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皇太孙! > 第29章 大朝会,大事!

第29章 大朝会,大事!

    一旁,李全看着一脸呆滞模样的朱允炆,心中暗笑。

    允炆殿下啊允炆殿下,陛下早已心有所属,傻了吧您?

    当然,这话自然是不能说出口的,那会出大事。甚至都不能笑出声,李全低着头,眼角余光瞥向朱允炆的脸上,不想错过丝毫的表情,强忍着不笑出声。

    这会儿的朱允炆已经傻眼。御书房里,老朱,蓝玉,常升以及朱允熥在听到开门的声音之后齐齐看向门口处。正好四人的目光落在了端着一小盅鸡汤的朱允炆身上。

    皇爷爷这是在作甚?朱允熥怎么在这里?还有凉国公,还有开国公!朱允炆看着眼前的四人,木讷地端着手里的一盅鸡汤,有些愕然。茫然不知所措。

    “允炆来了?”老朱看到朱允炆也是露出了笑容。准确的说应该是老朱的笑容就从来没有下去过。天降麒麟孙,找到番薯指日可待!想到自己的大明就要拥有番薯这等神粮,老朱的心里那叫一个开心啊!止都止不住。

    听到老朱的呼唤声朱允炆才恍然回神。回神后目光率先落在了开口的老朱身上,当看到老朱脸上那洋溢着的慈祥的笑容的时候,朱允炆心中大定。原本有些迷茫的内心这会儿也不再迷茫了。皇爷爷还是看重自己的。你看,皇爷爷看到自己来了,这笑的多开心呐!随即朱允炆就注意到了御书房的变化。御书房里灯火通明,原本门口处的一大片空地这会儿摆着一个偌大的沙盘。

    看到这沙盘,朱允炆顿时悟了。原本心中还有些困惑,有些迷茫,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看到朱允熥、蓝玉、常升在这里,朱允炆第一反应是自己完了,皇爷爷这是意属勋贵啊!但很快朱允炆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一直觉。而原因就是在这沙盘上。

    沙盘代表着什么?代表要打仗啊!打仗自然要召勋贵,那蓝玉这厮和常升这家伙在这里也就合理了。难不成是允熥主动请缨,想要借此展露自己的能力?朱允炆心中心思电转,短短顷刻之间脑海里就已经翻涌过了无数的念头。

    想到这,朱允炆就不慌了。打仗?打仗好啊,看似好像你展露了能力,但你却离开了皇爷爷,离开了朝堂。那这岂不是我的机会了?

    弟弟啊弟弟,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想着这些,朱允炆心中松了口气,面上洋溢起了笑容。

    “见过皇爷爷,见过凉国公,见过开国公。二弟,你也在啊。”朱允炆开口挨个打招呼,显得彬彬有礼。

    “我哥只有一个,那就是朱雄英。谁是你二弟?”对于朱允炆的示好朱允熥是半点也不买账。开玩笑,当你二弟?你配吗?

    “行了行了,都是一家人,吵个什么劲?”见自己两个孙子又要掐起来,老朱赶忙出来打圆场。

    听到老朱的话,朱允熥看了朱允炆一眼。“哼!”冷哼一声不再吭声。

    要说对朱允炆有多恨,朱允熥原本倒也谈不上有多恨。但每每想到这家伙登基之后对于自家人的狠辣出手,还有昨天让人打的自己身边侍从的事情。朱允熥就心里暗暗记下了。

    咱就小心眼。你惹我?很好,我记住你了!咱也不是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朱允熥报仇,从早到晚!

