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霸业从娶妻开始 > 第 37 章 斩杀金国六皇子

第 37 章 斩杀金国六皇子

    在中军大军之中,六皇子金来司骑着马喝着烈酒,目光阴沉地扫过眼前那些垂头丧气、士气低落的金国兵卒们。他那双狭长且阴狠的眼眸中,隐隐流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此时,他缓缓抬起头,望向湛蓝如洗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金国皇室为了能在这即将来临的乱世中维系住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顶着国内的矛盾同时向两个方向发动战争——一边对夏国兴师动众,另一边又将矛头指向了西南面的蔡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两次猛攻大燕关,均以失败告终,损兵折将不说,还未能取得丝毫战果。

    此次出征,为了给身处夏国内部的叛军吸引更多的火力,分散敌军注意力,六皇子金来司可谓是孤注一掷,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手中的嫡系部队尽数派出,倾尽全力发起了这场进攻。可如今望着眼前这支仅剩下不足两万人马的残兵败将,他不禁无奈地微微摇了摇头。

    正当他满心愁绪地回过头,想要再看看那早已消失在视野范围内的大燕关时,突然间,一阵嘈杂纷乱的跑步声和哭喊声由远及近传来。紧接着,只见后方中军大军刚刚离开的那个隘口冲出来一支军队,军队的士兵们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地狂奔而来,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追兵一般。

    尽管心中已然知晓此番前来追击的大概率是那可恶的夏人,但眼前这般大规模的溃败场景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金来司满脸怒容地凝视着月色下的四周,只见己方大军此刻正置身于一处宽度约有五六百米的狭长谷地当中。他又扭头看向后方,发现后军那些溃逃士兵冲出来的地方仅仅只有一两百米而已,这使得他心头的怒火愈发旺盛起来。

    然而,身为一军之统帅,金来司深知越是在这种危急时刻越要保持冷静和果断。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第一道命令:“立刻组织阵线!”

    几位万夫长听到号令之后,也急忙转过身来。他们一眼便瞧见了当前混乱不堪的局面,随即纷纷舞动手中的将旗,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手下的军队行动起来。

    周围的兵卒们一见到将旗挥舞,仿佛瞬间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转身开始排列阵势。他们动作娴熟而迅速,眨眼间就在中间留出了一条由坚固盾牌围成的通道,以供那些惊慌失措的溃军顺利通过。

    随着指挥中心一道道指令如疾风骤雨般不断传达下去,这条阵线就好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延展而去。远远望去,它犹如一张铺天盖地的巨大蜘蛛网,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其中,只是看去多少还有些慌乱。

    就在这时,那位身处军中的六皇子金来司却突然骑着他那匹威风凛凛的战马转身离去。他目光坚定,神色从容,一边策马疾驰,一边大声呼喊着,继续聚拢那些正在撤退中的士兵。

    伴随着金来司的呼喊,大军那股肃杀之气慢慢攀升,一扫几日来的灰霾。

    没过多久,只见一道宽度达五百米、长度两百米的严密防线便已初步显露出其雄伟壮观的身姿。这道防线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牢牢地矗立在大地之上。

    在这道防线的左右两侧,还整齐地排列着一两千名英姿飒爽的骑兵。他们个个身骑高头大马,手持锋利长枪,严阵以待。这些骑兵们躲藏在步兵身后,仿佛一群蛰伏的猎豹,蓄势待发,只等一声令下,便会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人,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而后军那些溃不成军的士兵们,则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逃窜。然而,当其中有一小部分跑得较快的人遥遥望见中军已经成功列起坚固的阵线时,他们原本极度恐慌的心情瞬间像是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稍稍平复了下来。于是,这些士兵们开始调整步伐,井然有序地朝着那条预留的通道跑去,鱼贯而入。

    此时,已然立于中军后方的六皇子金来司面色铁青,他的目光犹如两道冷冽的寒芒,死死地盯着那群如潮水般溃败而来的士兵。愤怒、失望和焦虑交织在一起,使得他原本俊朗的面容此刻显得格外狰狞。然而,尽管心中怒不可遏,但他依旧保持着冷静。只见他迅速伸手从马背旁抽出一张精致而强韧的大弓,熟练地将弓弦拉开,搭上一支特制的响箭。随着他手臂猛地发力,弓弦发出一阵清脆的颤鸣,“咻——”那支响箭如同闪电一般划破长空,直冲向云霄。刹那间,尖锐的破空之声响彻天地,仿佛要将整个战场都撕裂开来。

