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嘉靖后期沉迷修仙还得从壬演宫变说起。
前期嘉靖皇帝虽然也沉迷道学,但还没有到后期这么沉迷的程度。
也就是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在晚上谋杀皇帝,结果没能成功。
嘉靖皇帝被救了回来之后,反而觉得是自己诚心修道,所以救了自己一命,所以朱厚璁才更加沉迷于修道的。
只是可惜古代的道教所炼制的丹药里面都含铅等一系列重金属,他修道吃丹药,反而把他本应该漫长的生命,给活生生毒死了。”
胖子这边刚说完,却发现陈文在一脸震惊的看着他。
“不是,胖子,你们不就是道教的人吗,为什么你们还对嘉靖推崇道教这么反感呢?”
“我们确实是道教的人,但是道教也得随着时代发展的,不然迟早落后被抛弃。
而现在水银有剧毒这个事实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了,我们做不到闭着眼睛为它开脱。”
瘦子穿着道袍,一脸正气的对他说道。
……
嘉靖朝。
送走了严嵩,正在曹端妃的寝宫中休息的朱厚熜一愣。
“壬演宫变?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朱厚璁掐算了一下。
“今天是嘉靖第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不好!
朱厚璁突然间感觉到自己的身后传来的一道冰冷的杀机。
只见他丝毫不顾及形象,直接往前一滚,相当狼狈的逃开了从背后伸来的绳子。
杨金英看见失手了,连忙朝另一旁的宫女喊到:“快!用布堵住他的嘴巴!”
还没有常年嗑丹药的身体就是灵活,嘉靖皇帝再次一侧身,躲过了即将塞入他嘴巴中的布,随后嗷唠一声,冲开房门,跑到外面去了。
“护驾!护驾!”
朱厚熜大喊一声,旁边立刻就传来了亲卫跑步过来的声音。
“把她们全部拿下!”
作为宫女,根本不是这帮亲卫的对手。她们只挣扎了三两下,就全部被制服了。
惊魂未定的朱厚璁在事情结束后,非但没有着急立刻审问这些宫女。
反而是对天幕行了一记道礼,说道:
“定然是朕诚心修道,感动上天,所以才使朕在壬演宫变之前,得到后世之人通过天幕发来启示,所以才避开了此次灾祸。
看来朕以后,还是得多修行啊!”
……
“是啊,朱厚璁他就不应该修行!
作为一个皇帝,整天修修修你马呢修?
嘉靖皇帝用来修仙的花费都是从民间剥削来的,他的花费都带着血呢!能修成才怪!
要是叫我到嘉靖朝,我一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三花聚顶本是幻,脚下腾云亦非真!”胖子也骂了他一声。
“没错没错,而且在他那个时代,道德经都不准,还怎么修道啊?
要知道现在出土的帛书道德经,上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他的意思就是:最上乘的德,不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才具备了真正的德。下乘的德,处处以施行德为目的,反而不具备真正的德。最上乘的德,以无为来行事,顺从本性而为之。
那嘉靖皇帝整天这么装模作样的修道,根本就是走了歪路!
他不仅把自己的命给修没了,还把大明王朝的气运给修得消散了!
要知道大明王朝自他之后,还有谁能活得这么长?还有谁能拥有实力来支持推行改革呢?
他的儿子朱载坖是一个成年皇帝,但在登基后,只活了不过6年,就有样学样纵欲而亡。
然后又把明朝的扁担交给了一个小孩子,朱翊钧身上。
没有一个成熟的皇帝制衡,万历朝代的内阁里面相互倾轧,最后角逐出了张居正这个大臣。
也幸亏张居正对皇位没有什么想法,不然就以他敢当着朝廷众臣的面,斥责念错了一个字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胆气,他想夺了这皇位根本就没有什么悬念。
而张居正这个历史上难得的好宰相,在万历10年就病死了。
不过好在万历朝代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要是这时万历皇帝要是能撑得住的话,明朝起死回生或许就在眼前。
毕竟在张居正改革完毕,万历皇帝发动三大征,三大征全部大获全胜不说,发完将士官兵们的奖赏和抚恤之后,
国内府库居然还有银钱剩余!
从这里就能看出当时大明朝的国库到底有多充实!
只是可惜,在张居正死后的第2年,万历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就抄了张居正的家,让官员的心中一凉。
再加上为了立太子所引发的国本之争,让这个沉迷于酒色的万历皇帝厌倦了上朝,开启了长达30多年的不上朝模式。
他这个不上朝跟朱厚照与朱厚璁的不上朝是不一样的。
那两位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其实他们都有在把持朝政处理政务。
但万历皇帝不上朝,虽然不说是啥也不管,但也只是对国家大事作出点反应罢了。
至于官员的任免,他更是管都不管!
以至于在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出现了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几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的情况。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不上朝的这30年里:
嘉靖朝抗击倭寇有功的戚家军因为讨不到该有的饷钱,而被自己人诱杀,寒了大明天下所有军官与百姓的心。
万历十年与万历二十一年,一种高产量农作物:番薯,从西班牙的殖民地:吕宋国,分别传入了广东和福建。
这种可以改变一个朝代命运的农作物在传进来之后,躺平的万历皇帝并没有知晓,并且命人全国推广。
反而是让几十年后入关的满清全国推广,连续创造出三个番薯盛世!
要知道从明朝末年到康熙盛世,其实时间间隔也就三四十年。
能让满清从人相食的明末,变成盛世,绝对不是什么制度、人种之类的理由。
而是这个番薯让人能吃饱的农作物,起了最大的作用!
番薯亩产高峰可达4000多斤,低的也有2000多斤,相比于明朝时国内亩产仅有两三百斤的小麦和水稻来说,完全就是吊打的存在!
而且这个番薯全身都都是宝,它的根茎淀粉含量极高,是优质的糖来源。
它的嫩茎嫩叶,可以煮食。
粗壮的老茎老叶,还可以用来喂猪、牛、马、羊等牲畜。
不仅如此,它还贼好伺候,不仅耐旱、还耐盐碱,完全不挑耕种的地方。
可就是因为明朝还有威望万历皇帝躺平了,官员们见不到他,也就献不上番薯这个祥瑞。
在不知道番薯的亩产量后,明朝的官员就不会推行耕种,所以导致了番薯这种优质农作物被埋没,最后为满清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