    看着朱允熥的态度朱允炆面上一副宽容兄长的模样,但心中却已经暗笑。啧啧啧。老弟啊老弟,你终究还是年轻啊。皇爷爷他最喜欢的便是家中和睦。你这般脾气,这般表现,皇爷爷对你可是会很失望的呢。看来这储君之位你是把握不住了,就让为兄来帮你把握吧。

    想到此处,朱允炆的脸上笑容更盛了。

    “皇爷爷,允熥年纪还小,还请您不要责怪他。这是孙儿给您炖的鸡汤,听宫人说您一天都没怎么吃喝了,要不您吃点?”朱允炆说着将鸡汤端到了老朱的面前。言语间还没忘记暗暗地拉踩朱允熥一脚。

    “允炆有心了。”

    老朱看向朱允炆的目光中带着柔和。想着朱允熥,再看看朱允炆,老朱心中满是欣慰。一个孙子出息,一个孙子孝顺,标儿,你给咱生了两个好儿子啊。

    而这会儿朱允熥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里却充满了不屑。不得不说。朱允炆这家伙还是有几分演技。在历史中,在老朱在世的时候朱允炆就一直是一副言听计从乖孙子的模样,老朱留下了诸多后手,并且也留下了基本完整的各种发展政策,可以说是为大明操碎了心,为朱允炆操碎了心。结果老朱一死,朱允炆立刻就彰显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伙同文官大张旗鼓开始削藩,把老朱的话一股脑儿的全都抛之脑后,削藩的同时又大刀阔斧地对大明各种体制开始猛烈的改革。

    改革本就是一种颠覆性的举动。必然会引起局势动荡。更何况再加上一个削藩!两个同步进行。哪怕是老朱留下的诸多后手也是全然扛不住了。这家伙就是典型的演员。

    朱允炆眼巴巴的看着老朱,一副爷慈孙孝的场面。

    就在这时忽然,一道身影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还不等朱允炆反应过来,朱允熥已经拿起了托盘上的一口小碗,随后顺手就盛了一小碗鸡汤。

    “朱允熥,你在做什么?”朱允炆反应过来,顿时跳脚了:“这是我炖给皇爷爷的,你”

    看着朱允熥自然地盛起一碗鸡汤,而自己却是托着托盘,本来是彰显自己对皇爷爷的孝顺,可现在,自己反倒是像个下人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朱允炆好悬没给气够呛。

    就在朱允炆还要出言指责之际,却见朱允熥反手就将手里的鸡汤递到了老朱的面前。随后淡淡地瞥了朱允炆一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许你给皇爷爷尽孝,我就不行吗?我给皇爷爷盛一碗鸡汤怎么了?”朱允熥反问。

    “我”

    还不等朱允炆开口。老朱却是笑了:“哈哈哈哈,好好好,允熥有心了,允炆你也不错。都好,都好,爷爷都高兴。”

    老朱接过鸡汤,乐得合不拢嘴,啧啧啧,两个孙子都有孝心,允熥还有本事。咱也可以颐养天年咯。老了老了,来了两个乖孙,好哇,好哇。老朱心中感慨着。

    “皇爷爷说的哪里话,这都是孙儿该做的。”朱允熥笑着说道。

    看着这一副爷慈孙孝的场面。端着托盘的朱允炆仿佛吃了屎一样难受。

    朱允熥,你大爷!

    你拿我的鸡汤尽孝心?我这鸡汤可是我亲自小火熬煮了整整几个时辰啊!你给皇爷爷端上去了?听着老朱对朱允熥的夸赞,朱允炆心里简直日了狗!难受,想哭啊

    朱允炆正难受着呢,朱允熥又取了一个小碗盛了一碗鸡汤。

    “???”

    反应过来的朱允炆一愣:“你要做什么?”朱允炆下意识问道。

    朱允熥瞥了朱允炆一眼,然后把鸡汤端到了蓝玉的面前:“舅姥爷,您为我大明征战一生,劳苦功高,喝一碗鸡汤补补身子吧。”

    “哈哈哈哈。好哇好哇,允熥有心了。”蓝玉接过鸡汤,尝了一口。不由咂舌:“不错不错。允熥给的鸡汤就是不同寻常。这是舅姥爷喝过最好喝的鸡汤。”

    朱允炆:“”

    朱允炆张了张嘴想开口。可想了想却又不吭声了。虽然自己和勋贵势同水火,但却是朱允熥说的没错。凉国公毕竟是大明军中第一人,自己开口显得没有度量,显得小气了。只是这不开口憋屈啊!

    看着蓝玉一边喝鸡汤一边夸赞朱允熥,朱允炆心里直接骂娘了。他奶奶的朱允熥。神特么的朱允熥给的鸡汤好喝,那是我炖的!我炖的鸡啊!

