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禄将这家新接手的书店改名为“福禄书店”,店内专门经营古籍旧书兼及文房四宝。
由于有系统任务的奖励原则,唐禄觉得书店的经营方向应该更明确一些。所以他最终决定把书店经营的重心放在清三代以后的出版物上面。
按照他的想法来说,毕竟这是一家经营古旧图书的书店,那么在经营过程中肯定免不了会有大批量的收购业务,如果收来的书里面有清三代以前的图书,他就会找机会整理出来并全部收入到自己的图书馆空间里。而清三代以后的图书,他会作为书店长期经营业务中的主营项目。同时,店内还另外开辟出一个角落专营文房四宝及古董文玩、书画碑帖等收藏种类。
对于这家店的盈利,唐禄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和要求。他认为只要书店经营的图书收入能够支付员工的薪水,并能维持店铺的正常运营就足够了。即使需要倒贴钱来维持书店的经营,他也愿意接受。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书店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古籍旧书文化。
对于他而言,这家书店有着两层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收购,他能够将清朝三代及更早的古籍图书留存下来,并将其藏匿于自己的空间之中,以此作为兑换丰厚奖励的收入来源。其次,他希望借助书店员工的力量,广泛传播出一个信息——本店将大量收购历代的古籍图书,无论何种版本,一概来者不拒,而且会给出最优惠、最丰厚的价格。
在这个时代,新出版的文学书籍,如果内容优秀且出自名家之手,那么平均价格可能会达到一两块大洋的水平。而一石米(约合 120 斤)的价格则大约在六七块现大洋左右。如果以图书和米面的价格进行换算,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本定价为一元八角的图书,几乎等同于六十斤大米或四十五斤上等的美国面粉。
然而,在这个时期,古旧书店中的线装书又处于怎样的行情呢?我们可以参考同时期其他古旧书店的价目表。
比如:清光绪年间崇文书局印刷的《易经》四卷本两册,售价仅为一块现大洋。
清嘉庆刻《孟子》竹枝刻本二卷二册售价仅为一点二元现大洋。
明刻本《筹海图编》十三卷白纸八册十二元现大洋。
以上种种,足见古籍图书的大致出售价格:普通清代图书每册约为半个现大洋,而明刻本每册大约一个现大洋。这样一来,唐禄理论上便有了充足的资金,可以随心所欲地大规模采购古籍图书。
于是,唐禄开始了他的收购计划。他在店门口张贴了一张大幅告示,上面醒目地写着“本店大量收购历代古籍图书”,并郑重承诺以高于行规的价格收购图书。并张贴广告如下:
福禄书店收书公告
本店主人唐禄,热爱藏书,对各类古籍情有独钟。自即日起,本店拟向各位同仁和行商书估广泛征集历代书籍。对于数量大、质量高的书籍,我们将给予优先收购的待遇,并确保及时支付款项。诚挚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有以宋刻本求售者,店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计价大洋五十。有以元刻本求售者,每叶计价大洋二十。有以明刻本求售者,每册计价大洋十元。有以清刻本求售者每册计价大洋一元。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银一千,主人出银一千五百大洋。
此公告自发布之日起,长期有效。
消息很快传播开来,许多人纷纷带着自己家中的古书前来出售。甚至很多书店同业者也整理图书,上门求售,获利颇多。唐禄则在每日闭店以后,仔细挑选其中每一种善本珍集,令空间内图书数量日增,质量大有提高,获得的奖励也是更为丰厚,因此心中也是暗自欢喜无量。
因为按照系统的奖励制度来看:
空间入藏一册宋版书,奖励通行金条一百根;空间入藏一册旧钞稿本,奖励二百元现大洋。空间入藏一册元版书,奖励一千元现大洋;空间入藏一册明版书,奖励一百元现大洋;空间入藏一册清代及清代以后出版图书,奖励十元现大洋。任务不设上限,永久有效。图书入藏空间后,奖励即刻发放到账。
因此,对于唐禄而言,无论他选择收购图书还是拯救那些即将被销毁的书籍并将它们纳入图书馆空间,都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即使大规模购买图书,他的资金储备仍然充裕。这意味着在拯救图书并将其收藏到空间中的行动中,他不会面临任何经济困难或担忧,可以毫无顾忌地大量购买图书以充实图书馆空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福禄书店的声誉日益提高,不仅吸引了许多藏书家和书商,还引起了一些学者和文化界人士的关注。这些人纷纷前来光顾书店,寻找珍贵的古籍和稀有版本。唐禄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顾客,并与他们分享自己对古籍的热爱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唐禄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对古旧图书有着浓厚兴趣的人,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古籍的价值、历史意义以及保护方法。这些交流让唐禄对古旧图书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拓宽了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正是由于这种对古籍善本图书的热爱和追求,唐禄决定进一步扩大他的收购计划。他开始更加积极广泛寻找更多的珍稀版本和失传已久的古代书籍,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于是,他开启了疯狂买买买的模式,不断地搜寻着那些珍贵的古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唐禄四处打听名家旧藏珍贵古籍的下落,甚至不惜花费数倍于书籍价格的重金购买。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但唐禄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唐禄终于收集到了一批珍贵的古籍。这些古籍包括了各种类型,如经史子集、方志、谱牒等。每一本古籍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历程。
唐禄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古籍整理好,并陆续收入图书馆空间来存放它们。他希望这些古籍能够在将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