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云和许中秋母女二人拉着薛巧茹一同去置办家当,本来还想拉着许立春他们几个男人也一起去看看,但却被他们拒绝了。
不过许立春突然喊住了薛巧茹,说道:“你买一些报纸回来,日本的报纸,旧的就行,就说买回家收拾家折帽子或者是当卫生纸用,记得去收废品的地方买。”
薛巧茹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待三个女人走了之后,家里只剩下了许立春和许忠义以及罗永富三人。
许忠义这才问起了许立春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许立春只好说道:“那南造云子来了,算是救了我。”
许忠义顿时出了一身汗,看向了门外刚刚走出去的薛巧茹问道:“巧茹知道吗?”
许立春苦笑了起来,说道:“二叔说点开心的行吗?你跟我说这个,难不成你有经验?”
许忠义尴尬的笑了笑, 说道:“你二叔也就是一点偷吃的经验,哪有你这经验啊,行行行不说了,不说了。”
许立春这才说道:“现在咱家里可没什么钱了,买了个二层洋楼带小院儿花了三万大洋,置办家具估计还得个几千块钱,我那点存款估计刚刚够。
永富,你在上海又混了一个月,找到什么好营生吗?”
自从张啸林被许立春暗杀之后,属于张啸林的势力基本上全部被许家接盘,但是那属于张啸林的生意他们只是掌管了几个舞厅和娱乐场所。
具体张啸林的那些生意还是油人家张家人自己继承了。
可是仅仅靠着在这几个舞厅里收保护费又能收多少钱,甚至连弟兄们吃喝都不够。
许忠义叹息一声说道:“可惜现在上海的航运基本上被日本人把持着,要不然咱们还能干一干老本行。”
许立春摆手说道:“拉倒吧二叔,你干的那来活儿来钱太慢,再想想有什么能干的。”
一时间三人陷入了沉默,许立春突然看向了路边背着行李拿着一份报纸行色匆匆四处问路的人群,好像有了一点头绪。
从去年淞沪会战开始,大量的难民涌入租界。
虽然淞沪战争结束之后,这些难民已经逐渐离开,但是依旧有不少人停留在上海。
原先在上海有房的人也想要将在华界的房子卖掉在租界重新买房,有些资产的人也想在租界买房。
因为租界到底是英美法等国家在上海划定的自治区域,虽然也受到日军的一些干涉和威胁,但是相对被日本占领的区域而言,还是十分的稳定和独立。
所以每天在租界的住宅区,到处都有寻租或者是买房的人。
尤其是法租界这种高端住宅区的房价已经翻了3倍左右,英法租界的普通宅院弄堂也已经翻了一番。
租房价格更是翻了四五倍不止。
这不就是个好机会吗?
许立春开口问道:“在租界从事牙行的人多吗?”
罗永富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在上海人家叫中介,房屋中介。”
这年头因为报纸十分发达,许多人为了甩开中介省下给中介掏的那些手续费,所以不少人喜欢在报纸上刊登租房信息。
这些房产中介的主要竞争对手还就是报纸。
许立春说道:“整合一下咱们现在手里有多少钱,还有什么资产,从银行先贷一点钱,收上一两套便宜的房子。
然后再拿着这一两套便宜的房子再去银行多贷点钱,再去买房。
记住,从日本人的银行里往出货!”
好嘛,许立春打算空手套白狼了。
身旁的许忠义都要被许立春的这个操作给惊到了,就这种挣钱的法子,那不是比收保护费暴利一万倍吗?
许立春又说道:“另外租房业务也不能落下,先把所有房子抄底长租租下,然后短租租给来上海的打工人,赚一些差价。”
罗永富连忙拿出了小本本将许立春的主意给记了下来,随后立刻开始和许立春讨论起了细节。
然而这件事儿总有一些细节是许立春无法想到的。
就比如许立春他们这些人的手下都是一些青帮混混流氓,让他们去收房子,那谁也不敢跟他们漫天要价。
这就导致了这些青帮混混甚至可以以战前的房地产价格收到现在的房子。
大概商量出了一个具体的方向和措施之后,罗永富便快步跑出去忙这事儿去了。
这年头挣钱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下午,逛街的三个女人这才疲惫的回到了家中。
许中秋将一摞日本报纸扔到了许立春面前,便说道:“你买日本报纸干什么?真是闲的,都要把我累死了!”
许立春连忙接过了报纸,问道:“怎么样,家具置备齐了?”
蒋晓云笑着点头说道:“明天就送来了,我这就去厨房弄点饭,你们都饿了吧?”
许忠义自然知道心疼自己老婆,连忙说道:“我刚在外面的饭店订了一桌,一会儿就送回来了,以后咱们在上海也是上等人家了,咱们找个老妈子,给咱们做饭收拾家!
你就安心在家练练武,逛逛街,等立春他们生了孩子,给看看孩子。”
一旁的薛巧茹连忙躲到了一旁。
许立春笑道:“二叔,人家薛家可没同意呢,你就已经把孙子想到了啊?”
“诶,我是没机会抱孙子了,抱一抱侄孙子还不行吗?”
此时许中秋凑到了薛巧茹的身旁,问道:“巧茹,今晚睡哪儿啊?”
“啊?”薛巧茹反应过来之后,直接将许中秋推开说道:“你乱说什么啊,我肯定是跟你睡啊!”
酒足饭饱之后,许立春将那一摞报纸搬到了书房当中,并喊来了薛巧茹将这些报纸里有日本人照片的报纸全部整理出来。
薛巧茹虽然不明白许立春到底要干什么,但她还是按照许立春所说开始翻看起了这些报纸。
许立春也一样,一张一张的翻看起了这些报纸。
这么一摞报纸基本上是最近半年以来的《朝日新闻》,基本上日本的大事小事都会在这一份报纸上进行报道。
日军的陆军中将并不多,而且是能够决定沦陷区中国治理的日本将领更不多了。
所以许立春他们翻的很快,约莫一个多小时,许立春终于翻到了一则不久前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