    朱允炆有些欲哭无泪。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呢。朱允熥又对托盘上的鸡汤下手了。冷不丁的又给盛出了一碗

    朱允熥把鸡汤给端到了常升的面前。

    “老舅,您也辛苦了。我大明不会忘了常家对大明的贡献的。您也来一碗。”朱允熥将鸡汤递到了常升面前。

    常升也笑了:“允熥有心了。”常升接过鸡汤,美滋滋地喝了起来

    这回朱允炆心里却是舒缓了不少。有了前两次,朱允炆的承受能力显然有了提升。心中暗暗安抚着自己。不气不气。都两碗盛出去了,也不差这一碗了。常家在朝中地位超然,确实也是劳苦功高,罢了罢了。等日后登基,这些个勋贵还是要仰仗的。

    朱允炆在心中默默安抚着自己受伤的心灵。然而就在他安抚着自己心灵的时候,朱允熥又盛了一碗鸡汤。顺带的把鸡汤里的几块鸡肉也给盛到了碗里。在朱允炆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朱允熥开始津津有味地喝起了鸡汤,吃起了鸡肉。

    “皇爷爷。这鸡汤不错吧?”

    “不错不错。允熥有心了。”

    “舅姥爷。这鸡汤不咸吧?”

    “不咸不咸,允熥你给的鸡汤就算是咸了舅姥爷也爱吃。”

    “老舅,你别光喝汤啊,碗里不还给你盛了鸡肉吗?”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里其乐融融。

    朱允炆举着托盘,看着津津有味喝着鸡汤的几人,顿时感觉自己像个伺候主子吃饭的太监。

    “混蛋!混账!他娘的!朱允熥,我与你势不两立!”朱允炆心中气急。听着耳边老朱喋喋不休的夸赞,朱允炆心里委屈坏了。

    皇爷爷,那是我的鸡,我炖的鸡啊!

    朱允炆气恼到了极致。

    “哼!你们吃?那我也吃!”气急败坏的朱允炆想着就准备把托盘放下吃鸡肉喝鸡汤。自己炖了几个时辰的鸡汤,自己也尝尝味道!

    然而就在朱允炆一低头,才注意到托盘里哪里还有什么鸡汤鸡肉。一盅鸡汤盛了四碗之后已然见底,只剩下一点残渣留在那里,而且碗还没了

    自己随后拿了几口碗,结果四口碗全被朱允熥这厮给拿走了!

    我

    朱允炆刚想骂娘,就在这时候,朱允炆只感觉手中一沉。一口空碗落在了朱允炆的托盘上,却是蓝玉将喝完鸡汤的空碗放了上来。随后常升也将空碗叠了上去。朱允炆正要开口朱允熥的空碗也放上来了。

    随后老朱将空碗也叠了上来。

    朱允炆就这么呆愣愣地愣在了原地。手里原本捧着的满满当当的美味鸡汤变成了一盅鸡骨头和四口干干净净的空碗

    发生了什么?我在哪里?我做了什么?

    朱允炆目光呆滞,人傻了脑子一片空白。

    就在这时

    “你还愣在这里干什么?把碗拿下去啊。”朱允熥的声音让朱允炆心神一怔。‘诶’。下意识应了一声,然后端着托盘转了个身走了两步。就当朱允炆下意识地听话转身走了两步之后才回过神反应过来。

    我日你大爷的朱允熥!你命令我?

    瞬间朱允炆的怒气值就拉满了。想到刚刚自己的所作所为,朱允炆只感觉眼前一黑。这小兔崽子居然真把自己当下人使唤!关键自己失神之下居然还听了!

    朱允炆感觉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严重至极的侮辱,想到刚刚自己的举动,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他奶奶的,朱允炆,贱!你是真贱啊!

    自己都感觉自己在犯贱

    可偏偏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驻足瞬间,朱允炆瞬间感觉到四双眼睛刷的一下落在了自己的身上。整个人瞬间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气势压迫。怎么办怎么办?回头爆发?可这样一来会不会给皇爷爷留下不好的印象?恼羞成怒不是有损了自己的形象了吗?

