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与鲍叔牙下意识抬头,目光扫过,两人顿时面面相觑,这一瞬间,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怎么会这样?他们实在难以想象,自己忠心辅佐的国君最后竟会落得这般下场?
“ 他们怎么敢?”
管仲脸色极为难看,刚说一句,结果却被身旁鲍叔牙拉了一下,在对方示意下,他将目光投向了齐桓公。
此时的齐桓公宛如失去灵魂一般,双目无神,呆呆地望着天幕,整个人就像一具行尸走肉。那木然的神情,让人看了不由觉得一阵酸楚涌上心头。
唐朝,李世民很是感叹,说:“堂堂春秋霸主,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也的确让人唏嘘不已。在历史上,齐桓公如此,赵武灵王亦是如此,唉,可惜了!”
明朝,朱元璋神情厌恶,冷冷道:“这简直荒唐!无法无天!”
齐桓公的几位儿子全都满脸呆滞,似是不敢相信,这是他们能做出来的事,一时间,愣在当场!
易牙三人此时已经陷入了恐惧当中,目光扫过之处,只见朝他们围拢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些充满愤恨的眼光中,他们只觉头皮发麻!
完了,已经逃不掉了!
〔齐桓公死的时候,外面依旧混乱无比,没人关注。直到六十七天后,尸体散发的腐烂气味再也无法掩盖,弥漫到外面时,众公子这才察觉到异常,于是罢兵,合力砸开宫门后,里面的惨象也随之映入众人眼帘,虽无法置信,但他们也只能暂时将齐桓公的遗体收殓。〕
〔这时候的公子昭已经逃出了齐国,在易牙等人的操控下,公子无诡即位。公子昭自然不甘心失败,于是逃往宋国寻求帮助。宋襄公之前就曾答应齐桓公照顾公子昭,因而没有拒绝。公元前642年,宋襄公召集诸侯护送公子昭回国即位,可等了很久,却只有卫、曹、邾三个小国到了。〕
〔此时的齐国内部本就人心不稳,齐军几乎没什么战力,在联军的攻势下,齐军很快溃败。如此一幕,顿时就让那些支持公子昭的派系有了想法,于是他们果断出手,将竖刁和公子无诡杀掉,易牙则趁乱逃到了鲁国,将其余残党全部清理之后,公子昭被众人拥立即位,是为齐孝公。〕
管仲不禁松一口气,这场动乱终于结束了。
齐桓公缓缓回过神来,抬头看向天幕,见齐国内乱平定,心中烦闷的情绪这才有所收敛!
声音略显嘶哑,齐桓公难掩哀叹的说道:“这一切终究是我的过错啊!
管仲闻言,一时不知该怎么安慰!
〔齐孝公即位后,当年八月,齐桓公终于得以入土为安。随着齐桓公的逝去,齐国的霸权也从此彻底的烟消云散了。〕
齐桓公一声叹气,顿时驱散了身上的负面情绪。
注重当下,稳步前行,这或许才是他现如今最需要做的!至于未来之事,则要谨记于心,避免再犯。
〔当然,虽说这时候的齐国已经退出了争霸的历史舞台,但中原霸主的位置却依旧吸引力十足。齐桓公死后,第一个觊觎这个位置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护送公子昭回国即位的宋襄公。〕
宋襄公突然有些兴奋,难道他就是春秋第二霸?
齐桓公神色莫名,这宋襄公的雄心倒是不小,不过他很怀疑,那时候的宋国有称霸诸侯的实力吗?
