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纪无回和云熙面面相觑。
“我不是什么神女,我只是个普通人,救不了那么多百姓。”云熙赶紧解释清楚。
虽然她也很同情那些百姓,虽然她也很想帮助他们,可是,她就是个普通又渺小的人类,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抱歉,是小将冒昧了。”纪无回眼神逐渐黯淡。
看来,大越国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没有人能改变。
但是……
“可否麻烦神……云姑娘送小将回到北疆?”他要回去,和他的国家,他的兄弟,还有北疆百姓一起同生共死。
云熙摇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去。”
她拿出那块玉佩,将玉佩上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他。
“总之,我当时根本就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使用玉佩穿越。”
“这世间居然有如此神奇之事?”纪无回不可置信。
他看了看那块玉佩,果然和自己那个一模一样。
可这东西他从小戴到大,根本就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云姑娘,小将不会回不去了吧?”纪无回十分担心。
兄弟们在北疆出生入死,他在这里睡觉,还能喝到那么浓稠的粟米粥,这跟逃兵有什么区别?
“应该不会。”云熙不确定道:“反正你先养伤,等伤好了我们再研究研究,总能找到回去的办法的。”
“要是……”云熙突然想到了什么:“对啊!”
她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来。
“这玉佩既然能让我们在大越和现代来回穿梭,那其它东西肯定也能。”
“昨晚它吞了我几包薯片,你看见了没?”
云熙说着,拿出手机给纪无回看薯片的图片。
纪无回想了想:“若我记的没错,此物应该是昨夜我与敌军交战时突然出现,被我砍了一刀发生爆炸,然后迷了敌军眼睛的那个东西。”
“说起来还多亏了此物,助我砍下敌军主将人头,让敌军军心涣散,才能被我们尽数灭杀。”
“太好了。”云熙惊喜出声:“既然薯片能传送过去,那粮食一定也能。”
“纪无回,你快点养伤,等伤好了我们买点粮食带回大越,这样北疆的将士就有救了。”
“此话当真?”纪无回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有了粮食,百姓们就不会饿死,士兵们也能有力气打退大扁国贼子了。
心里有了希望,纪无回终于能安心养伤。
他刚做完手术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云熙就给他买各种养生粥。
“云姑娘,在你们这个国家里,所有人都能吃饱肚子吗?”纪无回看着自己面前一大碗红枣粥问道。
灾害不断,庄稼收不上来,大越国就连皇家人都会有饿肚子的时候。
他已经很久,没吃过如此浓稠,如此美味的粥了。
“是啊!在我们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人会因为吃不饱而发愁。”
“真好。”纪无回想着想着,红了眼眶。
要是大越国的百姓,也能每天都吃上饱饭就好了。
饿肚子的感觉,可真难受啊!
在医院住了三天,医生告诉云熙,说纪无回可以出院了。
她给纪无回买了一身现代的衣服,办好出院手续,就将他带回了自己老家。
一路上,纪无回看着车窗外这个车水马龙的现代社会,震惊了一次又一次。
几十层的高楼,跑的比马车还快的汽车,随处可见的美食,还有百姓们脸上洋溢的笑容。
这是个多么幸福的世界啊!比他们大越国百姓幻想的天堂还要美好。
回到家,云熙亲自下厨,给纪无回做了一顿口味较为清淡的美食。
“西红柿炒鸡蛋,土豆炖牛肉,还有一个乌鸡汤,这都是我的拿手好菜,纪将军品鉴品鉴。”
纪无回看着这些美味,不自觉的开始吞口水:“多谢云姑娘招待,姑娘做的食物,自然是人间美味。”
他尽力克制着,吃了三大碗米饭,将三道菜吃的干干净净,连盘子里剩下的汤汁都用馒头擦了。
吃完,还有些不好意思:“抱歉云姑娘,小将是个粗人,让姑娘见笑了。”
“没事没事,纪将军能吃完我做的食物,是对我厨艺的肯定,我还要多谢纪将军赏识呢。”
她一句话,夸的纪无回又羞红了脸蛋。
吃完饭,云熙决定先从网上订购一批粮食,然后再从村里,镇上,县城,都各自买一批?
不然一下子买的多了,会引起别人怀疑。
她在手机上下了单,就准备出门去村子里。
“云姑娘,我与你一起吧!”纪无回也跟了出来。
一直待在房间里,真的是太无聊了。
云姑娘为他们大越国百姓办事,他自然也要一起帮忙。
“可以,不过纪将军可不能再叫我云姑娘了,不然会被别人当成神经病。”云熙半开玩笑道。
“以后我们就直接称呼对方名字,知道了吗?”
“好!”
云熙家老宅离附近村子有段距离,所以她直接开着车过去。
两人拿着喇叭在村口喊收粮食,一群小孩跑过来围观。
“云姐姐,这个哥哥是谁啊?他怎么这么高?头发怎么这么长?”
孩子们围在纪无回身边,好奇的小眼神上下打量。
“他是姐姐的朋友,他身上有伤,你们离他远点,别碰到他伤口了。”
“知道了。”
孩子们听话的跑开,没过一会儿又蹦蹦跳跳的拿过来两把椅子。
“哥哥你坐,云姐姐你也坐。把喇叭给我们,我们帮你们喊。”
几个大孩子热情的从云熙手里接过喇叭,然后打开声音,一人拿一会儿,围着村子溜达。
还有几个人,居然从自己家里搬来了桌子茶杯,给云熙和纪无回又倒茶,又送零食的。
纪无回感动的热泪盈眶。
稚子尚且有如此心性,怪不得云姑娘的国家如此强大。
孩子们跑的快,宣传力也强,没过一会儿村民们就纷纷到村口来找云熙问情况。
“我做了个小生意,要用粮食,各位叔伯婶子们家里有粮食的,不管是玉米还是麦子,两块钱一斤,有多少我要多少。”
村民们一听这价格,比镇上还贵一倍多,当即高兴的跑回家去拿粮食。
“哎呀,早知道我家的玉米就不那么早卖掉了,这下亏了……”几个大娘后悔的捶胸顿足。
云熙过去安慰她们:“没事儿,赵大婶你们几家不是还种了豆子吗?那个我也收,四块钱一斤,还是有多少收多少。”
“真的?”赵大婶高兴的眼前一亮:“婶子家别的粮食没有,就是豆子多,云熙你等着,婶子这就回家拿去。”
说完一溜烟儿就跑了。
云熙失笑着在后面喊了一句:“把你家的称也带过来,我今天走的急,忘带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