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历史介绍完后,东汉末年的各路豪杰们突然很想揍人,于是,马超、孙权、张辽等人时不时地就会去找周边的异族干架。
几日后,新视频出现
【他是生错了时代,令人意难平的悲情英雄,为了抵御外敌,为了收复河山,他不惜带着愿跟随自己的宗族子弟毅然决然地踏上希望渺茫的北伐之路,他心怀天下,却忧愤而逝。
偏安一隅的朝廷在他死后,却未能捍卫住他殊死搏斗、奋勇杀敌才收复的国土。他就是终其一生想要收复祖国失地,却因朝廷内斗,最终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爱国英雄——祖逖。】
晋元帝时期
已经病重的祖逖内心绝望,喃喃自语:“若朝廷能守住我收复的河南地区并继续北伐,我祖逖虽死无憾,可是,可是,朝廷怎么能让杀戮成性的夷狄践踏中原大地呢!”
说着说着,祖逖发出痛苦的悲鸣:“天子啊!朝中重臣们!你们看看这破碎的山河,听听百姓们绝望的哀嚎吧!你们若是还有一点良心,便出兵将肆无忌惮屠戮百姓的异族赶出中原大地吧!”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晋,也是这一年,祖逖于范阳郡降生,范阳祖氏可是北方有名的世家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
祖逖虽出身于名门望族,但他从小就与只顾吃喝玩乐的世家子弟不同,他生性豁达,不拘小节,胸怀壮志,他重义轻财,常周济贫困。
因此,祖逖在当地的人缘非常好,这或许也是同乡人后来愿意誓死追随他,同他一起决心北伐的原因之一吧。
少年时的祖逖如大多数男孩一样,有个仗剑走天涯的武侠梦,因此,他对读经诵典不太感冒。
成年后,祖逖或许是懂得了读书的意义,他开始发奋图强,博览书籍,涉猎古今。
公元289年,乱世的前夕,侨居阳平郡、24岁的祖逖被郡府举为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他都没有应诏。
后来,祖逖与好友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他们二人惺惺相惜,常纵论世事,他们二人都明白目前的盛世只是假象,好不容易归于一统的国家即将迎来乱世。
他们忧天下苍生而不能深睡时,便相互鼓励道:“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我们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
有一天,祖逖照常与刘琨同榻、同被而眠,夜半时分,祖逖忽然听见鸡鸣,祖逖不仅没有因被鸡鸣声吵醒而不满,他还认为这是上天在激励他上进,便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然后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这便是家喻户晓的“闻鸡起舞”。】
东汉末年
曹魏阵营中
曹操叹息:“祖逖啊祖逖,就算你渴望建功立业,但光幕说得没错,你生错了时代,安于享乐、软弱无能、苟且偷生的西晋给不了你施展抱负的机会。”
【公元291年,八王之乱爆发,祖逖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历任大司马府掾属、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
公元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随军出征,不料在荡阴战败,只得逃回洛阳。
或许是看清了司马诸王只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丑恶嘴脸,后来,范阳王司马虓、高密王司马略、平昌公司马模,东海王司马越等人想要征召祖逖为己用时,祖逖要么直接拒绝,要么以守孝为由委婉地拒绝。
公元311年,羯族人石勒攻灭了西晋的最后的一支精锐十万余人后,许多来不及逃跑的王公大臣和司马诸王被石勒下令用土墙压死,已经放弃抵抗的无辜军民被石勒等人残忍杀害后用作军粮。
随后,洛阳陷落,皇帝、一些皇室宗亲、一些朝中重臣、太子被俘、皇陵被掘、宫庙官府化为灰烬,曾经富丽堂皇地洛阳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祖逖不得不提前带着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于淮泗,流亡途中,他自己步行,却把车马让给老弱病残,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
战乱年代,遇盗贼打劫并不奇怪,祖逖一边游刃有余地应对盗贼的阻挠,一边尽量保证自己人的安全。
祖逖一行人到达泗口后,祖逖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刘备:“爱戴百姓,胆略过人,此等人才若早生几十年,即便不能为我所用,我也想礼遇他。”
【公元313年,晋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
但是,早就在谋划南迁的司马睿哪里肯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他根本就无心北伐收复落入异族手里的沦陷区,他更不愿顾及北方百姓的生死。
祖逖进言道:“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
如今北地百姓备受蹂躏,都有奋起反击之志。大王如能命将出师,让我等为统领,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也许可以申雪国耻。”
可是,祖逖的肺腑之言并没有唤起司马睿的良心,司马睿虽不愿北伐,却也不敢公开表示自己贪生怕死。
司马睿觉得既然祖逖愿意找死,那他就成全祖逖,随即他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只拨给祖逖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未给他一兵一卒和兵器铠甲。
如果祖逖想北伐,只能自己招募军队,自造武器。】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刘备此时此刻恨不得将司马睿吊起来反复鞭打:“司马睿怎么不去死啊,千人粮饷和三百布帛能干什么,那些贪生畏死的狗东西就应该尝尝被羯族人反复折磨的滋味!”
