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中兴?”武丁刚从妇好的抚慰中回过神来,当他抬眼望见那片天幕之上对于自己的赞誉时,略微失神的脸上突然露出一丝惊诧。
紧接着,武丁将目光转向妇好,面色温和且带着一丝欣喜,说道:“这所谓的‘武丁中兴’,其中必定有王后你的一份莫大功勋!”
听到武丁如此诚挚的话语,妇好不禁轻轻一笑,摇头回应道:“大王言重了,妇好不过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能得大王这般称赞,已是妇好此生之幸。”
武丁听罢,倒是无奈笑了笑,一直以来,对于妇好的为人他都非常清楚,因此,他也没在这种事上多争执,有些事,两人明白就好!
两人目光相互对视一眼,皆会心一笑,随后继续看起了天幕。
〔纵观商朝“武丁中兴”的繁荣昌盛,大多来源于军事上对异族的征伐,从而实现了武丁统治期间开疆拓土的伟大功绩。一般来说,军事上的强大也往往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最直观的表现,这句话同样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国家足够强盛,所以才能支持武丁不间断地对外频繁发动征伐战争。国力强盛就是对军事上的最大支持。〕
〔而国家如何实现强盛?武丁在继位之初就被这个问题给困扰住了。之前就说过,商朝在经过前两任商王的治理后,国势衰微,武丁继位时所面临的局势显然非常糟糕。为解决这一困境,武丁借托梦之法,选取贤能,这就是举傅说为相的由来。武丁以自己的眼光与手段得到了辅佐自己治国的诸多贤臣。〕
汉朝,刘彻对于天幕的这段话倒是挺认同的,因为有文景之治的财富积累,所以他才能十分强硬的对匈奴发动战争,而通过血腥的战争训练出来的精锐军队便是他大汉朝威名远扬天下的保障。
军事上的强大是支撑着大汉朝威严与霸气的最大底气,而大汉朝国力的强盛亦是军队勇猛无敌的最大支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大唐,开元年间,阳光洒落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映照出一片璀璨光芒。李隆基身着华丽龙袍,身姿挺拔地站在殿前,他目光凝视着远方的天幕,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自得的笑容。
“如今我大唐四海升平,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军队英勇无畏,威震四方,足以保家卫国、安定天下。依天幕所言,这般盛世之景,除了我大唐还能有哪个王朝可与之媲美?哈哈哈!正所谓‘开元盛世’就应当是如此盛景啊!”
李隆基豪迈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仿佛是在宣告着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
殿内的大臣们听闻此言,一个个面露喜色,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跪地朝拜,向皇帝献上最诚挚的祝贺与赞美之言。一时间,殿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喜庆的气氛,众人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然而,就在这片欢腾之中,张九龄却独自一人皱起了眉头。他紧紧盯着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心中暗自忧虑不已。作为一名忠诚正直的臣子,他深知此时的自满和骄傲可能会给国家带来潜在的危机。尽管内心十分焦急,但张九龄还是强忍着冲动,没有立刻出言劝谏皇帝。因为他明白,此刻的李隆基正处于意气风发之时,如果贸然打断他的兴致,恐怕不仅难以起到劝诫作用,反而可能惹得龙颜大怒。
于是,张九龄暗自思考着应对之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让皇帝重新审视当前的局势,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引领大唐走向更为辉煌的未来……
〔有了治国能臣的辅佐,武丁开始励精图治。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都在武丁当政时期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如此,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发展后,国力开始走向富足,并最终得以实现商王朝的强盛局面。〕
〔武丁朝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商人对青铜器的广泛使用。早商时期,青铜器的使用还处在上升期,而到了武丁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巅峰水平。在军事方面,除了马拉战车外,青铜武器的大量装备,使得商军在征伐四周方国的时候,占据绝大优势,以极为强悍的实力征服一个个氏族、方国,最终实现商王朝统治区域的极限扩张。〕
〔所谓“武丁中兴”,不管是内政还是对外作战方面,在武丁当政期间,其国力已然达到了历代商王之最。“武丁中兴”为商王朝名副其实的极盛之世。〕
武丁看着天幕,目光之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张原本就坚毅而威严的面庞此刻更是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所笼罩,嘴角上扬的弧度愈发明显。
历代商王之最!虽然这代表的只是国力强盛方面,但即便如此,能得到天幕这般评价,武丁的内心已是十分激动了,脸上那副自豪与自得的神情根本无法掩饰。
妇好见此,抿嘴一笑,对于天幕的评价,她倒是没感觉意外,因为自始至终,她都对武丁保持着绝对的信任。
在她心里,他,一直都是最厉害的那个。
商汤对于天幕的评价感到非常高兴,自己的后世子孙能有这般能耐,即便他的功绩真超越了自己这个祖宗又如何?到那时,自己恐怕也只会觉得非常的欣慰与自豪。
盘庚想换继承人的心又蠢蠢欲动了,这武丁,可真是个好孩子啊!
