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周春富就被喝翻到桌子底下,被周夫人带着回房了。
临走前,看到姜愿还意犹未尽地在吃菜,周夫人让他们自便,有事吩咐下人。
无心看着吃吃喝喝的姜愿,笑道:“听你刚刚说的,你是对周芸菡有想法了?”
正在夹菜的姜愿手一抖,莫名心虚道:“是,啊不是。我的意思是她是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无心笑而不语,姜愿马上转移话题:“待明天,我们去见一见这里的农户,再做计议。”
待吃完饭后,仆人带他们到客房休息。
仆人走后,姜愿对无心道:“我们分头行动,调查府内的情况。”
无心点头应下,飞身上屋顶,消失不见。
姜愿见状,拿出许久未用的隐匿的面具,戴在脸上。
这件从最初就陪伴他的装备,到现在已经很难派上用场了。
敌人大多都有其他办法探测到自己的存在,这件新手装备已经少有用武之地了。
不过周府内能用真气探测到他的人不多,所以这面具还能在用一用。
看无心消失的方向,她应该去检查信件资料了,而自己就要从人下手了。
姜愿几个闪身,来到周芸菡窗前,他见四下无人,取下面具,轻轻敲窗。
“谁啊?你是白天的道人。”
周芸菡开窗,发现了姜愿。
姜愿做出噤声的手势,询问自己方不方便入内。
周芸菡的房间是书房连接着卧室,此处是书房,所以也不怕暴露自己的闺房模样,便让姜愿进来了。
姜愿进屋,小心地关上窗户。
“鬼鬼祟祟的,你来做什么?”
周芸菡一点儿也不怕这个道人做什么出格的事,她自信,只要她发出一点儿叫声,就会有无数护卫来将他撕成碎片。
姜愿倒是觉得她有些天真,还好自己不是什么坏人,不然有无数种办法拿捏她。
“你在餐桌上为什么会觉得浪费?”姜愿发问。
周芸菡有些惊讶地看着他,似乎没想到姜愿偷偷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问这个。
“就是很浪费啊,那么一大桌饭,我们吃不完,还不是要拿去倒了。”
“你是在心疼钱吗?可我看你家也不像缺这点儿钱的样子啊。”
周芸菡摇摇头:“我不是心疼钱,只是当我们在倒掉吃不完的食物的时候,我们家的佣人、农户还有大把吃不上饭的,一想到这我就可惜那些食物。”
很难想象地主家庭居然能生出这样的女儿,姜愿真的对她刮目相看。
他笑道:“大有可为,大有可为啊。”
周芸菡看着这个突然笑起来的道人,还以为对方脑子有问题,嫌弃地往旁边挪了挪。
姜愿没有在意他的小动作,继续说:“难得有跟我一致想法的人,你说的没错,那种行为完全是浪费。”
这下,换周芸菡不解了:“你也是这样觉得?”
“是的,”姜愿正色道,“你们是人,佣人也是人,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差别这么大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现象完全是有悖伦理的,我们应该纠正它。”
见终于被人认同,周芸菡兴奋了起来:“对对对,就是这样,这不公平,每个人都应该能吃饱饭,穿的暖,有住所。”
相见恨晚,二人立刻聊了起来。
从文化聊到政治,从平民聊到皇帝。
最后周芸菡意犹未尽:“未曾想你有那么多奇思妙想,让百姓当家做主,真是一个伟大的想法。”
姜愿笑道:“我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好了,时间已晚,我得回去了,周小姐保重。”
“嗯,你的话我会再多加思考的。”
成功在敌人内部埋下一颗种子,姜愿的喜悦溢于言表,他返回了房间。
一回房,就看到无心戏谑地看着他:“去找周芸菡小姐了吧?”
姜愿讪讪道:“一切为了任务,再说她的思想觉悟还真挺高的。”
无心没有回复,而是从包里拿出几张照片,说:“自己看吧。”
姜愿拿起来,只见上面拍的多是各府以及城池间来往的信件,还有账目表等等。
花费了一些时间看完,姜愿也对翠微城有了一个了解。
不同于东启城那边城主的势力之大,相反,这里的城主完全就是各地主乡绅的傀儡。
你要是顺着我们,那表面上你还是城主。
你要是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那就换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而对于其他城,这些地主乡绅也没什么往来,他们只想着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当土皇帝。
所以朝内使者对这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只要按时上供,这里发生什么也都不管了。
有道是百姓的钱三七分成,豪绅的钱如数奉还。
朝内的各种税,到了翠微城就成倍的扩大,农户们苦不堪言,为了生活也只能咬牙挺着。
这里的租金常年一石收五斗,偶尔收到一石七斗,地租十分高额。
不仅如此,还有时不时的颁布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脂民膏都流入地主手中。
虽然种种一切,都利于姜愿的传教,利于他们力量的壮大,利于任务的进行。
但看到这些,二人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
特别是种种迹象证明每个世界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再加上华国从前也有过这样惨痛的经历,很难不让人共情。
“我们会让他们摆脱苦难的。”
姜愿说给无心,同时也是说给自己。
第二天,酒醒的周老爷跟他们打了招呼,让下人带他们去郊外的农户。
马车噔噔前进,守卫见是周家的人,也不敢拦着,直接放行。
姜愿将帘子放下,向外望去,只见纵横交错的水渠贯穿整个农田,清澈的水流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水渠旁长满了青草,偶尔有青蛙在草丛中跳跃,发出清脆的鸣叫声。
一层轻薄的雾气在田间缓缓流动,如同轻纱般覆盖着金黄的稻田。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斑驳的光影。
麦浪随风起伏,如同金色的海洋。麦穗沉甸甸地低垂,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季节。
在田间劳作的农人们,头戴斗笠,肩扛锄头,他们的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手上布满了老茧。他们的身影在田间移动,时而弯腰收割,时而起身除草,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而有力。
这幅美景就是由这些辛勤的劳动人民,用汗血浇灌而成的。
但最后收获的果实,却没有几颗落在他们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