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修仙界做厨子 > 第3章 育瑛堂

第3章 育瑛堂

    几年过去,距离张黄被从死人堆里抱出来已经过去了十五年。

    又是一年初夏,金海县县令赵广正满脸堆笑地陪着两个青年走在芙蓉镇的街道上。眼前这两位据说是扬州城里大人物,知州府里特地来了信使,说务必要招待好,若能混个脸熟,将来必定高升有望。于是赵广连日常公务都不管了,专程陪着这两位把金海县上下游玩了个遍。当下正好来到芙蓉镇。

    赵广一边讪笑一边介绍道:“嘿嘿,林公子,林小姐,我们这芙蓉镇可是个好地方,南有八仙台,北有洪泽湖,这边的金海荷花,放在整个大夏国那也是一等一的景致。您要是想烧香,这边的三河河神庙那可是出了名的灵验。据说前几年还有小孩掉河里,在河里待了三天三夜,救上来还活蹦乱跳的。”

    “三天三夜都没淹死?那么厉害,哥,你说会不会真的是河神显灵啊。”正值二八年华的林道玲眼神放光地说道,她一身潇洒公子扮相,袍服雪白一尘不染。不过那一张鹅蛋粉脸,长方形大眼睛顾盼有神,粉面红唇,身量亦十分娇小,腰间佩剑镶嵌着珍贵的宝石,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女扮男装的侠客装扮。

    而她口中的哥正是林道远,刚满十八岁的他,已有炼气三重的修为,此番修为在扬州地界也算是小有名气。而且前阵子他刚通过了铁山剑宗的入门测试,准备最后陪妹妹出来游玩一番便前往宗门开始自己的修炼生活。

    他身材修长,犹如春柳般柔韧而优雅。同样一袭雪白的长袍,更显得清新脱俗。一张清秀的脸上,两道剑眉下是炯炯有神的双眸,透出无畏的自信,高耸的鼻梁则更增添了几分俊俏。林道远他把玩着手中的湘妃竹扇说道:“坊间传言罢了,信不得,三河沿岸民众众多,各种鬼狐精怪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其中真实发生的又有多少?铁山剑宗的师兄也来探查过很多次,均是一无所获。”

    “哥,你懂得真多”林道玲笑着说,眼里透着十足的崇拜。而且这个哥哥也确实值得她崇拜,林道远作为庶出,手中资源并不充裕,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自己的自律和刻苦。而且修炼小成后依然能戒骄戒躁,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嚣张做派。

    此时赵广拱手说:“林公子,林小姐,您看着快黄昏了,不如我们先用膳,再继续如何?”

    林道远回道:“行,赵县令,不知有啥推荐的?”

    赵广一边扶着胡须,一边如数家珍:“芙蓉镇好吃的可多咯,这边最有名气是三笑楼,最近刚换了个厨子,听说师承宫里退下的老御厨,这边的员外和商人是最喜欢去。还有金海酒楼的金海鲤鱼宴也是远近驰名,另外汇珍楼、绝味楼也是不错,不过要说最好吃呢,那肯定是育瑛堂了。就是那边环境简陋了点,不过小的可以保证,味道绝对让二位惊艳,不知二位有没有兴趣。”

    林道远说:“哦?给你这么一说,倒是让人好奇,既然如此就麻烦赵县令带路了。”

    一旁的林道玲也搭腔:“赵县令,你最好别骗我们,我们林家在扬州城也算是大家族,什么珍馐美馔没吃过?能让本小姐惊艳可没那么容易。而且这育瑛堂,听名字也不像吃饭的地方呀。”

    赵广尴尬地笑道:“哎哟,林小姐这我可不敢啊,您就算给我八百个胆子我也不敢骗两位啊。至于育瑛堂这个名字嘛,不瞒二位,其实育瑛堂本就不是饭店,而是个孤儿院。”

    林道玲说:“孤儿院?你还说没骗人,哪有人去孤儿院吃饭的?”

