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八零,从学会拒绝开始 > 第4章 倒打一耙

第4章 倒打一耙

    满仓背着刚打好的锅从铁匠李家回来,何秀英的娘家人就找上门来了。

    “王满良,王满良,给老子滚出来。你欺负我姐,是嫌我们老何家没人吗?”

    打头阵的是何富贵,何秀英的娘家弟弟,身后还跟着她娘。

    自从上次分家时王满良得知媳妇要陷害满仓,气得要和何秀英离婚,她就连夜跑回娘家了。

    看看,这就是恶人先告状。明明是她何秀英的搅扰让老王家不得安宁,现在他们倒还闹上了。

    王满仓让老爹在屋里待着,不管一会儿听到啥动静都别出去。

    这种臭无赖,就不能惯着,得让他们知道啥叫疼。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贵客上门。这知道的是你们老何家来串门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有什么罪过,来专程给我们赔不是呢。”

    “你别说那没用的,让王满良出来,我找他有事。”何富贵说着,就要冲进屋找王满良。

    “就是,就是,这事跟你没关系,我们不找你,找王满良。”何母明显比她儿子技高一筹,知道满仓不好惹,索性一开始就不和他纠缠。

    “那不行,你们上门找茬,还不许姓王的说话,没这个道理。”王满仓气势十足,不让半分。“要找我哥,先过我这关。”

    “过你这关?你谁啊。”何富贵进了王满仓的圈套。

    “你说我,老王家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挣工分的壮劳力。怎么,你也想来?也行,正好你姐跑了,你的两个外甥还没人养呢。不是找我哥吗,来,进来啊。”

    满仓有些怒了,说着就进了正屋。

    何家人没想来真的,就是想充大尾巴狼。想着来老王家叫嚷一番,好让何秀英过些天回来。

    她回娘家这几天,已经和弟媳妇吵了好几架。媳妇让何富贵在自己和他姐之间做个选择,也回了娘家。

    何富贵左右为难,既不能不要媳妇,也不能和他姐断了关系,憋了几天就憋出这么个馊主意。

    事情的发展已经出乎何家人意料,只能乖乖跟着满仓来到正屋。

    屋里,王满良躺在炕上,头发花白,老半天才吸口气,看起来像八十岁。两个儿子一左一右坐在旁边,有才负责擦汗,进才负责喂水。

    见有人进来,兄弟俩一起跳下炕。看清楚后,又恹恹地回到王满良旁边。

    “我们还以为是娘回来了。爹都这样了,她总躲着干啥?”

    这一刻,何家人应该无地自容。是他们的纵容,让何秀英在哪里都无法无天。但实际上,和何秀英一样,还是得无理辩三分。

    “有才,进才,不是你们的娘不回来,是你们爹欺负她啊。还有你们爷爷,不帮着你们家干活,跑你二叔家清闲去了。”

    何母一顿输出,对两个孩子讲起了大道理。

    “我爹没欺负她,是她成天看不惯我们家。她大晚上还进二叔的屋,想诬陷二叔。还有我爹的腿,就是给你们家干活的时候摔坏的。你们明明知道危险,不让舅舅干,就怂恿我娘逼着我爹去。我爷爷他老了,干不动了,歇歇咋了?你不是也歇着,不给舅舅干活吗?”

    “我告诉你们,这些事,我们兄弟俩都知道。要么让我娘回来,我们三个一起养家,要么我们自己养我爹。等我们长大了,再和你们算账。”

    有才的话,让本就有些心虚的何富贵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本想着来老王家闹腾一番,让老王家派个人去接回何秀英,不失何家人面子。这下倒好,外甥也看不惯他们了。

    其实,何家人忽略了一点,自己的错误不应该让别人承担。

    现在,他们怕了。连小孩子都寸步不让,怕老王家来真的。何秀英要真是离了婚,还不天天在娘家吃喝。时间久了,他何富贵还怕自己媳妇跑了呢。

    有些人总觉着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即使自己胡作非为也有理。但在孩子眼里,他们早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完全亮,何秀英就回来了。

    她回来,不是认识到错误了。

    在何富贵带着老娘来老王家闹事的时候,他媳妇的娘家人也去他家给何秀英下最后通牒了。

    要么她回婆家,要么弟媳妇回娘家。

    她是实在在娘家待不下去了,只能回来。

    “娘,娘!”有才进才看到娘回来了,开心极了。

    在孩子心里,哪个希望自己的父母成天吵,哪个又希望父母的婚姻走到尽头。当爹做娘的,也该考虑孩子的感受。

    何秀英回娘家的几天里,王满良已十分苍老。看着还不能顶门立户的两个儿子,想想十指不沾阳春水还全是心眼的媳妇,看看为了帮小舅子伤了身体的自己,无力感涌上心头,他难受啊。

    何秀英看着王满良,没有过多表情,甚至连一丝怜悯都没有,倒有几分嫌弃。

    这是要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节奏啊。

    “秀英,春种了,你去大队部把今年的种子领来,和两个儿子用架子车推我去地里播种吧。”

    王满良放低姿态,何秀英没听见一样,摆弄着衣服。

    这边,大队部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大伙都忙着领取今年的种子。

    人群里,有才和进才显得矮小,正排着队等着领种子。

    老王头远远看着两个大孙子人挤人,热得满头大汗,心疼不已,对王满良的这一决定颇有微词。

    一旁的满仓,让老爹把心放到肚子里。孩子渐渐长大了,也该让他们出来干活了。爹躺在炕上动弹不了,娘一天花枝招展顾不上家。你老王头替得了孙子一时,替不了他们一世。

    有些活,就得他们来干。有些事,就得他们去面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等俩孩子经历了一轮完整的春种秋收冬藏后,他们也就明白了生活的不易。

    王满良已经不与何秀英争论高低了,没听见就没听见吧。他虽说动弹不了,但还能说话,还能让满仓帮忙把他推到地里,还能教儿子们做农事。

    间隔五十公分左右,用小铲子挖个小坑,把两粒种子放进坑里,再在上面盖上一层浮土,浇点水。

    重复以上动作,几天下来,王满良带着俩儿子,完成了春种任务。

    “爹,这也没啥难的。有你和二叔的帮助,我和进才就能种田养活家了。”

    “傻孩子,咱不光要能种田,还得多读书,那样才能走出咱这个小地方,才能有出息。”

    王满良的话,就这样在有才和进才的心里扎下了根。

    他们,要努力种田,等秋收卖了钱,就能上学了。

    不远处,同样在播种的满仓,听着侄子们的话,突然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