    与此同时,远在七八里之外的前军统帅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箭声后,心头一震。他深知这支响箭意味着什么,于是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组织前军停止前进并立即转身,向着中军急速推进。

    在金来司射完响箭后没过多久,只见一名身材魁梧如山的大汉骑着一匹雄壮的战马,风驰电掣般地穿过密集的阵线,径直冲到了六皇子金来司的面前。那大汉还未等战马完全停稳,便飞身下马,双膝跪地,头颅重重地磕在坚硬的地面上,口中高呼:“六皇子,末将无能啊!竟让夏国那帮狡猾的骑兵冲破了我们的阵线!”话音未落,他便开始“铛铛铛”地猛磕起头来,额头与地面碰撞所发出的声响清晰可闻,显示出他内心深深的自责和惶恐。

    六皇子金来司见状,怒火更甚。他扬起手中的马鞭,毫不留情地朝着那名大汉狠狠地抽打下去。每一鞭都带着凌厉的风声,落在大汉的身上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痕。“废物!本皇子养你们这些饭桶有何用?还不快给我滚到一边去!”他的怒吼声如惊雷般在空中炸响。

    那大汉不敢有丝毫反抗,只是继续“铛铛铛”地磕着头,直到鲜血染红了他身前的土地。随后,他才缓缓起身,在周围几名万夫长充满鄙夷和嘲笑的目光注视下,默默地退至一旁。

    就在这时,金国的中军终于完成了布阵。而绝大部分溃逃的士兵也纷纷从狭窄的隘口处冲了出来,他们惊恐万分,不顾一切地朝着距离自己仅有两里地之遥的中军阵线狂奔而去……

    只见如潮水般汹涌而出的金兵溃兵数量约摸有五六千人之多,而在他们身后穷追不舍的夏国骑兵队伍规模相对较小,仅有四五千骑而已。这些夏国骑兵并未全力疾驰追赶,而是不紧不慢地保持着一定距离,如同猫戏老鼠一般戏弄着前方狼狈逃窜的金兵。

    当绝大部分惊慌失措的金兵溃军一窝蜂地涌向位于战场中间的那条通道时,场面瞬间变得混乱不堪。人潮涌动之间,相互推搡、挤压,原本还算宽敞的中央通道竟被硬生生地逐渐向两侧拓宽开来。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本已初步稳住阵脚的阵线再度陷入一片混乱与拥挤之中。

    更为糟糕的是,那些仓惶奔逃的金兵所散发出来的极度恐惧情绪犹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至中军通道周边的其他兵卒身上。这些兵卒们眼睁睁地看着溃兵们脸上那惊恐万状的神情,喉咙不由自主地上下滚动,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在好奇心和求生本能的驱使下,他们下意识地纷纷向前张望,紧接着便瞧见了一队队身披黑银铁甲的骑士正驾驭着高大威猛的战马呼啸而来。这些骑士浑身浴血,面容狰狞扭曲,仿佛来自地狱的恶鬼,令人毛骨悚然。刚刚才因重整旗鼓而稍稍振作起来的士气,此刻又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急剧下降。

    金来司怒目圆睁,牙关紧咬,额头上青筋暴起,他骑在一匹雄健的战马上,快速登上一处地势较高的山坡。居高临下地目睹着自己麾下军队的阵势正在不断地受到挤压和扭曲,心中的愤怒简直要冲破胸膛。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喝令左右两翼的骑兵部队立即发动突击,试图扭转当前不利的战局。

    周围的将领们一看到金来司下达命令,便毫不犹豫地挥动手中的将旗,那旗帜在空中猎猎作响。他们动作整齐划一,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战场的硝烟与尘土。

    位于左右两侧的骑兵千夫长,密切注视着后方的将旗舞动。当看到信号传来的那一刻,他们立即扯起嗓子高呼:“众将士听令!全速突进!”随着这一声怒吼,原本严阵以待的骑兵队伍瞬间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