    思量了瞬间,朱允炆强忍着心里日了狗的心情,默默端着放着空碗和鸡骨头残渣的托盘走了出去

    好好好,朱允熥。今日之事我朱允炆记下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给我等着!今日之耻辱,他日我要让你加倍奉还!

    朱允炆心里气哼哼地想着,强忍着怒火将这口气给生生咽了下去

    “允炆这孩子倒是不错,不骄不躁,就是天资差了些。”待到朱允炆离开,老朱才感慨着摇了摇头。

    在老朱眼中,朱允炆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当皇帝的好人选,只是之前没得选。而如今不同。有了朱允熥这么个优秀无比的孙子在,老朱自然不会再选择朱允炆。当皇帝不行,当个孙子倒还是不错的。

    一旁的蓝玉和常升听着老朱的评价悄悄用眼角余光对视了一眼,心中皆是暗喜。

    看似老朱这句话是对朱允炆的夸赞,实则不然。天资差了些?和谁比差了些?这其中意味自然不言而喻。

    老朱当皇帝一直以来都是雷厉风行的性子。在通过朱允熥了解了番薯的基本情况之后,立刻就做出了决定,并且直接施行。兵分两路,一路前往福建寻找番薯,一路直接准备出海前往吕宋岛。

    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朱允熥操心了。蓝玉,常升和朱允熥一同走出了御书房。

    “殿下,凉国公,开国公。”刚出门李全就和朱允熥以及蓝玉、常升打起了招呼。

    一个好的下属想要和领导打好关系第一步绝对不是上赶着去舔领导,这样的操作太过于低级,一个不慎甚至很容易会引起领导的反感。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最佳的办法自然就是刷存在感啦!

    李全身为大太监对这里面的门道可谓无人能出其右。先刷存在感,在领导心中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一旦留下了这个印象,以后你做了什么事情领导能忘了你的功劳吗?领导有什么麻烦事需要你,会忘了你吗?而且这样还给领导留下一个不趋炎附势,不谄媚的印象。

    要是直接上去就谄媚,领导必然心中防备,这是人的本能心理。你谄媚我,那必然是有所图谋。那所图是什么?这立刻就把双方之间的距离无形之中拉远了。

    看着热情招呼的李全,朱允熥也是投之以微笑。

    伸手不打笑脸人嘛。更何况这大太监对自己还是蛮不错的,这几次见面的印象都挺好。

    “李公公为皇爷爷值守御书房辛苦了。皇爷爷最近可能会比较兴奋,劳烦公公帮着照看照看,让皇爷爷按时用膳,皇爷爷年纪大了,该吃吃该喝喝,千万不能让他逞强啊。”这是朱允熥的真心话。老爷子可不能嘎了啊。这要是老爷子嘎了,这偌大的大明,无数的政务不就直接就砸到自己头上了。

    反正有番薯有水泥这些手段在,未来这大明必然是自己的无疑。也就是说自己是未来老板,而老朱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打工而已。打工的嘎了,那不就要老板亲自上阵了?

    “殿下有心了。咱家晓得。一定帮殿下照看好陛下!”

    “嗯。”朱允熥点了点头,随后穿上了蓑衣,拿起了雨伞。

    “舅姥爷,我这东宫待着憋气,不如你凉国公府自在,我还是随你回府再住上一些时日吧。”

    开玩笑!在宫里那自由度可就大大降低了,自己还要研制水泥,还要找石灰石矿山,还要找人尝试水泥配比呢。东宫虽然吕氏失了势,但终究是和朱允炆那愣货同处一个屋檐下。看到这货就影响心情。万一心情不好忘了一些关键的玩意儿,这可不光光是自己的损失,更是整个大明的损失!

    “行啊。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我那府宅你就当自家住着。你和舅姥爷还客气什么?”听着朱允熥的话蓝玉先是一愣,本来以为这次入宫之后就是分别了,没想到自己这外甥孙居然还要去自己府中再住上几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自己这外甥孙全然没有拿自己当外人啊!

    你会在外人家里连续住吗?当自家住?

