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是同样的发动艇,但是日寇因为坐的人少他们的速度要比他们的速度更快一些,根据这个速度来算的话,日本人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便可以追上他们。
而且还有一个最为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没法还手!
日军的发动艇属于是登陆艇,是日军用来抢滩登陆而研发的发动艇,所以他们的机枪是放在船只的前面的。
这就意味着后面日军追兵可以冲着他们射击,而他们的轻机枪则无法调转过头去向身后的追兵射击。
随着一连串的子弹掠过他们的头顶,穿过发动艇的铁皮,齐亨大声喊道:“快,快走啊!”
“连长,油门已经拉到底了,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给我把机枪拆了,拿到船尾压制一下敌人的火力!”齐亨又喊道。
“拆不下来!是焊上去的!”一个士兵大声喊道。
“愺!”齐亨也有些急了。
许立春看着后面追击而来的日军发动艇,大概有个七八百米的距离。
这个距离下日军打他们也没有什么精准度,就是走了冲着这船身在开枪,希望可以通过强大的火力击沉对方。
当然在这个距离下,许立春也根本打不着日寇的机枪手,必经七八百米的距离许立春压根连机枪手的脑袋在哪儿代表看不见。
也就是王子庆拿着他那一支带瞄准镜的狙击枪才能够打得中,但是这带瞄准镜的狙击枪许立春哪怕是到了上海也没有再一次看见过。
不过放的近一点或许可以。
一旁的白世伟见许立春探着脖子观察着追过来的日军发动艇,问道:“怎么着?有把握?”
许立春点了点头,随后对齐亨说道:“齐连长,让咱们开船的开的随意一点,突然加速然后突然熄火或者是转向。”
齐亨一听立刻准备质问许立春是不是疯了,现在他们减速或者是熄火或者是转向,无疑会让他们更快的被日寇追上。
本来他们这么一口气冲下去,还很有可能冒着日寇的枪林弹雨冲到自己让副连长王诚设下的包围圈里。
可是要按照许立春这么弄的话,估计八成是难逃日寇的手掌心了。
齐亨刚准备拒绝,便听一旁的白世伟说道:“齐连长,照咱们这么跑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被人家击沉了,你看看咱们这一船人有多少挨了枪子儿?”
齐亨扭头看着船里密密麻麻的忠义救国军的士兵的哀嚎,因为他们寄的太过于密集,几乎每一发子弹打穿船舱壁都会射入一名士兵的身体,就日军打出了一连串子弹的功夫,就已经有七八个人中弹。
甚至有士兵忍不住骂道:“这小日本造的破船还不如咱们的木船好呢!这特娘的就是一层铁皮,子弹穿着就过来了。”
没错,这一层铁皮的确并不防弹,他的制造本身也不是为了防弹的。
这发动艇本身就是作为登陆艇使用的,登陆艇的作用就是带着步兵向前冲上滩涂,所以他们这一艘小型发动艇上为数不多的钢板全部安装在了船头的位置,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岸上的敌人对船里的人进行射击。
所以日军不断射来的子弹也就成了他们这些人的致命威胁,说不定还真有可能那些子弹会将他们的船只击沉。
白世伟见齐亨好像是陷入了纠结当中,便说道:“齐连长,你听我这哥们的保证没错,这哥们以前是在南京打鬼子的。”
齐亨听后一愣,不可思议的看向了许立春,他本以为白世伟就已经够厉害的了,没想到今天他见到了更厉害的。
“阁下是无畏武魂特战队的?”
许立春没有否认只是点了点头,不满的对白世伟说道:“你小子也是做特工的,就不能低调一点吗?”
白世伟笑了笑,拍着齐亨说道:“这都是咱们自己人,抗日统一战线,没什么不能说的。”
齐亨从许立春这里得到了确定的答案之后,心里对许立春更是敬佩不已。
他齐亨这一辈子最敬重的就是英雄好汉,他也最愿意和英雄好汉打交道。
在国军序列当中,他瞧得上的没有几个,也就是上海不断暗杀汉奸的白世伟和南京的无畏武魂特战队算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没想到今天还真让他见识到了。
齐亨此刻也不拒绝,立刻对驾驶船只的士兵说道:“就按这位……”
白世伟刚准备说什么,许立春便说道:“我姓董,董锋。”
白世伟赶紧闭上了嘴,因为刚刚他差一点给许立春的真名说出来,其实这也不怪白世伟齐亨这些人给他的感觉就像是自己人。
甚至都没有之前军统局里的那种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就按董先生说的去做!”
那发动艇的驾驶员也立刻按照要求直接将发动艇来了一个大摆尾,日寇的子弹立刻就擦着他们头顶过去了。
紧接着他直接将发动艇的发动机熄火,失去了动力的发动艇立刻减缓速度。
日军刚刚瞄准好扣动扳机射出的子弹,再一次擦着他们的船只飞了过去。
连续两次,日寇的射击都没有一发打中他们的发动艇,这让在船里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开得好啊!”
“就这么开,我倒要看看小鬼子怎么打我们!”
因为都是发动艇,而且日寇也在快速的行进着,所以他们的射击精准度本身就很不精准,若是他们一直按照匀速的直线运动,日本鬼子迟早会熟悉在水面上的弹道。
可是他们的船只突然的变线和减速直接让日本鬼子刚刚熟悉的弹道再一次失去了作用,他们只能重新瞄准射击。
可是刚刚瞄准好子弹刚刚打出去还没有来得及找到合适的角度和方向以及子弹的弹道,对方竟然又减速了。
速度和方向的不断变化,让日军的指挥官愤怒的喊道:“不要打了,拉近再打!他们跑不了,竟然敢减速真是好大的胆子!”
而此时的许立春也已经开始伸出了大拇指对准了那三艘船开始测算起了距离。
五百米。
四百米。
三百米。
差不多了。
许立春拿起了自己刚刚用的那一支三八大盖,从怀里拿出了一排弹夹压入了机匣当中,走到了船只的后面。
这一动作再一次惊呆了那齐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