不同时空、同一时刻、嬴政、刘邦、刘恒、刘彻、霍去病、刘秀、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恨不得亲自宰了司马睿等人,但凡是有血性、爱惜人才的明主都不忍看着祖逖这种心中有家国天下、有勇有谋、洞悉天下形势的人白白送死。
【看着司马睿等人不思进取、只顾自身利益的丑陋嘴脸,祖逖当时在想什么呢?他或许在替遭受灭顶之灾的北方百姓感到心寒和绝望吧。
司马睿敷衍了事的态度并没有磨灭祖逖北伐的决心,但他不是为了司马家族,而是为了那些遭受异族铁骑践踏,被当作军粮的百姓。
于是,祖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百户余家义无反顾地从京口渡长江北上。
当船行至长江中心时,祖逖望着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他在想什么呢?他在想到破碎的山河、在想生灵涂炭的场景,在想艰难的处境,在想壮志难伸的愤懑。
但是,哪怕北伐之路艰险无比,哪怕就此一去不回,祖逖也要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天下,他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由此而来。】
汉高祖时期
向来大大咧咧、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刘邦此刻眼角也有些湿润:“今天风挺大啊,竟把吾的眼泪吹了出来。”
萧何等人也没有拆穿刘邦,毕竟他们也为视死如归的祖逖等人感到动容。
萧何:“是啊,今天的风还挺大,臣也被这风吹出了眼泪,唉!”
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祖逖的北伐军里或许有自己儿时的玩伴,或许有自己的兄长、堂兄、族弟、姐夫、妹夫,他们是从容就义的孤勇军!”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刘备明白,此时此刻的祖逖等人于滚滚长江而言是那么的渺小,但他却感受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坚毅和果决。
曹魏阵营中
曹操感叹:“晋朝有祖逖是晋朝的福分,而祖逖生在晋朝,却是他最大的不幸。”
曹丕:“晋朝根本就不值得拥有祖逖这样英勇无畏的壮士,祖逖是为天下人而北伐,而不是为了司马家族而战斗。”
【祖逖一行人渡江后,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随后,祖逖又招募到了渴望复国的二千多名心怀天下的勇士。
当时,兖州、豫州一带有豪强张平、樊雅,占据谯城,聚坞自保,有数千兵士,而张平部下还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多支小部队,各有数百人,他们只是在名义上臣服于司马睿,接受其授予的官职。
公元317年,祖逖明白时间不等人,遂率军进驻芦洲,为了能拉拢更多的北伐军,他派参军殷乂去联络张平、樊雅二人。
但殷乂并没有完成了祖逖交给自己的重任,殷乂对张平傲慢无礼,他说张平必被斩首,张平怒杀殷乂,并拥兵固守,与北伐军对抗。
祖逖眼看自己的北伐军攻城不下,遂使用离间计引诱张平部将谢浮,谢浮借与张平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
祖逖进据太丘后,北伐形势并没有好转,很快北伐军中便出现了军粮耗尽的情况。恰在这时,占据谯城的樊雅却率众夜袭祖逖的北伐军,直逼祖逖大营,军中顿时大乱。
祖逖沉着冷静地指挥军队迎击敌军,祖逖麾下的督护董昭英勇杀敌,终于击退樊雅。
祖逖率部追讨,却遭到了张平余部的迎击,祖逖不得已向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陈川、王含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助战。
随后,祖逖让桓宣去劝降樊雅,桓宣单骑入谯城,对樊雅道:“祖逖正准备荡平刘聪、石勒等夷狄,需要仰仗你作为后援。先前是殷乂轻薄无礼,并非祖逖本意。
如果现在和解,既可建立忠勋,又能保全富贵。但若还要固执,朝廷派出猛将,凭你手下乌合之众,依据一座危城,北边又有强贼窥伺,万无一全。”樊雅遂出城归降。】
汉高祖时期
刘邦:“桓宜倒是能说会道,他先将樊雅说成和是北伐军并肩作战的战友,再委婉地替殷乂的无礼道歉,接着用忠诚和富贵绑住樊雅,最后以樊雅的性命加以暗示性地威胁。”
萧何:“无论是为了使自己的清誉不受损,还是为了荣华富贵,亦或是为了身家性命,樊雅只要是个正常人,他就不会继续同祖逖的北伐军作对。”
张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身家性命这三样东西基本都能拿捏住人的命脉。“
陈平:“两军交战、除了有勇有谋的统帅、英勇无畏的将士、有魄力的舌辩之士同样重要。”