    显然不会。朱允熥主动提出要多住几日,反倒是让蓝玉有些惊喜。

    三人离去后。御书房中。

    “陛下,凉国公,开国公和允熥殿下已经离去了。”

    李全顿了顿。

    老朱见李全的模样眉头一皱:“有话便说,你小子什么时候也变得吞吞吐吐了?”

    “是,陛下。”李全应声,随后开口:“是允熥殿下。允熥殿下忧心陛下身体,希望小的能帮着照看,让陛下您按时吃饭,按时休息。允熥殿下说国事虽重,却不如陛下您龙体分毫啊。”

    李全不动声色地将朱允熥的话转述给了老朱。

    老朱听闻之后,顿时脸上难以遏制地露出了喜悦。

    “啧啧啧,这臭小子!没看出来啊。这小子明面上忤逆咱,背后却还偷偷关心咱的身子哎呀呀,这事给整的。关心咱直接和咱说嘛,何必让你看着咱呢。”

    老朱嘴上抱怨,可脸上却是洋溢起了难以遏制的笑容。心里暖烘烘的。

    “行了,咱会注意的,你去门外候着吧。咱再忙会儿。”

    “喏。”

    李全退下后,御书房里只剩下了老朱。

    “张邋遢传天书?有趣,有趣。”老朱摇了摇头轻笑了一阵,然后坐到了被放置到一角的桌案前,捡起一本奏折开始批阅起来

    见过张邋遢老朱还是相信的。但要说传了什么天书,老朱心里倒是没有全信。不过这天书真假又能如何呢?自己孙子出息就是了,管那么多作甚?对于自己这孙儿真正接触的时间虽然不多但这性子却是也了解了七八成。

    这小子就是喜欢藏拙,指不定这背后藏了多少事情。这臭小子又不想当皇帝,就连番薯这等大事也藏到现在,若非蓝玉直接上报,怕是咱还蒙在鼓里。与其让这臭小子藏着掖着,不如给个口子,让他尽情施展。

    不就是本天书么?这有甚?

    原本儿子死了,老朱已经万念俱灰。但现在,老朱的心情忽然变好了不少,对于未来也有了憧憬。番薯啊,这玩意儿可是当真是闻所未闻之神粮啊!这要是有生之年能看到大明种满番薯,百姓人人得以裹腹。那当真死也无憾了。

    老朱感觉这小日子忽然就有了盼头。

    突然冒出来个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藏拙多年,优秀到极点的孙子。还知道了番薯这等神粮的消息。或许自己再干个几年,这几年所做的事情顶的上自己一辈子做的所有政绩!老朱忽然暂时不想死了。他想看着番薯栽满大明,他更想看到自己的这个古灵精怪的孙儿日后长大会是什么模样。如今自己这孙儿才十三岁啊

    大雨稀里哗啦地持续不断地下着。常升告别了蓝玉。他是常家的主事人,大哥常茂死后常升就成了常家毋庸置疑的家主。长时间在蓝府中也不是个事儿,常家也还有一堆事要处理呢。

    倒是朱允熥空闲的可以。本来在东宫的时候就是什么事情也不做,每天遛狗逗鸟的。朝中的事情也有老朱撑着,其他事情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当家的是老朱,处理朝政的是老朱,朱允熥有着大把的空闲时间。

    十三岁的年龄,除了课业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事呢?

    “殿下,您回来啦?”刚到房间门口朱允熥就听到了小环惊喜的声音。

    “怎么?我不能回来了?”朱允熥笑道。

    “不是不是,奴婢不是这个意思。”

    “好啦,和你开玩笑呢。我这房间应该没有人进去过吧?”朱允熥忽然想起自己房间里可还有一堆写着水泥制法的纸张呢。停下了准备进房间的脚,驻足问道。

    “没有没有。奴婢一直看着呢。绝对没有人进去过!”小环肯定地保证道。

    “殿下你饿不饿?要不奴婢让膳房师父给您再做点吃食?”小环小心翼翼地问道。也就小环在蓝府自在惯了,孔老夫人对蓝府下人的管理颇为宽松。这要换成一般的奴婢还真不敢这般直接发问。

    朱允熥摸了摸肚子。十三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饭量大的时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个年纪新陈代谢极快,虽然在宫中的时候抢了朱允炆的鸡汤喝了一小碗,但这么点鸡汤压根就不够塞牙缝的。属实不顶饱。

