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皇太孙! > 第20章 暴利行业!要发财了?

第20章 暴利行业!要发财了?

    嗯?等等!

    看着面前的烈酒朱允熥顿时眼前一亮,一瞬间的功夫脑海里涌现出了大量的画面。随后,一个计划于脑海中跃然而出!

    在穿越之前朱允熥也曾看过不少的历史网络,里面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那就是酿酒!酿酒这可是个好生意!别说是古代,便是后世,那大名鼎鼎的茅台也是极为吸金的巨无霸企业。关键是酒水的利润率贼高!高价酒水甚至可以产生百分之八九十的毛利!也就是说你所有的酿酒成本总共占营收的一成!

    高度白酒,这就是一款不讲道理的生意!

    要是自己能够弄出白酒,那依仗着这烈酒迅速打开市场,那岂不是直接财源广进了?

    场地好说,以自己的身份轻而易举就可以弄到!

    技术好说。区区蒸馏酒而已,原理自己还是明白的。

    政策也好说,如今大明虽然还禁止民间进行酒水交易,原则上想要喝酒就只能自己酿,不可用于买卖。但其实这一条禁令管理并不严格,之前之所以禁止是因为大明初立,粮食极度短缺,稍有不慎百姓就要饿死。这种国情下朝廷才下令禁止了民间的酒水交易。因为酿酒需要粮食,大量的粮食变成了酒水那就会导致原本大明短缺无比的粮食更加进一步地短缺!禁止酒水交易正是基于这样的国情下出现的。

    而现在显然已经与二十多年前不同了。二十多年前大明刚刚建国,先前被大元朝一折腾,民申凋敝,民不聊生。成吉思汗的黄金后裔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偏偏不会治理。打下了无比广阔的地盘,可同时却也把国内的经济打的一塌糊涂,百姓成片成片饿死,与其说是老朱推翻的大元朝,不如说是因为自身的穷兵黩武导致了国内出现巨大问题,元朝自己崩溃了。

    而在大元朝覆灭之后,经过了这二十多年老朱的治理,大明在韬光养晦二十多年之后,国力已经日渐恢复,至少粮食产量上已经上来了。在记忆中好像最近半年就有不少文臣在朝堂上提出要解开民间酒水交易之事。虽然前身不上朝,但终究是身处宫中,作为整个大明朝堂风云变幻的中心区域,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有什么风吹草动总归是能听到些许的风声。

    要是自己能做好这门高端酒水的生意,那毋庸置疑,财源广进是必然。无论是在哪里,哪个时代,有钱能做到很多事。如果做不到,那大概率就是钱不够多。个人需要钱,国家需要钱。只要你的钱足够,很多事情都能畅通无阻!

    别以为偌大的国家就不缺钱。如今的大明正缺着呢。要不是朝廷这些年缺钱,以老朱的脾气,早就能把半个亚洲给打下来了。为什么不打?劳民伤财,收益和支出不成比例罢了。

    战争,可以视作一桩比较大的生意,既然是生意就有赚有赔。战争的胜负并不一定说明这一桩生意的成败。隋朝有个皇帝三征高句丽,胜了吗?最终是胜了,把高句丽打到了破产。但从结果来看,三征高句丽同样大大消耗了朝廷的国力,以至于老爹养精蓄锐的多年留下的根基几乎尽数败光,战争永远是最烧钱的生意。既然是生意那就要考虑你能获得什么。

    战争的成败是结果,而获取到什么才是生意赚不赚钱的关键。没有利益的收获,纯粹打个国威,打个面子的战争,能不打就不打最好。上面的人一拍脑袋下了决定,最终战争消耗的钱还是国内的百姓买单。

    汉武帝武功甚高,封狼居胥,追着匈奴一阵乱打。结果呢?确实是让大汉名扬天下,可这背后又留下了多少皑皑白骨?打光了自高祖皇帝开始养精蓄锐留下的所有家底,打到汉武后期,整个大汉百姓的生活可谓苦不堪言!自此大汉由盛转衰。

    老朱是个精明的皇帝,他见过了人间疾苦,他明白战争会给大明百姓带来什么。所以哪怕他军事才能一流,哪怕是朝中精兵强将无数,哪怕几个儿子具备极高的军事才能,他也强行遏制住了整个大明外扩的节奏。穷兵黩武,大概率出现的不会是一个强盛的大明,而是会让大明走上元朝的老路。

    整个朝廷,整个国家的运转也可以看作是一门生意。这样看的话也许很多问题上就会更加清晰一些,官员的俸禄,守卫国土将士的军饷,六千万大明百姓日常生活的开销。这都是要维持大明这个朝廷运转所要消耗的成本。而大明朝如今的收入百分之九十都还是来自于百姓的种地收入。种地本就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纯粹就是看天吃饭的活计。六千万大明百姓里,除掉老人和小孩以及女人之外,青壮年也就一两千万。也就等于说偌大的大明朝运转靠的是这两千万的青壮年种地。