晋文公摇头,说:“这宋襄公倒是有些痴心妄想了!诸侯霸主这个位置,又岂是一般人能坐上去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支撑,仅仅只依靠仁义的话显然是不可能镇得住天下诸侯的。”
〔宋襄公似乎有种迷之自信,在平定齐国内乱之后,他的野心开始膨胀了,想效仿齐桓公称霸诸侯。〕
〔国相目夷对宋襄公的想法很不看好,于是劝谏说:“以小国之力图霸诸侯,终归是祸。”宋襄公不听,觉得对方这是看不起自己,没有理会,义无反顾的召开了诸侯会盟。〕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准备邀请诸侯在曹南会盟。到底是自信不足,因而此次邀请的诸侯都是小国,也就是曹、邾、滕、鄫四国。最开始,滕国没有理会,这让宋襄公很不爽,于是派兵将滕宣公给抓了起来。〕
〔会盟当天,鄫国不知什么原因,居然迟到了。宋襄公很恼火,但转瞬间他便想到此事或许可以拿来立威。于是,他命令邾文公将鄫子抓起来,押到睢水边的庙里去杀了做祭品。据他说这样可以镇住东夷各国。〕
〔拿人做祭品,只能说,这宋国真不愧是殷商的后代。〕
鄫国:宋国,你踏马!
滕宣公有些不安,总觉得下一个被人祭的就会是他!
宋襄公有些傻眼,这不就是单纯的立威吗?怎么听天幕的语气似乎有些不待见他啊!
齐桓公无语,这都没学到自己的精髓啊!而且,哪有人这样立威的?
〔以极端的手段进行立威,虽然暂时震慑住了在场诸侯,但这种同盟关系显然并不牢固。同年秋天,曹国率先反水,为维护霸主威严,宋襄公当即以强硬姿态,派兵攻打曹国。曹国抵挡不住,只能接受城下之盟。〕
〔邻国陈国表示看不下去了,于是在这年冬天,由陈穆公牵头,陈、蔡、楚、郑、鲁五国到齐国召开了一次会盟。此次会议规模远超之前宋襄公举行的曹南会盟,更关键的是,这次会盟甚至都没通知他!〕
〔宋襄公非常愤怒,觉得自己霸主的地位被挑衅了,但没办法,打不过,只能先忍忍,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虽然这次退缩了,但宋襄公立志称霸的决心却无比坚定,绝不会因为这点小小挫折就失去信心。经过两年的“韬光养晦”之后,宋襄公觉得自己又可以了。于是在公元前639年,他决定再次召开会盟,而且还要把齐楚两国都给请来,让他们亲自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
宋襄公有些得意,也为自己在天幕里面表现的意气风发而感到非常兴奋!
这才应该是天下霸主的形象啊!不错不错,非常符合自己的想象!
殿内大臣面面相觑,总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齐国与楚国,这是他们宋国能应付得了的?而且更让众人感到头晕的是,你居然还想让这两国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简直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这种事可能吗?
看到这一幕,齐桓公突然有些手痒了。
他很怀疑,这宋国是不是欠教训?
楚成王冷哼,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宋桓公眸光呆滞,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这个继承人,似乎不怎么聪明啊!
〔这次会盟在鹿地召开,就在当天,齐国与楚国果然都来了,宋襄公很是自得,觉得自己霸主的地位已经获得了认可,于是也没跟楚成王和齐孝公商量,就直接以盟主的身份自居。〕
〔此次会盟几乎是宋襄公的独角戏,因为大家都没怎么搭理他,只是来看戏而已,结果宋襄公却不自知,全场就他一人乐在其中。散会后,宋襄公又与众诸侯约定秋天在盂地再次举行会盟。〕
宋襄公突然觉得有些尴尬,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他召开会盟的方式不对?
〔秋天到了,宋襄公准备如约赴会,就在这时,目夷站了出来,他认为楚国人不可信,劝宋襄公带上军队,以防不测。宋襄公直接拒绝,毕竟,不带兵车可是自己跟各诸侯约定好的,作为霸主,怎能不信守承诺?宋襄公不顾劝谏,毅然轻车简从而去。〕
〔到了盂地,楚、陈、蔡、郑等国都来了。宋襄公很是满意,正打算按照上次的流程坐上盟主之位,结果到了关键时刻,楚成王却突然打断了宋襄公的自娱自乐,他表示自己也对盟主的位置很感兴趣,旋即当仁不让的来到众诸侯正中间,将宋襄公完全挡在了身后。〕
〔被楚成王毫不客气的打断,宋襄公顿时气的浑身发抖,刚想理论几句,结果却听楚成王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楚军迅速冲了出来,将宋襄公给绑了。楚成王毫不含糊,当即亲率军队杀向宋国。〕
〔国君被绑,这让宋国人很慌,但依靠城池之利,楚军也毫无办法,在对峙了几个月后就撤兵回去了。这次由宋襄公精心策划的会盟,结果却以如此闹剧落下帷幕,当真可笑。〕
宋襄公脸涨的通红,手指着天幕,浑身颤抖着却愣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这显然是气愤到了极点。
明明说好不带军队的,你楚国怎能如此不讲信用?
