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董贼扶汉 > 第12章 徐晃归心

第12章 徐晃归心

    雒阳城,武库。

    武库和太仓,位于雒阳城的东北角,两者相距不足一里。

    武库,是国家储存武器装备的仓库。

    除了武库自行生产武器装备外,地方州郡,也要定时定量往武库输送武器装备。

    太仓,则是国家储存与调配粮食的地方。

    各地征收的粮食先是运往太仓,然后再从太仓调配到其他需要的地区。

    此外,太仓还具有经济调节作用。

    即市场上粮食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时,太仓便进行收购,增加市场需求,从而稳定粮食价格。

    当市场上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便将太仓中的粮食投放市场,增加粮食供应,抑制价格上涨。

    告别吕布之后,董成便带着高顺前往武库。

    又令人到都亭,叫来了五十名湟中义从。

    此外,还有一位鼻青脸肿的徐晃。

    吕布果然没有食言,真的去杨奉那儿帮徐晃给绑了过来。

    前后只用了半个时辰,可谓效率惊人。

    据说杨奉也伤的不轻,现在都还躺在床上。

    见到徐晃之后,董成自是一番好言安慰,加之以诚相待。

    又在吕布拳头的帮助下“动之以情”,最终“收服”了徐晃。

    看着鼻青脸肿的徐晃,董成有点儿想笑。

    但他还是强忍住了,不然真的是太不给面子了。

    董卓已和武库、太仓打过招呼,按理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现在湟中义从却和武库的官员吵了起来,甚至已经动起了手。

    原因是董成等人虽然有领取物资的批准文件,但上面批的太多了,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配置。

    武库丞已被湟中义从踹倒在地上,不敢再说话。

    一直躲在后方的武库令只得站了出来,怒斥道:“武库乃国之重地,汝等羌胡之兵,何其无法无天!竟敢动手!”

    湟中义从也是一时冲动,推推攘攘之时,失手打倒了武库丞。

    现在心虚地在那儿,不敢说话。

    武库令则是得理不饶人,又指着鼻青脸肿的徐晃,继续怒斥。

    “尚有汝,为黄巾贼余党,勿以今已洗白而不复为黄巾贼。”

    “前次之教训未足乎?”

    “狗难改其食屎之性!”

    正在一旁看戏的徐晃,怎么也没想到,武库令会扯到他的身上。

    瞬间就被气得满脸通红。

    他曾经做过河东郡的郡吏,后跟随白波贼帅杨奉。

    虽说杨奉早已经洗白,但他还是跟随杨奉一起,被打上了黄巾余党的烙印。

    上次他带领曲里的人,来领取武器和装备。

    却被告知没有配额,让他们自行去筹措。

    后来也是发生了争执,打了起来。

    结果便是徐晃和他的下属,全都挨了二十军棍。

    看着徐晃那吃瘪的模样,董成走上前去,对武库令冷声说。

    “汝何名?家居何处?”

    武库令明显认得董成,不知道他说这话什么意思,紧张道:“吾乃王贵,为何问吾家居何处?”

    董成微微一笑,靠近王贵,小声说:“便于杀汝全家啊!”

    王贵被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半步,气急败坏地说道:“汝敢!何为杀吾全家?”

    董成指了指徐晃,非常郑重地说道。

    “公明乃我心腹之人,汝辱我心腹,即辱我。汝辱我,乃辱我二兄董卓。”

    “我二兄贵为当朝相国,汝竟敢辱之,此非抄家灭族之大罪?”

    “我问汝家居何处,乃便于往而抄汝之家。汝且放心,我必恳请二兄,使我亲往抄汝之家。”

    “汝勿虑,汝妻子,我养之!”

    王贵瞬间被吓得冷汗直流,良久之后,重重地甩了一下衣袖,怒道:“汝强词夺理,不可理喻!”

    董成无所谓地笑了笑,问道:“我等可领取武器及装备?”