    而这些人里,有百万是参军的青壮。一旦参军那也就意味着少了一百万种地的人,同时这一百万人要吃喝,要拿粮饷,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不怎么说在生产力未曾解放之前靠着小农经济发展的古代百姓苦呢?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大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男人,家中有年迈的爹娘需要赡养,膝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你还有个跟着你的婆娘。全家人都靠着你一个,指着你一个人吃饭。不仅如此,你还每年要给朝廷交税,一年到头在田间劳作,好在你比较拼命,年迈的老爹和婆娘也时常帮忙,两人加起来也能算上是一个壮劳力了。努力了三年,你总算是给自己的小家庭存下了一点点的积蓄。你正要松一口气。没想到一场大雨倾盆而下,水灾来了。你今年的收成大打折扣,你只能开始消耗为数不多的积蓄。

    好在你的积蓄不少,总归是让你挺过了这一年。你憧憬着明年好好努力,大不了从头开始,再攒积蓄。结果很倒霉。第二年老天爷又晒起了大太阳,田间干旱,粮食全都被晒死了。而今年,你已经没有了积蓄。之前积攒了四五年的积蓄全都消耗殆尽,甚至还欠了一些外债。你穷途末路了

    这就是小农经济,纯看天吃饭的结果。这不是偶然,事实上这是大概率事件。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太差。这就好像你找了一份月入三千的工作,每个月你辛辛苦苦扣掉花销能攒下三百元。你辛辛苦苦攒了一年,攒了三千六。之后你失业了,每个月两千七的固定消费是你活着的基础底线,三千六的积蓄只够你活一个月。这就是小农经济。收支几乎平衡,几乎没有结余,一旦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很容易就导致全盘崩溃。

    而在工业革命,生产力解放以及高产作物频频引入之后,经济结构就发生了变化。可以理解为你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你的工资从一个月三千变成了一个月三万。而你生活的底线消费是几乎不变的。一个月赚三万,消费同样是两千七,每个月的结余就是两万七千三!同样存一年,你存下了三十二万七千六百元。这个时候你失业了。你就丝毫不慌,因为你这一年存下的钱足够你每个月花两千七花上个十年!

    有钱,总归是好的,能办成很多事。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

    朱允熥想着自己的赚钱大计。百分之九十的利润率也就意味着自己投入一两银子就能出来十两。其中九两银子是净赚的!假设自己最开始的初始资金是三千两,第一波自己就能赚到两万七千两!第二波就能赚取到三十万两,第三波酒水酿造出来就能赚取到数百万两!

    至于销路?这全然不是问题。酒水易存储,轻松就能销往外地。而偌大的大明,六千万的人口,难道还消化不掉价值区区数百万两的白酒吗?

    而有了数百万两银钱之后,自己能做多少事?而且要知道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是长期的生意。甚至大规模铺开的话,或许富可敌国也不是句空谈!

    老朱看到自己的孙儿这么能经营,那自己这储君之位,那不是直接稳了?

    哈哈哈哈哈!妙极,妙极!朱允熥不由露出了笑容

    就在朱允熥想入非非,想着日后一展拳脚,靠着卖酒的生意崛起,然后大展拳脚。施展抱负。成为大明储君的时候一股浓郁无比的酒香传入鼻腔,浓郁的酒精味让朱允熥瞬间收拢了心神。

    “哈哈哈哈。没想到允熥你酒量这般不错。既然三杯醉不满意,不如尝尝舅姥爷府上的这神仙醉如何?”蓝玉不知什么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开封了的小酒瓶,拿出小酒杯,一个小酒杯摆放在朱允熥的面前,一个摆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后分别倒满。酒杯很小,容量约莫就是一口的样子。

    “神神仙醉?”

    看着杯中清澈无比带着浓郁的酒香味的神仙醉,朱允熥人傻了

    蓝玉拿起面前的小酒杯,然后轻轻地抿了一口。

    “啧啧啧。”一股子辛辣传入口腔和鼻腔,蓝玉小品一口之后不由连连咂舌。

    “这神仙醉乃是用了前朝的烧酒蒸馏之术弄出来的烈酒,可惜这制酒之法耗粮颇多,陛下体恤百姓是以封存了此法。好在这酒你舅姥爷我会酿。来来来,允熥,你来品品。这神仙醉可比三杯醉厉害多了!”蓝玉得意地说道。

    “烧酒?蒸蒸馏之法?神仙醉?”看着眼前的清澈白酒,朱允熥傻眼了

    合着这个时期白酒的蒸馏酿造之术早就普及了?

    可恶!坑我!坑爹啊!特么的哪个作者写的,到大明朝酿蒸馏酒赚钱?看面前这白酒的色泽和酒香味。再结合这酿酒之术连蓝玉都会。显然,在这大明朝,蒸馏酒的技术已经极为成熟,民间会酿造这烈酒的人怕是更多!这还赚个屁的钱?

    至于研究口味?是,茅台是赚钱,可咱也不知道茅台的具体酿造方式啊。穿越前就是个社畜,最多也就知道个粗浅的蒸馏技术,要说没有白酒没有蒸馏技术,靠着自己的这粗浅之术搞钱倒是不成问题,可当大家都会这酿酒的手艺的时候,甚至人家可能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家族甚至可能都研究了上百年的情况下。自己这外行人去和人家比?那纯纯就是不自量力了

    卧槽了!想搞点钱这么难的吗?

    一时间朱允熥有些抑郁了难受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