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被贬就藩,我直接不装了 > 第3章 就藩之令

第3章 就藩之令

    李恪站在宫殿的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满是忧虑。自从上次在宫廷宴会上被李泰和长孙无忌联手打压后,他在宫中的日子愈发艰难。

    近日来,李世民在长孙无忌的不断进言下,对李恪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冷淡。李恪深知,自己在这长安城中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

    这一天,阳光格外刺眼,李恪被太监传唤至御书房。他心中忐忑,不知此番召见所为何事。

    进入御书房,李恪恭敬地向李世民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坐在书桌前,面色凝重,沉默片刻后说道:“恪儿,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你前往属地就藩。”

    李恪闻言,心中一惊,他早有预感,但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还是感到一阵失落。然而,他也明白,这或许是他摆脱当前困境的一个机会。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李恪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平静地回答道。

    李世民看着李恪,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就藩之后,你要好生治理属地,不可有丝毫懈怠。”

    李恪点头称是,退出了御书房。

    回到自己的寝宫,李恪开始着手准备就藩之事。他知道,此去属地,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但他也下定决心,要在属地做出一番成绩,让那些轻视他的人刮目相看。

    李恪的母亲杨妃得知了这个消息,匆匆赶来。她眼中含泪,拉着李恪的手说道:“恪儿,此番就藩,你一定要多加小心。长安城中人心险恶,到了属地,也不可掉以轻心。”

    李恪安慰母亲道:“母亲放心,儿臣定当谨慎行事,不负您的期望。”

    与此同时,宫中的其他皇子和嫔妃们也在议论着李恪就藩之事。

    李泰得知李恪即将就藩,心中暗自得意:“哼,这李恪终于被赶出了长安,看他以后还如何与我争。”

    而长孙无忌则在暗中谋划,想要在李恪就藩的路上设置障碍,让他无法顺利到达属地。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来,李恪带着为数不多的随从和行李,踏上了就藩的征程。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想起在宫中的种种遭遇,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属地闯出一片天地。

    然而,他们刚出长安不久,就遇到了麻烦。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马车陷入了泥坑中,无法前行。

    “殿下,这可如何是好?” 随从们都显得十分焦急。

    李恪冷静地说道:“大家不要慌,先把马车从泥坑中推出来,再找个地方避雨。”

    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将马车推出了泥坑。他们在附近找到了一个破旧的庙宇,暂时躲避风雨。

    在庙宇中,李恪望着外面的雨幕,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只是就藩路上的一个小挫折,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着他。

    雨停之后,他们继续前行。没走多远,又遇到了一伙强盗。这些强盗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要求交出财物。

    李恪的随从们纷纷拔剑,准备与强盗拼个死活。李恪却制止了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先看看情况。”

    李恪走上前,对着强盗头目说道:“各位好汉,我们乃是前往属地就藩的皇子队伍,身上并无多少财物。还望各位行个方便,放我们过去。”

    强盗头目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恪,冷笑道:“皇子?哼,到了我们这,管你是谁,都得留下买路财。”

    李恪心中一沉,但他仍然保持着镇定:“我可以给你们一些财物,但请你们不要伤害我们的性命。”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恪最终给了强盗一些金银财宝,才得以继续前行。

    经过多日的奔波,李恪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属地。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属地贫穷落后,百姓生活困苦,房屋破旧,街道狭窄。

    李恪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立即召集了当地的官员,了解情况。

    “殿下,我们这属地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加上多年来的税收繁重,百姓们实在是苦不堪言啊。” 一位官员诉苦道。

    李恪皱起了眉头:“从今日起,我会与大家一起努力,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减轻百姓的税收负担,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官员们面面相觑,似乎对李恪的话半信半疑。

    李恪深知,要想让这些官员信服,必须拿出实际行动。他开始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他看到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心中十分难过。

    “我一定要让这里变得富裕起来,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李恪暗暗发誓。

    回到府中,李恪与随从们商讨对策。

    “殿下,我们可以先从农业入手,引进新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一位随从建议道。

    “嗯,这个主意不错。但同时,也要发展商业,增加财政收入。” 李恪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恪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亲自带领百姓开垦荒地,引进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同时,他还鼓励商人开展贸易活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然而,改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李恪的改革措施十分不满,暗中进行破坏和阻挠。

    “殿下,最近我们新种植的农作物被人恶意破坏,还有一些商人也受到了威胁,不敢再进行贸易。” 随从向李恪汇报。

    李恪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查,一定要查出幕后黑手,严惩不贷。”

    经过一番调查,原来是当地的一个豪强家族在背后捣鬼。他们害怕李恪的改革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想尽办法进行破坏。

    李恪决定亲自上门,与这个家族的族长进行谈判。

    “族长,我推行这些改革措施,是为了让属地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整个属地的发展。希望你能够支持。” 李恪说道。

    族长却不以为然:“殿下,您初来乍到,不懂这里的规矩。我们家族在这属地经营多年,您的改革触动了我们的利益,这是万万不行的。”

    李恪义正言辞地说道:“如果你们继续执迷不悟,阻碍改革,我定会依法处置,绝不姑息。”

    族长见李恪态度坚决,心中也有些害怕,最终答应不再捣乱。

    在李恪的努力下,属地的情况逐渐有了好转。粮食产量提高了,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百姓们对李恪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但李恪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