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摇了摇头,不过并没有怀疑和珅,而是问道:“驸马是不是听到了什么传言?”
“不,是也不是,这是我的推测。”
和珅知道一时无法纠正大清这些人,甚至是有志之士的士人自大的想法,于是直截了当地了说了句:“但只要相信,我们发展好商业,经济上来了,然后我们的守卫力量也上来这点总不会错!”
和珅这句话说到了朱可夫的心坎上,他赞同道:“这确实没错,不过确实要先发展商业吗?”
古来重农抑商的思想早已经深入人心,更何况他一个统治基础的转运使,更是严格贯彻这一政策。
“是,也不是,不过你按我说的做就是了,在扬州城成立一个机构专门管理扬州城的工商业,不过与以往的设置的部门不同,这个机构里面的人可以是官员,也可以雇佣有从商头脑的人,不过长官还是让官府的人管理为好。”
和珅考虑到了皇上与一些官僚的阻力,于是并没有说完全由无政治背景的人担任,还没说完他看向了孙少安
“我看城主就不错,应该能当大任!”
“这,”孙少安听的正起劲,没想到和珅就提到了自己。
“我恐怕不行吧。”
“哼,你以为是让你赎罪?不过是现在朝廷的任命还没有下来,需要你先顶着压力罢了。”
和珅冷哼一声,现在确实是不适合直接撤掉孙少安的城主。
一是这样大的事确实需要有个人在明面上,二是和珅还需要掩饰这边的情况,不能让江海省城金陵那边的人知晓孙少安已经出卖他们。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珅现在没有人用。
与其培养人然后逐渐信任,不如直接掌握了一个人的把柄,这样的人更不容易背叛自己,而孙少安就是这样的人,非常符合和珅的想法!
想到这儿,和珅没有给他反对的机会,说道:
“你现在只是明面上还是城主,不过一切事务都交给朱大人管,这一点我也会在信中给皇上说的,而你就暂且做我说的事情,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孙少安哪里还有其他的想法,这也是最好的结果,原本他已经觉得自己要在监狱里住到死了,是和珅又给了他一个机会。
这样,他也不再想其他的有的没的,心里埋下了“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种子,然后看向和珅,道:
“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而一边的朱可夫原本还有点失落,但听到和珅这番话后满意地笑了出来。他哪里想不明白和珅这是想要稳定大局,更何况自己也算是升了,虽然明面上还是转运使,不过他知道升官也只是和珅一句话的事。
朱可夫突然明白和珅刚一开始说的话:称霸世界。要不是和珅只是一个普通臣子,他甚至觉得这样的话真的能成功。
现在他还有点质疑。
不过既然选择相信和珅,朱可夫就不会畏手畏脚,一开始做官的初衷就是为百姓谋幸福,为中华谋强大!
是和珅又让他重燃了这一想法,朱可夫的眼神在这时坚定下来,认真地打量着和珅。
睥睨天下,不是皇族却胜似皇族,少年的意气完美无疑展露!
和珅笑了笑,见局势已经稳定,然后交代了一些具体内容。
关于这一机构的运行,以及设立“慈善基金”的理念:将收入在百万千万甚至之上的富豪拉进来,然后让他们每年缴纳一定的会费用作扬州城的慈善和赈济事宜。
当然,和珅说了很多,不过大多都是现阶段可行的了,至于什么造高级轮船,造大炮这些他没有惊世骇俗地提出来。
一是条件不允许,二是他也不会造,这些得留到之后和珅下西洋之后了。
这些都是后话了。
安排下去后,和珅立马写信简单介绍了扬州城的发生的一些情况,他的计划安排,还有扬州城的率先改革以及江海的怪事!最后和珅在信上恳切写到希望乾隆能支持他的计划。
乾隆收到信已经是五日之后,那时和珅已经回到了家乡项城,这座孕育人才的地方。
在扬州待了几天过后,逛完了扬州的几大景点之后,和珅一行人离开了这座城市,前往他的家乡项城。
按和珅计划的安排,扬州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孙少安先是隆重地宣布了成立专门的机构城管局,然后成立了扬州驸马慈善基金工会。
虽然不知道为何和珅要起这个名字,但孙少安还是照做了。
接着他通过操作,让原先的一些李家的一些经商人才到了城管局处理具体的事宜。
当然祝家他们也没有闲着,先是让祝瀛也参与了这一部门,然后参加了慈善基金,之后大张旗鼓地进军其他行业。
用和珅的话讲,他是支持这样做的,发展本没有对错,更何况现在还没有发展起来,没有经济来讲公平是不可能的事,先成功的人带动后来的人,先富不一定是坏事,没有人发展才是最糟糕的!
古代的轻重论在这一刻完全被打破天平!
林家也秉持这一观点,虽然没有安排人进去城管局,但也作为创始会员进去了慈善基金工会
扬州城转眼变成一幅欣欣向荣之状,之前属于转运使所管理的一些专卖行业没有变化,没有动原先盐业其他家族的蛋糕,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冲突,不过还是能明显感受到扬州城的发展。
晚上取消了宵禁,夜不闭门,夜不闭市,灯火通明!
五天后,就在和珅一行人迈入项城那一刻,皇上早上收到了驿使的信件,这正是和珅在扬州城所写的。
简单读完后,乾隆眯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这时乾隆在灵清宫内给太后请安,太后没有打扰他,在他读完后朝乾隆走了过来。
“皇上,这是有什么烦心的事?”
“还不是和珅这个人,真是给朕添麻烦,之前在邯城天子脚下都不安生,现在到了江海还不安生,真以为朕能庇佑他!母后,你看他做的事。”
说着,乾隆将和珅的信件递给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