【祖逖的北伐军占据樊城后,他终于在豫州站住了脚跟,更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助祖逖夺得了豫州这块根据地后,桓宜便率部回到了王含身边,李头也率部回到陈川。因感念祖逖的礼遇,李川常叹道:“我若能得祖逖为主,虽死无恨。”
李头也是傻,你在现主子面前夸临时主子,陈川自然不高兴,随即杀了李头,李头的亲信冯宠便率所部四百多人直接投奔祖逖。
陈川恼怒冯宠的背叛,派部将魏硕劫掠豫州诸郡,结果被祖逖派兵击溃,陈川便叛投敌军石勒。
不久,石勒派遣石虎围困谯城,王含派桓宣率军救援祖逖,石虎听闻桓宣前来相救,遂解围而去。桓宜就此留在谯城,协助祖逖征讨不肯归附的坞堡武装。】
看到这,正准备回到陈川处的李头:既然未来的陈川心胸狭窄、叛国投敌,现在的我即使落得不忠的罪名,我也要就此同祖逖一起北伐。
【公元319年,祖逖出兵征讨陈川。石虎率五万大军救援,结果被祖逖击败。石虎打不过祖逖,便以洗劫豫州来撒气,后带着陈川回师襄国,并留部将桃豹戍守蓬陂坞。
公元320年,祖逖派部将韩潜镇守蓬陂坞东台,石虎部将桃豹退据西台。
两军对峙四十余日后,祖逖命人用布囊盛满沙土假装军粮并派千余人运送给韩潜,又让担夫挑着真正的军粮,佯作累坏了躺在道旁歇脚。
待桃豹派精兵来袭祖逖运给韩潜的粮草时,祖逖安排的担夫假装丢掉米袋,四散而逃,桃豹军由此认定北伐军粮食充足,士气大挫。
随后,祖逖在汴水设伏,尽夺石勒运给桃豹的军粮,逼得桃豹退守东燕城,祖逖又命韩潜进占封丘,压逼桃豹,自己则进屯雍丘。
后来,祖逖多次出兵邀截石勒军,使石勒在河南的力量迅速萎缩。祖逖又示以祸福,晓以大以使河南境内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等经常兵戎相见的割据集团服从自己。
至此,祖逖成功收复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的大部分土地。
当时,黄河沿岸还有一些坞堡主,迫于石勒的兵势威压,不得不臣服于石勒,送子弟到襄国为质。
祖逖理解他们的处境,有时还会派出小部分军队,假装装抄掠这些坞堡,以表明他们并未归附晋朝,消解了石勒的疑心。
诸坞的中原人感恩戴德,经常帮助北伐军刺探情报,祖逖因此在战场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屡破石勒军。
祖逖北伐的同时还不忘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厚待有功之人,他也会收葬战士的枯骨,他生活俭朴,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带头发展生产。
石勒见祖逖势力强盛,不敢南侵,致信请求在成皋县互市(互通贸易)。祖逖虽未回信,却任凭双方互市,为此收利十倍,兵马日益强壮。
后来,祖逖部将童建叛归石勒,石勒将其斩杀,向祖逖示好,祖逖亦与石勒修好,禁止边将进侵石勒的军队,边境暂得和平。】
东汉末年
曹魏阵营中
曹操对祖逖越发欣赏:“祖逖这相当于是凭一己之力遏制了一个割据政权的南侵啊,而且、还是凶残无比的羯族铁骑军。”
曹丕惋惜:“祖逖若早生几十年,他便能为我曹家效力,也不会便宜了这该死的司马家族。”
【公元321年,祖逖在外镇守自己好不容易收复的河南大片地区,偏安一隅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却忌惮战功赫赫、深得人心的祖逖。
随后,司马睿任命自己的心腹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同时还让其出任司州刺史,出镇合肥,至此,戴渊一下子便成祖逖的上司。
祖逖饶是再宽宏大量,此刻也有些怨气,自己数次浴血奋战才收复河南,司马睿却派有名望却无远见卓识的戴渊来镇住他祖逖。
不久,祖逖又听闻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消息,终因忧心内乱爆发,北伐难成而忧愤成疾。
祖逖虽患病,却仍然担心敌军进犯祖国河山,他派子祖济率众修筑虎牢城的壁垒,虎牢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
他清楚加固虎牢城的重要性,遂亲自抱病监督,但壁垒尚未修成,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祖逖带着壮志未酬的不甘逝世后,豫州百姓如丧父母,谯梁百姓还为他修建祠堂。
司马睿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石勒却在此时趁机入侵河南,祖约难以抵御,退据寿春,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又被石勒攻陷。
就这样,祖逖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
东汉末年
蜀汉阵营中
刘备:“英雄生错了时代,便是英雄的悲哀啊。“
西晋末年
踏上北伐之路的祖逖坚定道:“纵使我一生的心血会付之东流,我也不会后悔现在的选择,因为北方痛苦挣扎的中原百姓还在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