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一声。
郡守府书房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一颗小脑袋也露了出来。
“逆女,还不快滚进来!”
蔡邕看到蔡琰后,当即厉喝道。
“哎,蔡兄有话好好说嘛!琰儿,快进来吧,你爹正生气呢,赶紧过来给他道个歉!”
王匡眼看蔡邕都快忍不住站起身来要动手了,赶紧出言道。
“呃,呜呜呜呜呜呜……爹,王伯伯,我被人欺负了!”
蔡琰圆溜溜的大眼一转,赶紧跑进书房站在王匡面前哭了起来。
至于为什么不去蔡邕那里,当然是怕挨打啦。
“哼,你这逆女,现在知道哭了,当初背着我们跑出去的时候,你可想到会有如此下场?告诉你多少次了,身为女儿家,需端庄稳重,多学诗书礼仪,不可任性顽劣惹祸,要严守三从四德!如今受了委屈知道回来了,我看你是活该!”
蔡邕盯着蔡琰那古灵精怪的模样,便气不打一处来。
“王兄莫气,琰儿还小嘛!”
王匡把蔡琰拉到身边儿,宠溺地摸了摸蔡琰的头。
“都十二三岁了还小呢,再过两年都能嫁人了!蔡琰,我告诉你,你再不听话,到时候我就把你嫁给河东郡卫氏的卫仲道,他们早就跟我提过此事了,但是我还在考虑,今日观你如此叛逆,我是管不了你了,不如便答应了他们,为你寻个夫家管教你!”
蔡邕吹胡子瞪眼地指着蔡琰,怒气未消地斥责着。
“呜呜呜,我不嫁,要嫁你去嫁,王伯伯,您快帮我说两句好话嘛!”
蔡琰顶撞了蔡邕一句,赶紧又向王匡求救。
“你你你,你气死我了……”
蔡邕被气得身体发抖起来,一时间竟没啥话骂蔡琰了。
“好了好了,你们父女就不要在此吵闹了!蔡兄,我听说那卫仲道虽然年少有名且才华横溢,但是身体却自幼体弱多病,此事尚需多加考虑啊!琰儿,你说,是谁欺负你了,告诉王伯伯,在河内郡竟然还有人敢欺负我们家的宝贝,我倒是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
王匡分析了下卫仲道的情况,然后转移了话题。
“我被人欺负没人管,一回来您还骂我,而且还要把我嫁人,我不活了,啊呜呜呜……”
听到蔡邕要把自己嫁给卫仲道,蔡琰这次委屈地真哭了起来。
“唉,王兄,此事我如何不知,所以时至今日还尚未答应,只是这逆女……别哭了,谁欺负你了,还不快快道来,由我跟你王伯伯给你做主!”
蔡邕看着王匡长叹了一口气,又转头盯着蔡琰怒其不争地说道。
看到蔡邕说话的态度好了一些,蔡琰很有眼色地一下子就止住了哭声。
蔡琰将自己出郡守府后,去了哪里玩,如何被拐卖,又怎么到了万花阁,被老鸨打骂逼迫,不得不妥协保住清白,幸得李尚和典韦出手大闹一场,自己机智地趁乱逃了出来,以及李尚和典韦返回去复仇被抓等事情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儿。
“爹,王伯伯,李尚和典韦也算是救了我,你们可一定要帮帮他们啊!”
蔡琰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左看看蔡邕,又看看王匡,一脸的乞求。
“你这逆女,让你不要出去你不听,如今差点儿被逼良为娼让我蔡家蒙羞,现在还想让我蔡邕动用私权,做出有违律法之事,简直是痴心妄想,你站那儿别动,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听完蔡琰的话,平复了一些心情的蔡邕顿时又怒火中烧起来。
“哎哎哎,王兄别冲动,别冲动啊!琰儿有如此的遭遇,那也有我王匡治下不严的罪过,你现在要打琰儿,那就连我一块打吧!至于救两个人,对你我来说不就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吗?那两人虽犯了谋逆之罪,但也是为了帮老百姓惩奸除恶,尽管不能免除他们的刑罚,不过保他们一命,那还不是你我一句话的事!”
王匡赶紧拦住冲上来的蔡邕,三言两句间就改写了李尚和典韦的命运。
权力的魅力,便在于此!
千秋万世,朝代更迭,争权夺利,且为此也。
“哼,你这逆女,还不赶紧谢谢你王伯伯!自今日起,三个月内不准离开我身边半步,否则,我绝不再饶你!”
当着王匡的面蔡邕是不可能下的了手了,只得出声警告蔡琰。
“谢谢王伯伯,谢谢爹,女儿知道错了,以后女儿肯定听您的话,您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您让我抓狗,我绝不抓鸡!”
蔡琰瞬间转涕为笑,拉着蔡邕的胳膊撒起娇来。
“行了行了,出去两天都学的什么浑话!王兄,你也太宠溺这逆女了,不过那两人的事,却还得麻烦你了!”
蔡邕仔细地看了看变得有点儿消瘦憔悴的蔡琰,也不禁心软了下来。
“哎,蔡兄客气了,应当的!琰儿,让你门外的那个朋友进来吧!”
王匡摆了摆手,想到了还在门外等候的郭嘉。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和郭汜等作乱关中,属国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
此后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南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蔡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
曹操又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
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