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见他们三人还跪着,开口说道:
“都起来吧,朕可是爱才如民,可不要让那些后人抹黑朕。”
“谢圣上。”
——
三人一齐起身,谢过乾隆后其中两人站在一旁,只剩下那个被乾隆点到的人站在大殿中间。
说来也巧,这人恰好就是这次的会试状元,不过咋看也不像,反而像个老农民一般。
不过这样的人对皇帝是最好的,好掌控,就不会有错。
“一行征燕向南飞。”
乾隆出了这么一句,不算惊艳,但至少有一定的难度。
原本他还以为这考生还要思索一会儿,没想到状元直接开口就打算对答。只见他缓缓抬头,昂首挺胸,很是自信。
本以为他会其貌不扬,没想到~
拉了坨大的——
一道嘲哳之声传响大殿
“两只烤鸭往北走。”
乾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于是又大声重复了一番:“朕对的是一行征燕。”
没想到这人直接斩钉截铁道:“考生对的是两只烤鸭。”
周围坐的王公大臣窃窃私语,有的甚至面露笑意,甚者哈哈笑出声来,不过有一个人除外,这人正是主持会试的吏部尚书,李保国。
他可是紧张的很,台上的状元是他亲自选的,谁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心中不免加深了几分寒意。
庄园的回答可把乾隆气的不轻。
“朕对的是出征的征。”
乾隆还不相信,于是又给了他一次机会,没想到给他机会也不中用。
憨厚的男人信誓旦旦地说道,“学生对的是烤鸭的烤。”
这么一对差点没把乾隆气出病来,气势汹汹地大喊道:“草包,蠢蛋,要是朕将江山交给你,天底下的百姓好不得笑话朕。”
“来人。”
“是。”
“将他拿下。”
“皇上,考生做错了什么吗?皇上~”
声音嘶声力竭,好像真有什么冤屈一般,和的他的憨厚的形象形成鲜明映衬,周围的看戏人又不自觉小声笑了出来。
这个会试状元在一刻时间内便宣告了结束了,这辈子是别想着做官了。
乾隆似乎还不解气,接着道:“去掉他的草帽,扒去他的草服,打上八十大板,让他反省反省。”
“是。”
随着第一个人的失败,其余两人都小心翼翼地低下头,只有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不过想到可能圣上可能是不喜欢这样对,各自想到了下联。
“你们呢,想好了吗?”
“学生对,两辆马车走泥滩。”
“不对,怎么能走泥滩呢,应该是两辆马车上青天才对”
“呀呀呀,真是气死我了。来人将他们全都拿下。”
“是。”
“圣上,学生做错了什么吗?”
“学生对的不好吗?”
另个人也喊道,不过乾隆都懒得回应,直接摆摆手。
隶从见状迅速拿下他们带走离开了。
大殿上这才有些清静,至少没有呕哑嘲哳之声闯入耳中。
不过外面早已经炸开了锅,讨论纷纷。
悔恨、不甘、懊悔应有尽有:
“早知道就不买答案了。”
“对呀,真是悔不当初。”
“原本以为还能攀上千金小姐呢,现在看来做官都没了指望。”
……
“什么,你们还买答案?”
“兄台,难道你没有?”
“自然没有,我是靠自己考的,你们不是吗?”
回话的自然是和珅,历史上和珅风评不好,你能说他坏,但你不能说他菜。
最起码他写文章有一手,更何况现在是有着两代记忆的和珅。
“唉,真是悔不当初啊~”
那些讨论的人纷纷低下了头。
“你们自求多福吧,不行直接交代,从轻处罚还能好点。”
这时和珅他才想起电视里的剧情,好像有着这么一回乾隆主考的戏份,当时差点没把他逗笑。
现在就让他经历了。
转念,和珅想着:要是自己能对上来,殿试状元不就是自己的嘛。
想到这儿,和珅露出了贪官的笑,学的有模有样的。
“公子,你不怕吗?他们~”
“没事儿,我都是凭着真本事的,哪像一些人都是饭桶一样。”
“好吧。”
这时祝瀛已经快气死了,这些人竟然作弊,他还没作弊呢,这些人先作弊上了。
亏得刚才他还向和珅美言他们,真是吃了屎了。
有人卖答案,怪不得自己只是三甲,不然至少也是二甲的。
祝瀛摇摇头,也不再生气,转向看向和珅:
“和兄,你有信心吗?”