    然而,就在此时,前方的步兵阵线却出现了一些状况。尽管他们接到指令迅速打开口子让骑兵通过,但由于最前方的阵线受到溃败士兵的疯狂挤压,情况变得越发糟糕起来。这些溃兵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不顾一切地向前涌动,使得金国骑兵无法顺畅地一举冲出,最终只能勉强形成一个狭长的锥形阵势。

    另一边,苏文在目睹溃兵开始冲击金国阵线的时候,心中已有定计。他果断地下达了加速前进的命令,并亲自率领部下,有条不紊地驱赶着前方的溃兵。这一招果然奏效,溃兵们在苏文军队的逼迫下,只能不断地向前拥挤逃窜。

    终于,金国骑兵冲破重重阻碍,杀了出来。而几乎与此同时,一直等待时机的苏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瞬间。只见他高举佩剑,大声喊道:“儿郎们,随我冲锋!”刹那间,苏文所部的骑兵犹如一阵狂暴的旋风,向着刚刚杀出重围的金国骑兵猛扑过去。

    那些溃军听到身后传来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密集的马蹄踏地之声,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根本不敢回头张望,只顾着拼尽全力地往前狂奔,生怕稍有迟疑便会成为敌人铁蹄之下的亡魂。整个战场上,恐惧声、喊杀声、惨叫声和兵器相交的撞击声响彻云霄。

    在那规模浩大且混乱不堪的溃军疯狂干扰之下,金国骑兵犹如深陷泥沼之中,根本无法提起应有的速度。而另一边,夏国骑兵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威猛之姿。每当遭遇障碍时,只见他们手中的白色长枪、锋利白刀如闪电般刺入敌阵,随后便是红色的鲜血喷涌而出,伴随着金属相交之声,瞬间将前方的所有阻碍一扫而空。对于那些已经脱掉甲胄、毫无抵抗之力的金国溃兵而言,夏国骑兵简直如同收割庄稼一般轻松地将他们砍倒在地。

    就在双方骑兵逐渐接近之时,夏国骑兵将马速提升至极限。刹那间,两群铁骑如两股汹涌澎湃的洪流轰然相撞!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撞击声,铁甲与钢刀激烈交锋,迸射出无数耀眼的火花,一时间竟照亮了整个幽深狭长的峡谷。

    金国骑兵在接触到敌人鲜血的那一刻,仿佛沉睡已久的杀戮本能瞬间被唤醒。他们眼中闪烁着凶光,口中发出阵阵怒吼,毫不犹豫地与来势汹汹的夏国骑兵展开殊死搏杀。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四起,刀光剑影交错纵横,双方士兵皆舍生忘死地战斗着,互有伤亡。然而,由于这峡谷的宽度实在有限,根本没有任何可供迂回作战的空间。原本数量就处于劣势的金国骑兵,在经历了第一轮惨烈的碰撞之后,兵力已然折损过半。可还未等他们稍作喘息,夏国后续源源不断涌来的骑兵便又如潮水般将他们彻底吞没……

    夏国骑兵如狂风骤雨般完成一轮冲杀之后,竟然毫无半分停顿之意。他们目光如炬,直直地朝着方才金国骑兵冲杀而出却尚未完全合拢的缺口疾驰而去,那速度快若闪电,仿佛要撕裂整个战场。

    而在这支勇猛无畏的队伍之中,苏文身先士卒,率领着五百精锐骑兵,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直插金兵特意留给那些溃散军队通行的通道。刹那间,马蹄声响彻云霄,喊杀声震耳欲聋。

    只见苏文手中长枪舞动得密不透风,所过之处,金兵和溃军纷纷倒下,鲜血四溅。这些溃军原本已经惊恐万分,当他们意识到只要让出一条通道便能保住性命时,便像受惊的羊群一般,拼命地向着两旁拥挤过去。

    与此同时,通道两侧的金兵兵卒们见到夏国骑兵如此凶猛的攻势,心中的恐惧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在溃军的推搡挤压之下,他们或有意或无意地也开始向两边退缩避让。