    “给我下碗面条吧。”朱允熥想了想,“加个鸡蛋。”

    “好嘞,殿下您等着,我这就去吩咐膳房给您准备。”

    蓝府的膳房师父都是聘请的有名的大厨或是大厨弟子。厨艺相当不错。勋贵不同文官,勋贵战功赫赫,特别是蓝玉,官位和爵位早就已经到顶了,封赏吧又不能不封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是蓝玉立了功不赏,那下面的士兵怎么办?他们还赏不赏了?所以赏赐肯定是要赏赐的,但官位和爵位又都已经到顶,赏赐还能赏赐什么?自然是金银之物咯。

    包括蓝玉在内,几乎所有勋贵家底都极为殷实。请一些个大厨常驻府中是常有的事情。

    朱允熥回到房间看了眼桌上散落着的纸张。和自己离开时候的模样一般无二。小环说的没错,确实没人进来过。坐到桌子前。朱允熥开始针对自己的水泥制法进一步地细化。说实在的,后世的自己终究不是专业造水泥的,也就知道一些大致的步骤和基础理论知识,具体要怎么做,还是要实际上看。方法归方法,理论归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处,靠实践结果说话。而这一步,想来并不容易。

    应天府的这一场大雨比预料中的来得还要更加凶猛,持续时间还要更久!

    后世人分析,明朝灭亡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整个明朝都进入到了小冰河时代,各种天灾接连不断,导致了本身就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大明朝廷逐年欠收,朝廷没有银两之后入不敷出,最终民不聊生走向了末日。虽然把明朝的灭亡全都归结于小冰河时代的话有失偏颇,但有一点确实,那就是这大明朝的天气的的确确不咋地。

    原本大雨刚下的时候大家也不以为然。但接连下了几天之后,情况就开始不妙了。对于朝廷中的官员来说最直接的就是大雨的假期。由于雨势过大,朝会暂且就搁置了。虽然各个部门依旧在运转,官员们也都在照常办公,但效率显然大不如前,不少事情都被搁置了下来。

    朱允熥也有些头疼。

    原本自己已经想好了等雨停了就去找人,实施自己的水泥制造大计。可没想到这大雨接连不断地下,压根就不见停的趋势。无奈之下这水泥的制造暂且也就只能搁置下来了。

    这几天的空闲倒是让朱允熥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宁静。

    前世的自己就活得很累。上学的时候因为家境一般拼命学习,想要考个好成绩。奈何事与愿违,人有时候还是要承认自己的普通,每个人都曾经觉得自己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但最终长大后却发现,原来自己终究只是那芸芸众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毕业之后自己就开始了更忙碌的日子。

    上学的时候觉得朝九晚五是个干苦力的贬义词。可真正工作之后才发现,原来朝九晚五的工作是那么的稀缺。加班加班,除了加班还是加班。没有一刻得闲。哪怕是假期调休也要处理各种工作时候堆积下来的繁杂事,根本清净不了半点。

    穿越之后自己又忙碌了两天时间。这一场大雨倒是让自己真正空闲了下来。

    在真正空闲之后朱允熥感觉到了穿越后和穿越前的不同。如今的自己不再需要为生计而担心,自己的身份尊贵,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自己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吃喝玩乐之外,抽些许的时间看看自己的造水泥计划,审视两遍看看有没有什么错漏的地方,然后工作就结束了。清闲无比。惬意非常。

    这种悠哉悠哉的慢节奏让朱允熥有了两世为人都前所未有过的体会。

    一场应天大雨足足下了七八日。七八天之后雨势才渐渐小了一些。瓢泼大雨变成了绵绵细雨。

    这一日。朱允熥正百无聊赖地躺在一张躺椅上看着潇潇雨幕中的庭院山水雨景。

    “殿下!”

    就在朱允熥闭眼小憩的功夫,耳边忽然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嗯?”朱允熥疑惑地睁眼,然后就看到了本该身处皇宫的李全。

    “李公公?你怎么来了?”

