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饭桌通古代,我靠农场救将军满门 > 第19章 地主老财

第19章 地主老财

    谭氏在傍晚的时候接到好多人送来的钱财。

    门口好几家等着将东西送进来。

    辛府的大门开到最大,谭氏站在大门前亲自迎接。

    “辛夫人,我家知州掏空了库房,将府中全部的钱财都拿来了!”宋知州的管家,大声的开口。

    他家大人说了,一要强调他将钱全拿来了,让百姓知道他的态度!

    后面的顾老板斜着身躯看了两眼,心中冷哼:就这么些还好意思说全拿来了。

    以前宋小姐在他家买东西的时候手笔可大得很。

    与他一同经商的友人也曾说给宋知州送过好几次的好处,次次不低于一千两的银子。

    这宋知州的下人也就拿来两个小箱子,里面能有多贵重东西?他不信。

    谭氏也不信,宋知州那人可油滑的很,话是不能全信的。

    不过她也不拆穿别人的面子,好歹和辛伯屿同朝为官多年,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

    “让宋大人破费了。”

    “辛夫人那里的话,都是为了阳城!”宋府管家说的大义凛然。

    接下来是两三个小官家送来的钱财,东西不多,但人家家里也确实没多少钱,能送来这些都很不错了。

    谭氏也很感激这些人的奉献。

    最后是顾老板,他带来的财宝最多,本就是阳城的大商人,大家也知道他家有钱。

    之前阳城买粮的时候,他家也出过钱。

    他足足带来七八个箱子放在这里,全部打开,里面的财宝光芒耀眼,让大家眼神都打晃。

    “顾老板这才叫拿出全部家产吧。”

    “顾老板一直是个好商人,人家心肠好。”

    “这么多,比之前那些人给的都多,这都能换多少吃的了!”

    “你们说所有财宝换下去,我们能领粮食回去自己做饭吃吗?”

    “我不想,家里连柴都找不到了,又没有水,不如让辛府施粥来的方便。”

    “我想吃点肉,神仙能给我们换点肉吃吗?”

    “我也想啊,我娘现在身体很差,有点肉也能补一补。”

    “我猜辛夫人肯定会去换的,不缺钱后肯定要给当兵的补充营养,城外金人还虎视眈眈,这一仗肯定要打。”

    “得让大家吃饱了,将那些金人全部打跑!”

    城门口围着金人的事情,阳城人都知道的,半年多的围困,除非耳聋,不然谁人不知。

    以往的担心已经消散,现在他们更多的是对这场仗的必胜之心。

    阳城百姓坚定的认为辛将军能打跑金人。

    因为辛家就是他们的信念。

    谭氏看到顾老板的倾囊相授,心中只余下感激。

    “顾老板大义。”

    顾老板倒没他们想的那么在乎这些钱:“能为阳城解救燃眉之急,是我的荣幸。”

    对他而言,只要阳城一好转,这些银子他都能挣回来。

    将这些箱子全部放到库房,谭氏带人将这些物品一一登记归档。

    辛芯苒:“娘,还有好些人没给呢。”

    谭氏也没想到啊,那些人的脸皮是真厚,这样了都不愿意送银子过来。

    “无妨的,现在大家给的宝贝应该够用一段时间了。”大家给出来的东西是超过谭氏的预期了。

    “至于那些人,既然愿意守着财宝过日子就去吧,明日施粥的时候注意一点,让府中的下人和官兵别给这些人。”

    “珠宝能填饱他们的肚子。”

    辛芯苒发出疑问:“娘,真就让他们饿着?”

    她娘不是那种眼看着别人死的人,不给那些人饭吃,她也没想到她娘能说出这句话。

    谭氏语气平淡:“大家的这些钱可都是拿来给百姓换粮食吃的,那些人不出钱不出力,吃什么吃。”

    谭氏早就想好了。

    苏青黛来到山上时,大伙儿正干的热火朝天。

    背篓都是从自己家里带的,有人用背篓背,有人用竹筐挑。

    苏青黛所在的村子不小,但现在年轻人多在外地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各家的爸妈和爷爷奶奶。

    年龄跨从四五十到六七十。

    苏青黛打眼一看,居然看到了七十多的杨奶奶都来了。

    杨奶奶装了满满一背篓的果子,都要冒尖了!

    给她吓得一激灵:“杨奶奶您别背这么多!小心闪着腰!”她几步跑到杨奶奶这边,想将人给拦住了。

    果子掉地上是其次,人可不能有事情啊!

    但杨奶奶很厉害,凭着自己的劲儿背起了这些果子,还让苏青黛放宽心。

    “这地里的活儿我从小就能干,这都几十年了,你不用慌。”

    “去年我都还能挑着几十斤的稻谷回家呢!”

    苏青黛在杨奶奶后面护着,心里怦怦跳:“您老人家老当益壮!比我厉害。”

    她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将杨奶奶放的冒尖的果子拿出一部分放在自己怀里。

    村长在旁边笑她:“黛丫头你怕啥,你的力气指不定还没你杨奶奶的大。”

    老一辈的人身体素质比年轻人好多了,现在的年轻人足不出户,躺着不动,还真比不得老年人。

    真应了那句话,上不如老,下不如小。

    杨奶奶也笑呵呵说对。

    苏青黛不理会嘲笑自己的村长,看天色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这片地里的果子也没剩多少,就想让大家回去了。

    “村子,差不多了,剩下的明天再摘吧。”

    “桂英婶子,给大家说一声,都回我家,给大家将今天的工资发了。”

    大家一看天色,也就六点多而已,天还亮堂着。

    “走啥啊,黛丫头你一看就不是干地里活儿的料,这才几点就让大家回了。”

    “就是,也亏你是咱们村的,找的都是村里人帮忙,这要是偷奸耍滑的,你这钱花的都不值。”

    “你自己先回去吧,我们再多摘点。”

    苏青黛:

    好好好,她的错她的锅。

    她这钱花得值啊,一百五一人一天的工资,早上村子八点就找好了人帮她干活,现在六点多都步走,看样子村里人是想十二个小时啊。

    她感觉自己有当地主老财的潜质。

    “你们不回去做饭啊。”

    “家里有人,她们来送饭,先把你这些果子摘了。”

    “你是不是找到收购商了?”

    “你家这果子甜,要好好说说价格啊。”

    “就是,钱少了可不卖!”

    苏青黛:

    真成地主老财了,大家伙儿吃饭都让家里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