“青铜器?”
唐朝,程咬金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天幕上所展示的那些青铜武器,满脸狐疑之色,不自觉地伸手挠了挠自己那颗硕大的脑袋,嘴里嘟囔着发问:“就这些个所谓的青铜器,连俺老程手中的一马槊都扛不住,又怎能给军队带来啥子优势?若是碰上这样装备的敌军,俺一个人就能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话到此处,程咬金脸上竟然流露出些许自得之意,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战场上大杀四方、威风凛凛的模样。
然而就在这时,一旁的尉迟恭实在看不下去程咬金如此沾沾自喜的样子,二话不说便纵身一跃跳到了程咬金面前,毫不留情地开口讥讽道!
“我说老程啊,你就这点出息?那所谓商朝可是在一千多年之前!那个年代的兵器怎么能与现在相比?依我看啊!你还不如去找那些还手持石头和木棍作战的蛮夷较量一番,或许还能显出你的能耐来呢!”
说罢,尉迟恭哈哈大笑起来,显然对自己这番讽刺颇为满意。
随着尉迟恭的笑声传出,殿内众人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时间,搞得程咬金满面通红,虽然因为皮厚脸黑别人看不出来,但程咬金显然还是被气到了,可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将目光期待地看向龙椅上的李世民,希望能给自己做主。
李世民见两个活宝又在针锋相对,有些无奈,刚想说话,却见程咬金正朝自己这边看来,那期待的眼神,直把李世民看的虎躯一震。
李世民定了定神,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等笑声停歇后,他才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知节就是想逗大家乐一乐,你们都是我大唐的重臣,在大殿上可不能这么没了规矩。刚才那是成何体统?哪还有大臣的样子?好啦好啦,都别闹了,接着看天幕吧。”
程咬金有些不满,刚想在说些什么,结果却突然瞥见李世民那犀利的眼神朝自己看来,顿时惊得收回了刚踏出的脚。
好嘛,大丈夫能屈能伸,尉迟老贼你给我等着!
〔时间历经几千年后,安阳殷墟的发现,为我们透露了“武丁中兴”繁荣的背后,那段不为人知的恐怖历史。〕
“恐怖历史?”
汉朝,刘邦有些不明所以,什么历史能称得上是恐怖?而且,还是在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背后。
这时候,不仅刘邦不明白,就连万朝的大多数古人们也觉得非常疑惑。
既然天幕说这什么“武丁中兴”是商朝的极盛之世,那在他们看来,自然就是盛世。盛世之下,还有什么历史能称得上恐怖二字?
秦朝,嬴政皱眉,恍然间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旋即,他脸上的神情也变得极为严肃了起来。
明朝,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总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内心很是不安。
〔武丁时期,国力与王权达到鼎盛,同样也是野蛮的神权达到巅峰的时代,此时主导商王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权笼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其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天鬼神的意志来治理国家。〕
〔之前UP就说过,商人信上帝,信鬼神,当然更奉行祖先崇拜。他们无论做什么,大到战争、建城邑,小到鸟叫、刮风都要求神问卜,看上天预示什么,问应该怎么做,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甲骨卜辞。在当时的商人眼里,压根就没有我们所熟知关于“德”的观念,在他们看来,无论什么都比不上他们祭祀重要。而他们祭祀所用的祭品,除了最常见的牛、羊、猪外,其中还有人。〕
〔商朝的祭祀规模是空前绝后的大,涉及的人群从上到下,包括王公贵族与普通百姓都十分热衷于活人奴隶祭祀,在处理人牲上,其手段及其残忍且血腥,让人作呕,心神惧颤。商朝繁琐且特有的祭祀活动以及血腥的祭祀方式,无一不让人为之震撼与恐惧。〕
“啊!用人做祭品?而且,手段还这么残忍?”
