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局被抄家弟弟扛着火箭炮复仇 > 第18章招兵

第18章招兵

    余正国一时哑然,竟无法反驳梦希的话。是啊,如果朝廷真会管他们,那些乱军又怎敢来进攻安南城呢?

    “那姑奶奶,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让城中各大家族约束好自家的族人,若有胆敢胡作非为者,休怪我不客气。要是有人愿意救济、收留那些无家可归之人,那自然更好,如今大家只有互帮互助,才有望生存下去。”

    余正国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姑奶奶说得是,我这就差人去安排。”

    梦希微微点头:“先不着急。安南县已被乱军攻破,死伤极为惨重,朝廷的军队显然是指望不上了。

    接下来,不管是倭寇,还是南疆的平阳王,若想拿下京城,安南城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所以,若要守住安南城,我们必须招兵。”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招兵就需要大量的粮草和钱财。

    今年朝廷的赋税可以不交,但招兵守城所需的钱粮必须交。若有人不愿交,那安南城也不勉强,他们可以自行选择。”

    余正国暗自思忖:‘这姑奶奶可真是够强势的,这性格和秦皇后可不大一样。虽说秦皇后也很强势,但她满心都是百姓,可这小姑奶奶如此行事,难道就不怕百姓厌恶她吗?’

    梦希见余正国许久没有吭声,不禁皱起眉头问道:“余大人,你是有什么疑问吗?”

    韩公治跟随余正国多年,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于是站出来说道:“姑奶奶,这样做的话,恐怕百姓会心生不满,万一闹起来,可就不好收拾了。

    而且,招兵没有朝廷的招兵令,要是朝廷怪罪下来,这可是谋逆的大罪啊。”

    梦希冷冷地看向韩公治,那目光犹如实质,让韩公治感觉像是被人狠狠掐住了咽喉,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背后的冷汗不停地冒,几乎要浸湿了衣衫。

    ‘这小姑奶奶的气场也太强大了。’他暗自擦了擦冷汗。

    梦希的目光这才从韩公治身上移开,看向余正国。

    “余大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还是说你们觉得本姑奶奶接管了府城,就该独自解决粮食问题,不该向城中百姓索取?”

    余正国赶忙弯下身子。

    “姑奶奶,下官绝无此意。只是不知每家收取多少粮食,又要招收多少兵卒呢?这些兵卒是从城里招募,还是……”他心里有些担心,如果没有人愿意当兵,梦希会不会强行征拉壮丁。

    “余大人,这个你无需担忧,我自然不会为了养兵而让百姓饿肚子。

    至于韩师爷所说的朝廷怪罪,那我倒想问问,你是想死在朝廷怪罪之前,还是之后呢?

    你信不信,只要我红旗军现在撤出,不出半个时辰,安南城就会再次被乱军围困。

    如今,我们还剩下多少守城士兵?又能抵抗几次?”

    韩公治听了,不敢再吭声,毕竟谁都想多活一会儿,没人愿意早死。

    梦希重新坐回位置上。

    “你们也都看到了,如今到处都是战乱。我本可以回去守着安南县,或者就待在坪西村不出来,守好我们自己的一方天地就行。

    可我为什么要出来?还不是为了安南各县的百姓。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招兵,以防倭寇和平阳王攻城。”

    “他们虽说只是路过,但这里对他们而言,也算是一条便利之路,他们怎么可能会路过?”韩公治说道

    梦希翻了个白眼,看向韩公治:“韩师爷,外面那几千乱军俘虏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韩师爷觉得他们为何攻城,绕开不可以吗?

    他们是需要吃的喝的,难道都要运粮吗?攻城主要为了粮食,安南是重要的粮食种植示范城,你觉得他们会不来?”

    余正国此刻在心里暗暗觉得,这个师爷真是糊涂,这么愚蠢的问题也问得出口。

    “好的,姑奶奶。不知姑奶奶还有什么其他安排,我这就去写告示。”

    梦希点头:“去安排吧,目前就这些事,要尽快安抚好百姓。”

    其实,城中的百姓并没有那么需要安抚。城未被攻破,他们也没什么损失。那些住在靠近城门的,大多是有钱人家,一处房子对他们来说,损失了也不算什么。

    百姓们就更不用安抚了,先不说坪西红旗军,单是看到梦希那张酷似秦皇后的脸,他们心里就踏实无比。

    “200 多年前,秦皇后让天花成为历史,公布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让天下不再缺少读书人。

    北上一战,更是让匈奴俯首称臣。她还成立医院、医学研究院,这些年不知救活了多少人。

    女人们怀孕生产本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是秦皇后传授了剖腹产之术,让一生双胎都变得轻松许多,真是活命无数。当然,她的功绩远不止这些。所以,在百姓心中,秦皇后就如同神一般。”

    余正国和韩公治原本以为,贴出公告后,城中百姓会群起反对,甚至闹事。

    可没想到,公告刚一贴出,立刻就有人在府衙门口排起了长队,要求当兵。还有人直接跑回家,扛起粮食就往这边送。

    200 多年前,秦皇后就提倡以工代赈,兴修水利,用温室育秧苗,让原本无法种植水稻的安南,成了大乾水稻种植的示范城。

    特别是坪西村还有个农科院,专门研究农业,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可以说,这两百年来,大乾虽有旱灾、水灾,但因有大量水库蓄水和四通八达的疏水道,对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要不是朝廷昏庸无道,大乾又怎会陷入如此战乱之中。

    【后面会减少对秦瑜皇后事件的叙述,那是作者的第一本书,有兴趣的宝子可以去看看。】

    一袋袋粮食、一车车粮食,很快就在县衙门口堆成了小山。

    就连梦希都惊讶不已:‘乖乖,这些粮食难道是不要钱的吗?还是说他们家里粮食多得没地方放了,全都往这儿运?这才过了多久,就送来这么多了!’

    梦希走到师爷跟前,看了看他记录的账簿,满意地点点头。

    “回头在皇后广场立一块石碑,把今天捐粮的人的名字都雕刻上去,让后人记住他们的功德。”

    韩公治这下算是明白了,姑奶奶说什么,他照做就是了。于是他立刻答应下来,很快就找来了城里的石匠。

    石匠们也不含糊,很快找来花岗岩,按照账簿开始雕刻。

    有了留名青史的机会,城里的百姓捐粮、捐钱、捐绢布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没过多久,安南城原本的几个大粮仓全都堆满了粮食,一个布匹仓库也堆了半个仓库的布匹。

    捐钱的人相对少些,毕竟钱才是硬通货,这也属正常。

    梦希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拿下安南城之后,留下守军,便又返回了安南县城。

    这里距离坪西村最近,不管是坪西村出事,还是安南城有事,他们都能迅速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