匈奴军大肆烧杀抢掠,晋阳几成废墟,刘琨父母也遇害。
同年,刘琨借鲜卑之兵收复晋阳后,但晋阳城毁,多年经营毁于一旦,鲜卑崛起,北方汉室终于失去了最后一次复兴的机会。
同年,石勒驻守葛陂,打算长期作战,建筑营垒、屯田种粮,修造战船,准备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
公元312年,石勒根据汉人张宾的建议,定都襄国。
同年,刘琨派使者请求拓跋猗卢出兵征讨刘聪、石勒,拓跋猗卢派长子拓跋六修、侄子拓跋普根、将军卫雄、范班、姬澹率领数万军队为前锋攻打晋阳,自己亲自统率二十万大军作为后援。
刘聪之子刘粲极为恐惧,焚毁辎重,突围逃走。拓跋部骑兵纵马猛追,斩杀刘聪部将刘儒、刘丰、简令、张平、邢延,刘聪军横尸数百里。
战后,拓跋猗卢送给刘琨一千多匹马,牛羊各一千多头和一百辆车后回师,但拓跋猗卢留下了部将姬澹、段繁等人来戍守晋阳。
公元313年,晋怀帝司马炽遇害,司马邺登基称帝,是为晋愍帝。
同年,叛将赵染率五千精骑袭击长安,晋将曲鉴率众五千救援,被刘曜击败,晋将曲允引兵再击刘曜,异族大败,刘曜退还平阳。
同年,西晋未被屠杀的皇室、世族已从京师洛阳纷纷迁至江南,西晋名存实亡。
公元314年,石勒准备袭击王浚,石勒率军到达蓟城,石勒害怕王浚设有伏兵,就先驱赶牛羊几千头,声称是向王浚送礼的,实际的意图是要堵塞大街小巷,使王浚的部队难以行动。
王浚没有听取左右的忠言,执意要放石勒进城,被石勒活捉后又被杀,王浚麾下的精兵1万多人也被杀。
同年,刘曜、赵染率众数万攻向长安,但被晋将曲允所阻,刘曜转攻晋河内太守敦默,恰刘琨派鲜卑骑兵至长安,刘曜还屯蒲坂。
公元315年,晋朝诏令进封拓跋猗卢为代王,允许他设置属下各级官僚机构,以代郡、常山郡作为食邑。
公元316年,拓跋猗卢想小儿子拓跋比延做继承人,废黜长子拓跋六修的母亲,让长子把日行五百里的骏马送给小儿,让长子给小儿子行礼等一系列行为终是激起了长子拓跋六修的反抗。
拓跋猗卢带兵讨伐长子拓跋六修,却兵败潜入民间,被百姓识破身份后,终被长子拓跋六修所杀。】
汉高祖时期
刘邦满脸问号:“拓跋猗卢好歹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称霸一方的枭雄,他怎么会死得如此草率,他也算是受过汉文化洗礼的人,难道不知道长子无故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废长立幼的道理吗?“
萧何:“我以为拓跋猗卢的结局是战死沙场或者被仇家暗算而亡,就是没想过他因废长立幼的问题而被亲儿子杀害。“
汉武帝时期
霍去病双眼放光:“拓跋六修是怎么把一匹马养到能日行五百里的,若我大汉骑兵全员配备日行五百里的良驹,我便不用担心追不上到处跑的胡人了。”
【同年,汉赵刘曜率军围攻长安,长安城内外断绝联系,不久,长安城内发生严重饥荒,米价暴涨,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公元317年,司马邺投降,立国51年的西晋王朝正式宣告灭亡。】
现代
系统老六看着西晋各个时期那些纵情享乐,历史上没有既没有上阵杀敌,又没有丝毫建树的达官显贵们,它产生了一个恶劣的想法。
它将西晋百姓绝望的悲鸣和异族残杀百姓时发出的恶魔低语通过小光幕传到了他们耳中。
西晋
不同时空,同一时刻,一些纵情享乐的达官显贵、司马诸王们都听到了悲鸣声、恶魔声,他们无能狂怒,却找不到声音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