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被贬就藩,我直接不装了 > 第31章 危机解除

第31章 危机解除

    李世民下令对李恪被指控一事展开了深入的调查。他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对着身旁的心腹大臣说道:“朕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此次调查务必公正、详尽,若有半点疏忽,朕唯你是问!” 这位大臣深知皇帝的决心,感受到那如山的压力,领命后便立刻着手安排。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刚正不阿的官员,组成了专门的调查组,誓言要揭开这背后的阴谋。

    负责调查的官员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仅关乎一位皇子的清白,更关乎朝廷的公正和皇帝的威严。然而,调查的过程并不顺利,李泰和长孙无忌在背后设置了重重障碍,试图干扰调查的进行。他们暗中指使自己的心腹党羽销毁关键证据、威胁证人改变证词,让调查工作陷入了僵局。

    负责账目的官员发现重要的账本不翼而飞,而原本愿意作证的证人突然改口,否认之前的说法,甚至还有一些神秘的势力在暗中对调查人员进行跟踪和监视,试图找出调查组的漏洞,以便进一步破坏调查。

    但正义终究不会被掩盖。一位名叫张正的年轻官员,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真相的执着追求,逐渐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找到了关键的突破点。他原本只是调查组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他在重重困难中脱颖而出。

    张正发现了一些账目上的细微破绽,那些看似完美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不符合常理的规律。他日夜钻研,将所有相关的账目进行对比和分析,终于发现了几处关键的数字和时间上的改动痕迹。同时,他察觉到证人证词中的前后矛盾之处,通过耐心细致地与证人交流,他察觉到证人眼中的恐惧和不安,断定他们是受到了威胁。

    经过夜以继日的追查和比对,他终于将那些被刻意隐藏和篡改的证据一一还原。他秘密走访证人的家属,承诺会保护他们的安全,终于让证人重新说出了真相。他还在一个废弃的仓库中找到了被藏匿的关键账本,那上面真实的记录与之前伪造的账目截然不同。

    当这些确凿的证据被呈现在李世民面前时,他龙颜大怒。在朝堂之上,他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整个朝堂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你们身为皇子和大臣,不思为大唐的繁荣尽心尽力,反而为了权力争斗,诬陷忠良,实在是罪不可赦!你们的所作所为,让朕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李世民的声音响彻整个朝堂,如雷霆般震人心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他的目光如利剑般射向李泰和长孙无忌,那眼神仿佛能将他们穿透。

    李泰和长孙无忌跪在地上,身体不停地颤抖,他们的脸色苍白如纸,汗珠如雨般滚落,打湿了身前的地砖。李泰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懊悔,他知道自己这次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试图为自己辩解,但声音却颤抖得不成样子。

    “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一时糊涂,被嫉妒蒙蔽了心智,求父皇开恩…… 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住口!你的过错不可原谅!身为皇子,你不兄友弟恭,反而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陷害手足,你让朕如何再信任你?” 李世民打断了他的话,声音中充满了决绝。

    长孙无忌也低着头,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老臣一时糊涂,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犯下大错,求陛下饶命。老臣愿将功赎罪,为陛下肝脑涂地……”

    “长孙无忌,你作为朝廷重臣,不秉持公正,反而参与阴谋,朕对你深感失望。你辜负了朕对你的信任,也辜负了朝廷对你的期望。即日起,剥夺你的一切官职,回家自省!好好想想你曾经对朕的誓言和责任。若不知悔改,朕绝不姑息!”

    随着李世民的严厉惩罚下达,李恪的危机终于解除。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大臣们和百姓们都为李恪感到庆幸。

    在朝堂上,一些曾经对李恪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们,纷纷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在之后的朝会中对他的意见也更加重视。而在长安的大街小巷,百姓们欢呼雀跃,传颂着李恪的冤屈和最终的清白。

    “李恪殿下是被冤枉的,陛下圣明啊!”

    “那些陷害李恪殿下的人真是罪该万死!”

    “李恪殿下一心为国为民,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事!”

    人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正义得以伸张的喜悦和对李恪的同情与支持。

    此事过后,李恪在朝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大臣们对他的正直和忠诚更加钦佩,他所提出的关于治国理政的建议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然而,在自己的府中,李恪却并未因这次的胜利而放松警惕。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书房里。李恪独自坐在书桌前,烛光摇曳,映出他凝重的神情。

    “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未来的路还充满了挑战和危险,我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不能给敌人可乘之机。” 李恪自言自语道。他的目光深邃而忧虑,思考着未来的局势。

    他深知,李泰在被惩罚后,必定怀恨在心,虽然被禁足,但他绝不会善罢甘休。李泰在自己的府中,愤怒地摔打着东西,对着手下咆哮。

    “李恪,我不会放过你的!这次算你运气好,下次我一定让你万劫不复!”

    而长孙无忌在朝中经营多年,其势力盘根错节,虽然被剥夺了官职,但影响力仍在。他的那些旧部们在暗中窥视,等待着时机重新崛起。

    李恪决定加强自己的势力,他开始暗中培养更多的亲信。这些亲信不仅要有忠诚和勇气,还要有智慧和谋略,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他经常与他们秘密会面,在书房中,灯光昏暗,李恪与亲信们围坐在一起,低声商讨着应对未来危机的策略。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留意任何风吹草动。”

    “要在各个部门安插我们的人,以便及时获取情报。”

    同时,李恪更加关注民生,为百姓谋福祉。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亲自带领官员们深入农田,引进新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们能够丰衣足食。在热闹的农田里,李恪与农民们一起劳作,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他还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商人前来投资,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繁华的市场中,李恪与商人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他在属地兴办学校,聘请优秀的教师,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培养未来的人才。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李恪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为大唐的未来贡献力量。

    通过这些举措,李恪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不仅是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就连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也被他的作为所打动,愿意站在他这一边。

    但李恪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充满权谋斗争的宫廷中,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不断努力,才能守护自己和大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