    朱允熥有些愕然。

    李全笑道:“咱家是奉了陛下之命来通知殿下和凉国公的,今日雨势小了些,陛下让殿下同凉国公一起入宫上朝。”说着李全凑到朱允熥的身侧,看了朱允熥一眼,轻声道:“殿下,此番大雨应天府周遭不少地方遭了难,不少百姓成了流民,陛下为此忧心多时了。”

    朱允熥听着一愣。随即就看到李全直了身子,微笑道:“既然咱家已经通禀了,那便先走了,还有不少大人府中要去呢。还望殿下为上朝同凉国公早做准备才是。”

    朱允熥反应过来对着李全拱了拱手:“多谢李公公了。公公慢走。”

    对于李全的报信。虽然对自己没有什么用,但总归是人家的一番好意。

    李全可不知道这番薯的事情,在他看来自己应该还是和朱允炆在争储吧?既然是争储,那自然是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在老朱面前表现的机会。

    这是真看好我啊。三番五次提醒。这李全倒是不错,有眼光哈哈哈哈。

    被人看好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朱允熥现在就感觉挺爽。

    奉天殿,时隔多日再次聚齐了百官开起了朝会。

    老朱早早地就坐在了龙椅上闭目养神。他的两只眼睛红红的,明显是没有休息好。番薯,大雨,还有繁杂的政务,所有的事情全都堆到了老朱的身上。他要是年轻个岁,那都还好说。如今的老朱已经六十有四,早已经不再年轻,身体也是在快速衰退。

    不多时,百官挨个都到了。

    “陛下,人都到齐了。”一名小太监在老朱耳边轻声道。老朱闻言这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第一时间就看向了勋贵一方的最前列。在蓝玉的前面还站着一人。朱允熥。

    看到朱允熥,老朱发自内心地露出了笑容。

    自己这优秀的孙儿是大明的未来啊。只要大明能够更加强盛,朱家的后辈小子能够出息,那咱在累些也值得了。看着朱允熥老朱的心里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

    然后老朱看向文官集团,随意地大致看了一眼。嗯。不错,允炆站的挺直。态度是有的。老朱没有过多的关注。

    “陛下,臣方孝孺有本奏!”文官集团中方孝孺站了出来。他身居文官位阶前列,但站在其中却又有一种与所有人都格格不入的感觉。

    “说!”

    “启奏陛下,应天连日大雨,雨势凶猛引得不少山坡坍塌,多处频发山洪。不少地势低洼之地悉数被淹。如今应天城内涌入不少难民,请陛下早日让朝廷救济。”方孝孺掷地有声,声音响彻整个奉天殿。

    “嗯。此事咱也有所耳闻。此次灾情来的突然,受灾百姓人数众多。李贺年!”

    “臣在!”户部尚书李贺年老李被老朱点到名字赶忙出列。

    “此番灾情户部能拿出多少粮食救济?”百官纷纷看向了老李。

    李贺年一听要找自己拿粮,顿时脸色变成了苦瓜色:“启奏陛下,户部户部怕是拿不出粮食了。”

    “啪!”

    李贺年此言一出,老朱眼睛一瞪,猛地一拍龙椅。豁然起身。

    “李贺年!你再给咱说一遍?”

    李贺年苦着个脸,直面老朱:“陛下,您逼臣也无用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户部所存之粮皆有用处,大部分都是军中粮饷。不得擅动啊。”

    “你胡扯!去岁收了税粮,今年刚至秋日便用完了?”老朱有些气恼。

    李贺年苦笑:“陛下您忘了?前不久北边战事拨了不少粮草,南边土司作乱又拨去了不少粮食。还有今年各地灾情频出又耗掉了不少粮食。现在臣这户部真是老鼠进了都得饿死啊!”

    “那把咱要修的避暑山庄先停了。”

    “陛下您忘了?避暑山庄去年就停了啊。”

    “那皇宫修缮也先停了。”

    “陛下,这宫中修缮的款项不是早停了剩下的银钱给北边战事拨去了粮草”

    随着李贺年的一次次否决,老朱的脸色黑了

    “难不成我偌大朝廷就连给我受灾百姓赈灾的粮食都拿不出来了不成?”

    “皇爷爷!”

    就在此时,朱允炆挺身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