万朝的古人被吓到了,毕竟,有时候他们也会求神拜佛的,关于祭祀所需要的祭品他们还是知道一些的,但怎么也没想到,这商朝居然拿人做祭品,这太恐怖了吧!
汉朝,刘彻看的有些咋舌,虽然他也玩祭祀鬼神那一套,可用人做祭品这种事,他还真干不出来。没想到,这商朝居然能干出这种事来?不是说盛世吗?
秦朝,嬴政暗道一声,果然。身为秦朝始皇,对于自己祖先曾经干过的那些事,他自然心知肚明。
〔武丁王朝繁荣昌盛的背后,是野蛮与残暴,是无法想象的扭曲与黑暗。武丁每次祭祀先公先王,或发动战争之前,都要杀人为牲,这就是卜辞中的“告祭”和“献俘”。在武丁中晚期,由于战事最为频繁,商族征战人员伤亡惨重,战后为了慰藉战死的士卒,经常大量杀俘献祭,以示复仇。〕
〔据统计,在安阳殷墟发现的人殉、人牲总数超过五千人,但是甲骨卜辞却至少记载有一万四千多人,其中武丁时期就约有一万人,所占比例达到了七成。而这还只是被考古发现的甲骨卜辞,像这种因为巧合被发现的甲骨本身就具有偶然性,也就是说,像这种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在殷商时期不知还有多少,如今被发现的这些也只是少部分而已,由此可知,在商朝,或者说在武丁时期,用于祭祀的人牲数量又究竟是何等的恐怖?〕
〔可以说,在我们后人看来,“武丁中兴”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无数奴隶白森森的骸骨之上的。因此,“武丁中兴”也是“血腥的盛世”。〕
“血腥的盛世?”
唐朝,李世民神色很是震惊,看到天幕上展现出的殉葬坑、人殉坑画面以及听着神女的讲解,他只觉毛骨悚然。虽然在战场上他见的死人何其之多,但像这种全国从上到下都热衷于直接拿活人祭祀的恐怖习俗,他还真是被震惊到了。
所以,这也能叫盛世?
明朝,朱元璋只觉脸色非常难看,虽然他对于活人祭祀不甚在意,但对于人殉却是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想在自己死后,还要拉着后宫嫔妃一起给他殉葬。
可如今看到神女对人殉方面表达的批判态度,朱元璋顿时犹豫了。
这殉葬自己到底还坚不坚持?
〔当然,关于人牲,或许在几千年前的商人眼中,这些作为人牲的奴隶本来就算不上是人,其地位估计也就比那些牛、羊、猪的地位高那么一点。不管是处理人牲的残忍手段,亦或是血腥的祭祀活动,在当时商人看来,或许就跟我们现在杀个鸡一样,稀松平常。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巅峰神权所展现出的野蛮与残暴吧?〕
〔说到最后,UP好奇问大家一句,既然商朝人这么热衷于活人祭祀,那么他们究竟吃不吃人呢?〕
“吃人?”
此话一出,万朝的很多百姓皆脸色煞白,仿佛这两字像是什么洪荒猛兽将他们都给吓得浑身发颤,呆愣原地。
汉朝,刘邦本来刚吃下一块肉,结果就听到了天幕说了句“吃人”,顿时将他给惊的当场将吃进嘴里的肉给吐了出来,脸色瞬间发白,在看到餐盘里的肥肉后,他只觉毛骨悚然,很是反胃。
这天幕,想要吓死乃公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