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大唐当地主 > 四个一等丫环和疤脸护卫

四个一等丫环和疤脸护卫

    这四个少女,是李无忧身边的四个一等侍女,分别是二十二岁的李莫愁,他这个时空的便宜老子收养的一个孤儿,还有一个是从教坊司救出来的,前朝的幽州刺史闻人敬之女闻人明月,就是跪在矮榻上穿黄色衣服的二十二岁的瓜子脸少女。

    她们都是七岁的时候,李无忧便宜老子李青找来照顾他的等郎妹,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童养媳,当然不一样的是,她们注定了只能是做妾,最高的地位,也只能做到贵妾。

    除了她们之外,李无忧身边还有四个三等侍女,年岁基本上都是和他一样大,是他的玩伴。

    虽然李无忧的身体在昏迷不醒,但是他的意识却无比的清醒,他想起了这个时空的自己为什么会去秦岭。

    半年前,他这个时空的便宜老子,回陇西老窝,在靠近自己的地盘不足百里的地方,突然间就被人围杀。

    因为事发突然,身边也只带了三百护卫,对方却有小两万人埋伏。虽然护卫们拼死护卫,但是等附近大房的一个放羊的族人发现了后,点燃了狼烟。。。

    但是等陇西李氏上三房的族人赶到了后,二房族长身受重伤,命不久矣。

    李无忧的便宜老子,是一个怪人,自己文武双全的,但是对于权力没有什么兴趣。

    陇西李氏下三房第九房的族长李渊,起兵失败后,差点就被人家灭了。

    虽然不知道怎么劝说的上三房,作为陇西李氏上三房一千年来的领头羊,李渊的小叔公李青,答应了他的求援,出动了上三房六万壮奴,并带领着四五六房的三万壮汉,帮他夺得了天下。。。

    让陇西李氏看不起李渊的是,完全忘记了被人家打的如丧家之犬时,许诺给二房族长的王位,变成了一个子爵。并且还夺走了大房的大族长令牌,试图以下三房族长的身份,当上五姓七望,陇西李的大族长。

    这也是为什么陇西李氏,在李渊称帝后,撤回了守卫长安的三万壮奴,李二才有机会发动玄武门之变,然后就是陇西李氏,看着他的儿子们斗杀,自己也被逼成了太上皇。

    这次面对李渊的哀求,上三房的族人,和中三房的族人们,都是无动于衷。

    对于他的任何许诺,族人们只回答:“当初你许诺给二房小叔公的诺言,你都实现了吗?二房族长叔公,也许不在乎这些,纯粹就是喜欢打仗,但是你认为陇西上,中三房的族人,会愿意再帮你吗?”

    这是大房族长给李渊的回信,并且把大族长重新交给来人,并且说,想要凭大族长令牌,就想调动上三房五六十万人,根本就是没有可能,上三房的族人,只听二房族长的,自从老祖宗李信,给十三个儿子分家后,近千年来,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大族长令牌,放在大房,根本就是一个图章,族人们认不认,要看是不是对陇西李有利。二房族长的令牌,才是真正的能号令陇西李族人的大族长令牌。你可以让李渊侄儿,再去求二房的小叔公嘛”。。。。。。

    李无忧在便宜老子李青去世后,遵照便宜老子的临终吩咐,进了陇西李氏二房的禁地,大书房。。。

    这个大书房,应该是陇西李氏二房的藏书阁。

    在里面堆满了竹简,布帛,纸张的书籍,从先秦到现在为止的各类书籍都有。可以说是皇宫里有的,这里有。皇宫里没有的,这里还是有。

    这个书房的书,现在大多数为纸张抄写的,抄写的人,都是李氏二房的族老。原本,或者是竹简,都是藏在李氏二房的绝对禁地。

    李氏禁军守卫的大书房,里面绝对是历代皇帝都想消毁的地方。

    因为里面藏着自先秦以来,出现过的兵法,和所有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战争的详细记录。

    更让人害怕的是,里面还有所有出现过的练兵之法,还有自先秦以来的各种锻体之术。

    诸子百家的秘传,先秦炼气士的修炼之法,地理图册,连现在所有的城市布防图都有。

    等闲人,没有族长的手令,但凡敢靠近,就是一个死。但是族里的人,从小会培养,一级一级的筛选,然后传授相应的东西。

    五姓七望都有这样的书房,但是大多没有这样的兵法,这也是为什么五姓七望,陇西李的武力最强,其他的家族里,大多都是文化传承,所以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家族。这句话并不是说说的。。。。。。

    李无忧在便宜老子去世后,遵照吩咐,在大书房里,看了半年的家族记事,可以说是自商朝以来,这部李氏家族记事,才是最真实的历史。

    李无忧想起了在现代社会看过的历史书,得出了一个最好的评价: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

    李无忧看到关于李建成的记录,然后对照后世的正史,野史,演义,。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从今往后,李氏子孙,不看唐以后的历史书。。。

    李无忧从上面还知道了,原来来护儿,秦琼都曾经得到过,现在李氏二房禁军林家上代族长,林无敌的教导。他们也曾经是便宜老子的部下。

    李氏二房上代族长,是一个十分享受战争的人,一辈子最大的官,就是校尉,管二百人,从隋朝的时候就是。

    但是他却每次出征带三万壮奴,比大将军都威风。

    由于陇西李,历朝历代都是防范草原民族的地方居住,上三房分得一个郡城,其他的都是一个县城。

    历朝历代帝王,都是让陇西李防突厥,但是又不给粮草兵器。

    就是这个样子,陇西李也拦住了草原民族的入侵,所以历朝历代帝王,都想铲除陇西李,但是都不敢动手。

    上千年和草原民族的战争,使得中原王朝知道了陇西李的厉害,草原民族被打了一千年,也是绕着陇西李走。

    当年李信分家的时候,所有的儿子都是分在和突厥交界处。

    大房在兰州城,二房在定西城,三房在固原城,形成了三角之势,其他的六房,都是在这三座城的西南方向,和突厥交界处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