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老宅通古今,我囤货娇养亡国太子 > 第103章 投奔

第103章 投奔

    这般走了不久,谢珩下马,将马匹让给伤重病重之人,他自己不仅步行,还帮忙背粮食。

    宋承业等人见状,也纷纷让出自己的马匹,和谢珩一道帮忙。

    一匹马上挤着两到三个病患,他们内心惶恐不安,但更多的是感动。

    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皇子,哪个将军将自己的马让给伤员的。

    但他们的太子做到了!

    他与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都不一样,他爱民如子一心为民!

    马背上的伤员抹着泪,又哭又笑,看的人心酸不已。

    宋承业凑到谢珩身边,万分疑惑:“我听他们夸您爱民如子,可是殿下,您才十九,他们最小的也有十六七,最大有五十,都能当您爷爷了,为什么还要给您当儿子?”

    谢珩:“……”

    “殿下,您也不明白是不是?”宋承业看见谢珩一言难尽的表情,觉得自己猜中了,“没文化真可怕,殿下您让他们多读读书吧!”

    谢珩深深看了他一眼,赞同道:“是该多读书。”

    而旁边几人,终于憋不住,大笑出声。

    “你们笑什么?”宋承业挠了挠头,他虽然没文化,但有眼色,知道他们在笑自己。

    可自己有什么好笑的,说那话的人才好笑吧!

    见他这样,众人笑得更大声了。

    谢珩甚至当场出题考他。

    宋承业苦着一张脸抱怨:“殿下,你一定是背的粮草还不够多,不然怎么还有闲心给属下出题?”

    这话说的有些大逆不道,他的堂兄踢了他一脚,赶紧跟谢珩告罪。

    “无事,他本就这般,赤子之心,忠肝义胆,只是能多读些书,就更好了。”

    提到读书,宋承业更是想哭。

    他为什么习武参军?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他不想读书?

    原本也算如愿,可太子殿下为什么总盯着他读书?

    走了小半天,八千人总算走出了三十余里。

    在这个时代,步兵一天行军也就五六十里,急行军可达八十里,最危急的情形,也是最极限的情况,也只有一百里。

    谢珩带着这支残军,在伤兵占到半数的情况下小半天走了三十里,已经算是极限。

    在行军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宋承业从家乡带来的人。

    那小子一直没说多少人,只说其他人没有马匹,还带着粮草,谢珩以为一两百人顶天了。

    万万没想到,竟然有小一千人。

    他们化成十几支小队分散过来,在庆州城外集结。

    粮草也有足足四十车,大多为牛车,部分骡车,极少数为马车。

    “殿下,我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宋承业挠了挠头。

    他带的队只有他们乡,前前后后加起来不到百人,粮草也只有三车。

    马匹是乡绅们凑钱买的,费了老鼻子劲才买了三十多匹。

    “殿下的名声传到我们县,四弟回来也说了不少,县里的富商地主都知道了,他们凑了钱买了粮草,悄悄召集了县里的有志青年,这才组成了这一支队伍,还请殿下不要嫌弃。”

    也因为宋承业,他们乡是最先准备的,所以抢到了三十多匹马。其他人就没那么好运了,有的乡动手晚了,只能拿地主老爷家的马。

    可地主老爷家才几匹马?又不是城里的官老爷,平时出行多为牛车,可牛毕竟还要耕地,不能全送走了。

    但粮草不少。

    长乐搜刮得狠,但平头百姓也有他们的智慧。

    尤其是战争打了两年,富商乡绅都有所准备。本来是囤着自己吃的,现在分了大半给谢珩。

    “战乱年,乡绅的日子也不好过,尤其长乐残暴,不把大宛百姓当人。不少长乐士兵为了抢夺财宝,灭了富商乡绅满门。”

    在长乐占领之前,不少人心存幻想,认为不过换了一个皇帝,其他都一样,还是该干嘛干嘛,反正太阳又不会从西边升起。

    而且长乐强盛,在长乐的庇佑下,日子定能过得更好。

    长乐士兵来了之后,烧杀抢掠,一些存了幻想的人还为他们辩解,说什么怕大宛反攻,只要投降得足够彻底,让长乐足够放心,他们就会接纳大宛,接纳他们。

    但一晃两年过去了,烧杀抢掠不仅没有停止,还更多了。尤其在出现饥荒之后,长乐的士兵更多地抢夺地主乡绅,甚至不惜灭门。

    很简单,贫民都吃草啃树皮了,家中哪有米粮?

    但乡绅不同,他们富着呢,不抢他们抢贫民,长乐士兵又不是傻子。

    正因如此,乡绅们比贫民更害怕长乐人,听到谢珩起兵,纷纷投诚,连家中孩子都送了过来。

    被灭门的富户那么多,留在家中也不一定有活路,不如去闯一闯。

    万一祖坟冒青烟,闯出个王侯将相呢?

    至少谢珩是储君,是太子,既是大宛正统,又有神灵保佑,还有百姓拥护。

    跟着他,比跟着山野土匪,以及比山野土匪还要不讲理的长乐人强得多。

    在这样的想法下,宋承业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县。

    当然,这一切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秘密进行,毕竟要是被长乐人知道了,那就没有活路了。

    就连宋承业,也是在大家汇合之后才知道的。

    “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宋承业看着堂兄,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堂兄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玩泥巴去。

    新增的这一千人,和原本的八千人完全不同,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身体素质,都不可同日而语。

    谢珩只觉眼角异常酸涩,他郑重地向宋承业等人行了一个皇室礼节。

    “殿、殿下您这是做什么?咱们不说那些虚的,您只管告诉咱,什么时候杀长乐暴徒?”

    “机会有的是,不必着急。”谢珩看着他们,眼角酸涩,“有诸君,驱逐长乐,兴我大宛,指日可待!”

    “殿下说得对,驱逐长乐,兴我大宛!”

    “驱逐长乐,兴我大宛!”

    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嗓子,这句话如病毒一般,扩展整个队伍。

    所有人都跟着高声呼喊,脸上的激动是许久不曾见过的鲜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