    赵广解释道:“说起来也简单,两位也知道,夏国刚统一人族地界也就十几年,百废待兴,不管是重建城池、向北边开垦良田还有向阵亡将士发放抚恤军饷,哪个不是花钱的地方。虽然打胜了,但都是占地儿,银钱还真没多少,而且各大宗门可都是出了力的,圣上不得意思意思?这礼尚往来的那都是开销。这不相应的某些方面不就得稍微委屈了点吗。”

    他们口中孤儿院其实正是柳姨开的,倒是应了当年她那句“念头通道,不留遗憾”,定居芙蓉镇后陆陆续续收留了二十多个孤儿。其中既有战争遗孤,也有不少先天重病畸形的孩子。原来芙蓉镇上的小院也扩建成孤儿院,名曰“育瑛堂”。育瑛堂而且赵广说得着实谦虚了些,哪是委屈了点,基本就是分比没有。收容孤儿做好安置本是县衙的差事,不过县令出工不出力,口头上说得冠冕堂皇,什么要培养战争遗孤,让烈士不绝后等等。但实际上连半两银子都没见到,也就育瑛堂刚建成后,堂堂赵县令和附近几个村长过来露了个脸,美其名曰官办收容。

    不久后,赵广带着林家兄妹来到三河上游附近,远远地便能看到一个妇人带着三四个小姑娘在河边洗衣服。妇人看着四十不到的岁数,一袭素色的裙裾,洗得略微有点泛白,不过非常干净,眼角虽已略有鱼尾纹,但丝毫不减损她的风韵。眼神一如当年睿智,发髻上依旧没什么多余的装饰,但却多了几缕银丝作为装饰。她那双手上布满了常年劳作而形成厚厚老茧,洗衣服的同时也不忘看着几个女孩洗衣服的手法,偶尔还笑着夸两句。不错,这个带着孩子在河边洗衣服的妇人正是柳姨。

    见到来人柳姨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擦了擦手叉着腰说道:“哟,这不是大忙人赵县令吗,今个怎么有空来这,事先说好你可别打我这些孩子的主意,要抓壮丁服徭役啊,去赌场,去怡红院找,那里有力气没处花得男人多的是。”说话的同时,一群小姑娘也站到柳姨背后,学着柳姨挽着衣袖叉着腰,凶狠狠得盯着眼前三人。

    看着眼前小的才三四岁,大的还没自己佩剑高的一群小妮子,摆出一副要打架的样子,林道玲嗤笑道:“小赵,怎么这里的平民不是很怕你这县令嘛。”

    赵广尴尬地小声解释:“这位就是育瑛堂的主人,柳姨。平时比较护犊子,因为经营孤儿院,在周围七乡八里的百姓心里还算有点小名气,嗯,再加上此人素来泼辣认死理,身边又跟着一群不要命的孩子。看在确实为县里分忧的份上,本官也就不喜和个女人计较了。”

    话是这么说,不过转过脸面对柳姨立马换了一副嘴脸:“瞧你说的,柳夫人,再怎么的,我哪能把主意打到孩子们身上啊,是不是手下的差役又不长眼了?你和我说是谁,我立马办了他。这次来不是又想张黄那小子的手艺了吗,你看看方不方便给我留个桌?你放心,今天的饭钱,我三倍给你,怎么样?”

    听到多给钱,柳姨的眼神瞬间柔和了好多,扫了眼赵广身后两位道:“这可是你说的啊,敢赖账我让你家门口每天来乞丐,跟我来吧。”

    说完柳姨便和几个孩子一起收拾洗好的衣服,往育瑛堂的方向走去。

    此时林道玲用手肘捅了捅一旁的林道远悄悄地说:“哥,你看这几个小孩怎么都病恹恹的,走路还一瘸一拐。”

    林道远看了眼回答:“既然是孤儿院的小孩,多数都是被遗弃的,大战结束没多久,现在各地都在逐渐走上正轨,但凡健康的孩子,普通人家肯定是不会遗弃的。这些要么生下来先天残疾,要么就是小时候染病,家里实在是没钱医治才会送到这儿的。”

    “有那么可怜啊。”林道玲内心嘀咕,“也不知道扬州城有没有这种地方。”

    没多久,一行人走过一片河畔民居,在镇子的最角落看到一个颇为普通的院子,石头垒成的围墙斑驳不堪,墙壁并不高,从外面很容易就能看到院子里面的情况。院子一角被围成了一片菜地,远远看去有丝瓜、茄子、萝卜、青菜等蔬菜,种类倒是不少。巨大的枇杷树下,房子是由黄土夯实建成的,南北各一间。屋顶由草和稻草编制而成,虽然简单但并没因年久失修而有许多破洞。房子只有一层,简陋的木质门。门外还堆满了一些干枯的柴火。院墙有一处开了个小门,贴着院墙外是明显新搭没几年的竹棚,像是驿站的茶摊一样,零星地放着六张桌子。竹棚后头应该就是厨房了,因为袅袅炊烟和刚出炉的米饭香,让人老远就能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