“过之而不及。”
“你想好答什么了吗?”
和珅邪魅一笑,没有说话。
外面这些人自然是能听到大殿里面的题目,这也比前三名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一会儿再收拾你。”
乾隆气愤地坐到龙椅上,瞪了一眼吏部尚书李保国。
见状,大内总管连忙传话:“宣二甲觐~见”
“宣二甲觐~见”
话音刚落,一行十三人一齐进去大殿,纷纷拜见圣上。
“起来吧,你们也看到了,这次考试有很大问题!朕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凡是承认作弊自己能力不足者,既往不咎!”
话没说完,二甲中大部分的人跪了下来。
“饶命了,皇上,草民只是一时被利益蒙蔽了头脑啊。”
“是啊,皇上,下民只是抄了一道。”
“是啊,皇上,有人说买答案考试就能当上官娶老婆我就去了。”
……
这样的理由层出不穷,大殿之上还有人站着。
和珅,一个清秀的男子,和一个面容涂着腮白,像人妖一般的三人矗立着,丝毫不惧,威风凛凛。
“你们,朕该说什么好呢。来人,关他们进大牢,让他们反思反思。”
“是。”
大殿上的御林军瞬间少了多半,简直是大材小用。
“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皇上圣明。”
“众爱卿,你们说,这殿试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吗?”
“回皇上,科举乃关乎社稷大事,还需进行下去,不能因为一颗屎坏了一锅粥。”
“是啊,皇上,刘大人说的没错,殿上不还有三人吗,不妨试试他们。”
军机大臣曹旭附和道。
“哦。还有三人嘛,看来天下不全是庸碌之辈。”
乾隆看了和珅一眼,然后打量了其他人一番,接着道:“还是那个题目,谁能对上来,还能对的好话,朕有大赏。”
“谢圣上,学生先对‘九五至尊统千山’。”
“恭喜皇上。”
听到这对的联,第一个出来劝谏的刘墉又拱手称赞。
虽然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最起码比前面几人对的好多了,至少不是市井庸俗之流了。
“皇妹对‘双飞比翼共黄泉’。”
那个涂着腮白的年轻人突然这么一句差点没有把众人吓坏,但随后他们反应了过来,这是公主殿下。
“瑶瑶,有长进。”
“恭喜皇上。恭喜公主殿下,状元赐予公主名副其实啊。”
“我才不要什么状元呢,我要状元郎。”
“瑶瑶,不许胡闹。”
俗话说一字千金,更何况有身份的公主。
“皇帝哥哥,我没有胡闹,小时候你最疼我了,长大你都不陪我玩耍,还不允许我找个状元郎吗?”
“好,那就等朕考核完,就把状元给你,省得你老惦记朕。”
也不知道这状元是头衔还是个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大臣都有眼力劲的喊道,站在中央的和珅不知所措,只是静静看着那个叫公主殿下的。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是个公主,还好没有冲动。
和珅想着,然后看向另个人,虽然他对出来了,但他知道状元也就是他们两人之间选出,但多了驸马考量,这让他不得不重新思索一番。
“下站何人,还不快快回答圣上问题。”
一个官员提醒道,和珅这才醒了过来,连忙道:“臣对‘两袖清风望复明。’”
还没说完,一个气势磅礴的人喊道,“大胆和珅,如此大逆不道。”
这正是主持会试的吏部尚书李保国,本想着这次没救了,估计要贬。
没想到和珅这人直接跳了出来,对了这么一个大逆不道的句子。
给了他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