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董贼扶汉 > 第6章 相府夜宴

第6章 相府夜宴

    雒阳城,相国府。

    华灯初照,雒阳城的相国府门前早已车水马龙。

    宾客们熙熙攘攘,整个相国府热闹非凡。

    董成到了相国府没有多久,董卓便回来了。

    经过多方运作,董卓终于在旬月前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相国之位。

    今日便是董卓大宴嫡系之日!

    大宴嫡系的原因有二。

    一是为董成接风洗尘。

    二是众嫡系即将分驻各地,为他们送行。

    相国府中,宾客们来来往往,四处寒暄着。

    在狗子的带领下,董成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董卓。

    狗子也很懂事,不知何时已经默默退下。

    这种夜宴,不是他这种层次的人,能够参与的。

    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董卓,董成是真的被惊艳到了。

    这根本不是他记忆中的魔王形象。

    董卓体型健硕,身高约八尺。

    剑眉星目,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与阻碍。

    脸庞轮廓分明,线条硬朗,彰显着坚毅与果敢。

    古铜色的肌肤,是历经无数沙场征战,被烈日与风沙磨砺的见证。

    须发整齐而不失威严,束于头顶,尽显豪迈之气。

    虽已贵为大汉相国,但他还是甲不离身,完全是一副武将打扮。

    头戴兜鍪,金属质地在烛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既能保护头部,又增添了几分威严。

    身着厚重的铠甲,甲片紧密相连,以铁片制成,上面镶嵌铜饰。

    铠甲上的纹路古朴而庄重,雕刻着象征勇气和力量的图案。

    肩披红色的披风,无风自响,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的热血与激情。

    腰间束着宽大的腰带,上面悬挂着宝剑。

    剑鞘精致,剑柄上镶嵌着绿色的宝石,显示出他尊贵的身份和非凡的武力。

    下身穿着战裙,随着步伐摆动,既不失灵活又增添了几分沉稳。

    脚上蹬着战靴,坚实而耐用,让他在战场上能够稳步前行,奋勇杀敌。

    董卓站在那里,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势,静静地看着董成。

    董成有种被董卓气势折服的感觉,若非前世之人,估计早就纳头便拜了。

    成王败寇,史书果然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如此的董卓,竟然在历史上,被黑成了一个容貌丑陋的胖子?

    也许是因为心里发虚,董成不敢看向董卓的眼睛。

    一直盯着他的鼻子看,这也是他前世学到的一个小技巧。

    良久之后,就当董成被看得快要有些受不了的时候。

    董卓上前一把抱住了他,大笑道:“四弟,汝终至矣!”

    之后董卓没有过多寒暄,而是拉着董成的手,开始介绍他手下的嫡系。

    “贤弟,此乃军司马华雄。”

    华雄拱手,不卑不亢地说道:“末将见过四爷。”

    董成仔细瞧了下华雄。

    满面虬髯,目光就如鸷鹰般锐利。

    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身上的铁甲随着他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响声。

    果然是威武不凡。

    董成不敢怠慢,同样拱手,非常郑重地说道:“久仰华司马之名,日后还望华司马多多赐教。”

    董卓为什么先介绍华雄给他认识,这让他十分好奇。

    但他感觉董卓这么做,绝对有他的想法和道理。

    董卓又指着身后,一直跟随着他的中年人:“此乃吾婿,李儒。”

    李儒赶忙拱手,微微躬身道:“四叔父在上,愚侄拜见四叔父。”

    见一个比自己起码大上十来岁的人,喊自己叔父,董成哭笑不得之余,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李儒并不是普通的汉服打扮,而是身着一身简单的皂白长衫。

    手拿一把青色折扇,黝黑无肉的脸上一对八字胡不住颤动。

    虽然是文人打扮,但他身上却洋溢着一股淡淡的匪气!

    这种匪气让董成有点不舒服。

    稳了稳心神后,董成拱手说道:“我年岁尚幼,日后直呼我表字季颖即可。”

    李儒的身子躬地更低,不停地拱手:“四叔父,折煞愚侄。”

    董卓拉起两人的手,大笑道:“汝二人休再啰嗦,随吾一同入席。”

    入席之后,董卓坐在上座,下面文臣武将,坐成两排。

    众文武看见董卓下手边的董成,纷纷议论了起来。

    大多是议论董成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让董卓如此重视。

    董卓环顾了下四周,轻声咳嗽了一下,大手一挥,下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诸位,此乃吾四弟董成,表字季颍。”

    “日后还望诸位多多照拂。”

    董卓的话刚说完,下面文武赶忙点头称是。

    董卓又依次向董成介绍他麾下的嫡系文武。

    董成则是全都起身,郑重地拱手以示尊敬。

    让他略微有些惊讶的是,除了董璜在朝中任侍中,总领禁军。

    以及李儒在朝中任博士外。

    其他人基本都是将校,而且职位普遍不高。

    最高也就是几位中郎将。

    从董卓的介绍中,董成渐渐的了解了董卓军的阵容。

    大致分为四个派系。

    一是西凉内系。

    主要有董卓大哥之子侍中董璜、三弟奉车都尉董旻。

    以及两个女婿中郎将牛辅和博士李儒。

    除此之外,还有主簿田仪和相国长史刘艾。

    以及中郎将胡轸、校尉李傕、校尉郭汜、校尉樊稠和军司马华雄等人。

    二是西凉外系。

    主要有中郎将董越、中郎将李肃、中郎将段煨、校尉张济、校尉贾诩等人。

    三是并州系。

    主要有中郎将吕布,以及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等校尉。

    四是朝廷系。

    有名义上隶属于大将军府属官,“以兵属董卓”的张辽。

    有原为黄巾余党白波贼帅,现为校尉的杨奉。

    有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现为校尉的董承。

    还有一名孤独的辽东名将,中郎将徐荣。

    除此之外,让董成上心的还有校尉杨奉的同乡,河东郡杨县人徐晃,现在在杨奉军中做军司马。

    但他却没有发现高顺,可能以他的身份还不能入席。

    这些人的名字董成大多耳熟能详,只需把他们的容貌牢牢记在心里,对号入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