    王贵叹了口气,向一旁的武库丞等人吩咐了几句,便转身走进了武库。

    一边走,还一边咬牙切齿地说道:“董贼,欺人太甚!董贼,欺人太甚……”

    目送王贵离去,董成心中暗道。

    “这武库令虽说秉公办事,但他还是要建议董卓,将他换成自己人比较好。”

    半个时辰之后,众湟中义从喜笑颜开,美滋滋地运送从武库领取的武器和装备,还有从太仓领到的粮食。

    高顺和徐晃,则是暗暗吃惊。

    董成麾下现在只有一部人马,即使满编,最多也就四百人。

    但现在却领了四百把环首刀,四百柄长矛,四百张弓以及两万支箭。

    更夸张的是,竟然还领了四百副完整的铠甲。

    要知道,此时军队的披甲率极低,精锐部队的披甲率也就 60左右。

    回都亭的路上,董成突然问徐晃:“公明,可会相马?”

    徐晃想了想,便回道:“吾虽精于骑术,然不善于相马。吾旧曲中有一乡人,极为善于相马。”

    董成略微思考了一会,非常真诚地说道:“可否使汝之乡人来吾部,待遇从优。汝旧曲中若有欲来者,亦可使来,待遇必优于杨奉处。”

    徐晃闻言一愣,他的旧部中有很多老乡,他还真的想让的旧部也过来。

    但觉得现在还不是提出来的时机,没想到董成竟然主动提出来了。

    徐晃知道,现在养兵极贵。

    除了朝廷承认的那一部分,由朝廷给养。

    其他朝廷不承认的,都由统兵之人自行筹措武器装备和粮草。

    黄巾余党出身的杨奉,养不起那么多的兵,又舍不得解散,所以经常带领他们,到雒阳周边劫掠。

    这也是他们被深深打上黄巾余党烙印的原因之一。

    徐晃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感觉,或许跟着董成,真的能吃上皇粮,不用再去劫掠了?

    压抑住心中的冲动,徐晃问道:“不知董校尉为何寻善相马者?欲买马?吾闻相国拨与汝之湟中义从,人人皆有良马。”

    董成摇了摇头,说道:“不足,我欲使彼等一人双马,乃至一人三马。”

    徐晃倒吸了一口冷气,问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汝有钱乎?”

    董成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

    作为现代人,又在权势滔天的董卓庇护下,他有好多种赚钱的方法。

    没有回答徐晃的问题,董成一边比划,一边又对他说道。

    “我欲制千套此形状之马蹄铁,所需之钱,汝归营后向军需官取之。”

    董成并没有私藏马蹄铁。

    其实私藏也没用,这种东西制作非常简单,很容易仿制。

    所以他准备一边进行打造,一边告诉董卓。

    看看能不能捞一波功绩,或者获得一点奖励。

    看着董成的比划,精于骑术的徐晃不一会,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但却疑问道:“如此马蹄铁,其果有用?”

    董成点了点头,非常肯定地说道:“我已为之实验,此马蹄铁可极大护马足,免马受伤,延马之寿。”

    徐晃闻言后终于心悦诚服,郑重地行了个拜礼道:“校尉大人真乃神人也,如校尉大人不弃,晃愿效犬马之劳!”

    一天内,接连收服自己喜欢的两员大将,董成十分激动。

    立即上前扶起徐晃,又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看着一脸激动的徐晃,董成笑道:“若公明真心投效于我,以后称我为主公即可。”

    “主公?”

    徐晃喃喃道,他没听过这种称呼,但片刻之后,便躬身拱手道:“主公!”

    看到徐晃那疑惑的表情,董成回忆了前身和前世的记忆。

    这才发现主公一词不常用,貌似只有刘备,才会让属下称呼他为主公。

    对不起,刘大耳,盗用了你的专有名词!

    五子良将之徐晃徐公明,已就位!

    《大汉帝国史》:永汉元年,十二月。大将军成发明马蹄铁,乃极大增加骑兵战力,传至万里之外,一时声名远扬。后有恶之者,称之为 “董贼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