看到天幕里面自己那极为狼狈的模样,这让宋襄公郁闷的想要吐血,简直欺人太甚!
楚成王已经绷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这大傻子还真是好糊弄啊!把寡人都给逗乐了,哈哈!”
殿内大臣见此,皆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跟他们大王玩信守承诺这一套,简直坑不死你!活该!
〔最后还是鲁僖公出面,亲自去找楚成王求情,宋襄公这才被放了回来。〕
〔会盟成了闹剧,宋襄公梦寐以求的霸主地位也从此成为了泡影。换一般人,可能就此便打消了称霸的念头,但宋襄公明显不是一般人。回国之后,虽然之前已经遭受了严重羞辱,但他却依旧没有死心,还想称霸!〕
〔正巧这时他得知一个消息,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当霸主,宋襄公瞬间就来劲了,你郑国作为中原诸侯,结果却支持蛮夷当霸主,这不就是背叛吗?既然如此,那我先拿你郑国开刀!〕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以中原盟主的名义,联合卫、许、滕攻打郑国。郑国见此情形,赶忙向楚国求援。楚成王得知消息后,非常不满,这宋襄公到底怎么回事?刚把你放回去,结果又要闹是吧?那好,这次我必须要给你一点教训尝尝!〕
这瞬间,宋襄公心中突然有种不妙的感觉!
齐桓公扶额,对于宋襄公的所作所为,他都有些没眼看,这霸主的位置有这么吸引你吗?明明实力不够,却总想着不切实际,甚至死不回头,这种心态,他无法理解!
〔楚成王派遣军队赶赴救援,当然,如以往那般,不直接救援郑国,而是去攻打宋都。宋襄公担心国都有失,只能从郑国撤兵,回军阻击,最终与楚军相遇于泓水。〕
〔泓水位于宋国边境,是楚军进攻宋国的必经之路。楚军若想进攻,则必须渡河。宋国占据地利,守住并不是难事。〕
〔由于宋军提前在河对岸摆开了阵势,因而楚军只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过河。目夷见此情况,建议等他们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就发动攻击。宋襄公不听,自己可是仁义之师,怎么能做这种胜之不武的事?〕
〔等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时,目夷着急说:“现在可以进攻了吧?”宋襄公还是不听,说:“等他们列好阵再发动进攻!”结果等楚军列阵完成,一个猛冲,宋军直接溃败,丢盔卸甲,败军撤退途中,就连宋襄公本人也被射伤了大腿。〕
〔泓水之战,宋军大败,宋襄公的行为也让宋国在众诸侯国中彻底成为了笑柄!〕
宋襄公此时已经天幕播放的画面给当场气晕了过去!
这突如而来的一幕,直接将殿内大臣都给惊愣住了,好片刻他们才缓过神来,于是急急忙忙招呼众人把宋襄公抬去救治!
齐桓公也算是开了眼界,没想到他所倡导的仁义居然会被这宋襄公用成这样,简直震惊了他三观!
虽然你总是模仿我称霸诸侯的做法,但事实是,你这完全就学不会啊!太丢脸了!
楚成王这一刻都被惊愣住了,好家伙,原来你是真仁义啊!不像演的!
“这宋襄公怕不是脑子有问题?不然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
楚成王摩挲下巴,脸上的神情很是惊疑!
逢伯愣愣点头,回应道:“应该是吧,说实话,这宋襄公的行为,就连老臣一时也没想明白此意何为!”
“不管了,反正楚国赢了就行!而且,面对这种货色,寡人即便赢了都没什么成就感!不谈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