    就这样,在苏文及其带领的骑兵凌厉攻击之下,中间渐渐地让出了一条宽阔的通道。而左右两边的防线也已被骑兵成功突破,正快速地向中间聚拢过来,紧紧跟随在苏文身后那面飘扬的帅旗。

    苏文纵马奔腾于最前方,他的目光死死锁定住那不远处高坡之上迎风招展的金兵帅旗。突然之间,他猛地夹紧马腹,再次催动身下马匹,使其速度陡然加快。同时,他放声高呼:“斩将夺旗,封侯拜相!杀——”这一声怒吼宛如惊雷炸响,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跟在身后的王源易、王源轩、赵黑虎以及马俊这几个人听到这话之后,全都激动得嗷嗷直叫起来。他们一个个热血沸腾,像是被点燃了斗志一般,毫不犹豫地猛抽马鞭,让胯下的骏马全速奔跑起来,如离弦之箭般向着前方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站在高坡之上的金来司等人眼睁睁地看着夏国的骑兵与己方的骑兵相互冲撞在一起,双方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看到这样的局面,心中甚至还涌起了一丝喜悦之情。然而,这种高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没过一会儿,他们便瞧见有一支骑兵队伍如同旋风一般从战场中央冲杀而出。这支骑兵队伍势不可挡,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而冲在最前面的那几位骑手更是勇猛无比,一马当先,所到之处敌人纷纷避让。

    金来司紧紧盯着位于最前端的那位身着银色铠甲、骑着白色骏马的男子,突然间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顿时气得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着,满腔的愤怒仿佛要喷涌而出。周围的将领们察觉到六皇子金来司此刻的情绪变化,心里不禁有些担忧,生怕他会因一时冲动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其中一名将领赶忙开口想要劝说道:“将军……”可是话才刚说到一半,就只见金来司猛地拉紧缰绳,勒住马头,紧接着一声怒喝:“撤!”随后他双腿用力一夹马腹,身下的坐骑吃痛,撒开四蹄狂奔起来。其他人见状,先是一愣,随即也迅速反应过来,纷纷调转马头,跟着金来司一起落荒而逃。

    在狂奔出一百多米之后,金来司等人便遥遥望见自家的前军如长龙般列阵赶来。看到这一幕,包括金来司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禁喜形于色,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然而,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就在眨眼之间,四周突然涌现出一群黑压压、密不透风的鸟儿。它们种类繁多,有洁白如雪的雪鸟,小巧玲珑的麻雀,威风凛凛的雄鹰,以及温顺可爱的鸽子等。这些鸟儿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驱使,铺天盖地地朝着正在急速奔跑的马匹猛扑过来。

    只见无数鸟喙如同雨点一般密集地落在马身上,马儿们发出痛苦的嘶鸣声。没过多久,几匹骏马承受不住这般猛烈的攻击,纷纷长啸一声后轰然倒地。骑在马上的金来司和几位将领猝不及防,被狠狠地甩落马下。就连一旁紧紧抱着将旗的士兵也未能幸免,一同摔倒在地。

    狼狈不堪的金来司等人根本无暇顾及周围那些仍在疯狂袭击的飞鸟,眼见有的马已经倒地不起,而其他的则早已跑得老远。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咬牙切齿地迈开双腿,继续拼命逃跑。一路上,他们手忙脚乱地丢弃头盔和铠甲以减轻负担,但即便如此,还是不时有鸟儿冲上来狠狠啄咬他们。

    正当他们气喘吁吁、疲于奔命之时,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金来司心头一惊,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脖颈处袭来。他下意识地迅速抽出腰间的佩刀,转身准备迎敌。只见眼前寒光一闪,一把沾染着鲜血的墨黑色长刀已然劈至面前。

    金来司连忙将手中的刀横在身前试图抵挡,然而仅仅只是一个照面,对方的长刀便轻而易举地斩断了他的兵刃。紧接着,他真切地感受到脖颈处又是一阵冰凉,随后眼前一黑,意识渐渐模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看清了来人那张帅气却又冷酷无情的面庞——正是苏文!

    “苏~文~”

    “咚~”一个球状物应声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