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 第45章 围杀张曼成

第45章 围杀张曼成

    北海城内,太守府的大堂里,袁德看着堂下,或多或少都负伤的部将,愁眉不展。

    此时的北海城,已经被乌莽叛军围困了半月有余,城内在自己的两个儿子带领主力部队出征之后,原本就只剩下一些养老的武将,有的武将甚至比袁德的年龄还要大。

    而城外这伙乌莽叛军,偏偏与平日遭遇的那些难民不同,战斗力极其彪悍,并且骁勇善战,自己麾下的那些年老的武将,已经有不少勉强出战,然后战死城头了。

    “主公,大公子和二公子处,可有消息何时回援啊!”

    堂下为首的一个武将,右臂被吊在胸前,脸上也缠着白布,白布中渗出的鲜血,仿佛也是在戳袁德的心窝。

    “这本初和公路,之前北上已有些时日,就算是全力奔袭,也或许是还仍需十几天吧。”

    袁德知道眼前的老年武将,已经是城内,所剩的最后的能战之将,比他军衔高的武将,早已全部战死。

    而关于自己那两个儿子,袁德早已不指望了,他们已经在北方参与了战斗,那个云州刺史卫海,可是自己的死对头,想来也是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他们两个回来的。

    “哎!要不是当日,大公子和二公子,执意要带走所有的精兵强将,我等又何至于如此狼狈啊。”

    堂下众将听见袁德的话,皆是一脸愤恨。

    其实,袁德又何尝不知道,当日卫海派人来鼓动自己出兵北伐,其实按理说,卫海身为云州刺史,而自己身为朝廷钦命的北海太守带军武将,他的调令自己是一定要遵守的。

    但是,卫海此人,与他那个父亲如出一辙,袁德早就不屑与卫春秋以及李妃一脉同流合污,本意是以北海布防为由拒绝的,怎么奈何,自己的那两个儿子,觉得这是振兴家族的好机会,一定要响应卫海的征召。

    进而不顾自己老爹的劝阻,带走了全部的精兵,和能征善战的武将,只给袁德留下了不到一万的老弱病残的后勤部队,还有那些,早就退休了的,上年纪的武将。

    谁知道,就在他们走了不到一个月之后,北海的前哨战,平顶城就沦陷了,接着就是现在这样,自己的北海城。被乌莽叛军围困,自己根本无力反抗,只能暂时苦苦支撑。

    自己也给身边能发的人,都发了求援信,信里谎称自己还有几万兵力,请求支援,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云州几乎都遍布了卫海的爪牙,原本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各城守将,竟然无一人响应自己的求援。

    最终,最令袁德没想到的是,唯一一支前来增援的部队,竟然是最最不起眼的金城许少杰。

    想来,自己跟这许少杰的爷爷许云天,以及父亲许正阳,那也都算的上是朝中的老相识了。

    曾经自己,还是前朝忠臣的时候,就在战场上与许云天多次交锋,后来,也是许云天带兵,攻陷了前朝国都,这也才使得,自己从一个前朝旧臣,变成了一个只能镇守边陲的北海太守。

    自己对这个直接害的自己国破家亡的许家,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印象,毕竟,袁家之所以从声名显赫的世家,衰落到如今的这部田地,一大部分的原因就是许家人害的。

    所以,袁德也是没想到,最终接受自己求援的,竟然是这个自己最最看不上的许少杰。

    但是,这个许少杰据说也就几万兵马,他还得驻防两座城池,能够派出几万兵马来援救自己呢,想来也是杯水车薪,没什么用处。

    现在,袁德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祈求,自己最终能够扛过这一劫,至少,许少杰的兵马可以拖住乌莽叛军的攻势,哪怕他们全军覆没,只要他们能撑到,自己那两个儿子带大军回援,自己就还有一线生机。

    “报!禀报主公,城外突然出现一伙官军!正与围城的乌莽叛军厮杀在一起。”

    就在袁德与众多老将,在大堂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时候,传令兵突然从外面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说道。

    “官军?!哪里来的官军!可曾看清是何方旗号!统兵大将是谁?”

    袁德听闻传令兵得禀报,突然一惊,三步并作两步得急忙上前急切的问道。

    “回禀主公,为首旌旗为皇朝史字旗号,先锋旗为皇朝罗字,叶字旗号!”

    传令兵高声回答道。

    “史字罗字叶字?”

    袁德沉思了一下,几乎没听说周边,有这几个姓氏的大将啊。

    “援军多少兵马?”

    “回禀主公,援军至少四五万兵马,皆是精兵强将,还有骑兵数千!”

    “骑兵?!”

    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就是坦克一般的存在,不仅战斗力是普通步兵的数倍,就连培养维护费用,都是普通步兵的数倍,要是那支势力能有近万的骑兵,就已经是可以在云州横着走的军事力量了。

    “罗成!一定是罗成!”

    就在大伙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堂下一位老将军,灵光一闪突然说道。

    “主公!是金城罗成啊!前些年剿匪,末将曾与此子协力讨贼,想来这支军队是金城所属,定不会错!”

    “金城?许少杰?”

    袁德无比惊讶,竟然真是这个许少杰,他竟然能派出四五万的兵马来拯救自己?竟然还有数千精锐骑兵?

    “主公,此时正是好时机!我军应趁敌军大乱,带兵冲出,与援军成夹攻之势,如此叛军可破啊!”

    刚才那个老将军,激动之余,急忙拱手抱拳高声道。

    “这”

    袁德此时何尝不知道,现在是绝佳的反攻机会,但是自己手下仅剩几千残兵,若是这波援军不能一举歼灭叛军,那自己此举便是自取灭亡,再无回旋的余地和可能了。

    “先随我上城楼观瞧!”

    袁德沉声没有作答,只是带领众将火速的赶往了城头。

    袁德带领众将,来到了北海的城头,眼见两支军队,早已厮杀在了一起。

    虽然,军士的战斗力看起来,几乎势均力敌,但是明显官军的武将更胜一筹。

    为首的那几员大将,手中兵刃不断翻飞,面前几乎无一合之敌,身边亲卫,也是攻守配合好不默契,甚至,那些百夫长打扮的军士,也是勇猛异常。

    正面战场搏命拼杀,勇武便是王道,这伙来援的官军,以自己强有力的武将优势,形成了几个有效的进攻集团,在那些猛将的带领下,以势如破竹之势,杀的面前的乌莽叛军,毫无招架之力,连连后退。

    甚至,那些叛军将领都不敢上马,因为他们只要敢上马,就会被那两个白袍小将盯上,瞬时间便会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这些围城时耀武扬威的乌莽叛军将领,一个个开始做起了缩头乌龟,眼见已经是出现了颓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支乌莽叛军的败北,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谓兵败如山倒,在正面厮杀的战场,若是没有,能够独当一面,为将士们树立榜样和信心的猛将支撑,那么这支军队的士气,马上就会被杀的一点不剩。

    士兵的勇气,在身边的战友都被斩杀之后,就会消失殆尽,剩下的,就只剩下考虑如何保命这一个选项了。

    “传令下去,领三千步卒!出城迎战!”

    袁德眼看这支乌莽叛军,早已无反抗的意思,这才放下心来,下令手下将领出城迎战,至少也捞点军功做做样子,不至于让人说,自己面对增援城门紧闭不出门接应。

    “哎,若是我北海,也能有如这般神将,我岂至如此啊。”

    袁德看着城下那些,勇猛异常的猛将,再看看自己身边,那些有的连牙齿都要掉光了的老将,不由得心里升起一股强烈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