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1983:回到被陷害前 > 第128章 表彰

第128章 表彰

    在自家新房晒谷子的刘彩霞。

    在听到喇叭里的声音后,愣在院子里许久。

    待她清醒过来后,这眼泪直接叭叭叭的往下掉,任是她如何擦都无法擦尽眼中因高兴而流下来的泪水。

    “哥考上了,哥考上了。妈,你听到了吗,哥真的考上了,真的考上了。”

    刘彩霞站在院子中,无视烈日的灼烧,嘴里喃喃自语不已。

    高考时,她以为自己哥哥机会无望。

    毕竟,当时她和刘彩芳去到二中时,是亲眼瞧见刘安平提前离开考场的,而且那些考生家长嘴里说的话,已经深入她的内心。

    哪怕就是上次黄建国打电话通知刘安平去学校填报志愿时,刘彩霞也不认为自己哥哥能在这次高考中考上。

    可今天村里喇叭突然传来的声音,却让刘彩霞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

    直到刘栋都已经在喇叭里说着要请放映队这事,她才觉得这事是真的。

    这不。

    此时的刘彩霞,高兴过后,一屁股坐在客厅门口,一副傻傻呆呆的模样,脸上洋溢着欢愉的神情,眼睛盯着院门方向,脑海中不知道在畅想着什么。

    “呀,原来在这里呢。彩霞,你妈呢,在不在家啊。”

    刘彩霞正在畅想着未来时,院门口闯进来几个村中的妇女。

    刘彩霞见那几个妇女后,赶紧起身,“我妈不在,我妈去我外婆家去了。婶子,你们有事吗?”

    几个妇女一听唐凤英不在家,顿时有些失望。

    她们是来借钱的。

    毕竟,刚才喇叭里的刘栋可是说了,学校直接奖励了刘安平五百块钱。

    所以,这也正是这些妇女跑来的原因。

    “哎呀,彩霞啊,刚才你听说了没有,你哥的学校奖励你哥五百块钱呢,你哥没把钱给你?”一名妇女见唐凤英不在家,想着刘安平会不会把钱给了刘彩霞。

    刘彩霞一听那名妇女的话,又何尝不知这几个妇女来自家的原因。

    刘彩霞虽说胆小,但至少不笨。

    随即,她摇了摇头道:“那是我哥自己的钱,他怎么会给我呢。几位婶子,要不,等我哥回来后,你们直接找我哥吧。”

    刘彩霞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几个妇女只能笑了笑,打了声招呼后,直接走了。

    凤英家这个小丫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估计已经猜到我们是来借钱的,还让我们直接找她哥。

    她哥要是好说话,我们也不会来找他妈了。

    算了,等凤英回来后,直接找凤英借吧。

    凤英是个好说话的人,只要我们一开口,她肯定会借的。

    这几个妇女心里各有自己的打算。

    虽说,这次她们没借到钱,但她们已经有了新打算。

    至于找刘安平借钱,她们虽有这个心,但却是没有那个胆。

    就刘安平几个月前能猎得一头野猪这事,以及敢跟老宅那边断亲这事,还有老宅那边一直在刘安平这里吃亏的这些事情,她们又不是不知道。

    吃过午饭。

    刘彩霞正准备收拾碗筷,刘春生突然来了。

    刘彩霞见刘春生突然而至,有些胆怯的看着闯进来的刘春生,怯弱的喊了一声,“爸。”

    刘春生转头看了看这个熟悉的家,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听说你哥考上了。”

    刘彩霞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是好事。”刘春生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两人就这么站着,一个在厨房内,一个在厨房外。

    几分钟后。

    刘春生突然从兜里掏出一叠钱出来,递向刘彩霞说道:“你哥估计快要去上大学了,我这个做爸的也没什么东西可拿的,这些钱就当是我给他去上学大用的吧。你替你哥先收好,等你哥回来后交给他。”

    说完,刘春生转身走了。

    刘彩霞愣愣的看着手里的那一叠钱。

    有分票,有毛票,也有一块两块的。

    刘彩霞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后追了出去。

    可追出去的刘彩霞,却是没有见到刘春生的影子,只得拿着那一叠钱回了家。

    细数之下,刘彩霞发现刘春生给的这些钱并不多。

    分票毛票等等加起来,也就二十三块两毛七分钱。

    此时的刘彩霞,心里有些乱。

    她不知道自己这个被分出去的父亲,在听到自己哥考上大学的消息后,为什么要特意送钱过来。

    爸难道是想通了?

    还是爸觉得哥考上大学了,可以沾一点光?

    或者,这是老宅那边的人给他出的主意?

    刘彩霞想不通,只能先把手里的钱收起来,等着自己哥哥回来后,交给刘安平处置。

    刘茂武家。

    此时所有人已经吃过了午饭。

    刘池依然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看起来就像是他的儿子考上大学了一样。

    “爸,安平考上了大学,咱们是不是要送点东西过去。这上大学可不是小事,我听公社的朋友提过一嘴,去上大学了,就得穿好一点,被褥也得弄新的。”

    刘茂武看向说话的大儿子,又看了一眼自己妻子,点头说道:“安平能考上大学,这是我们老刘家的荣光。东西就不用送了,拿点钱吧。另外,过几天赶紧去公社那边,给安平弄一床新的被褥。”

    “田里的活这两天应该能弄完,等田里的活弄完后,我带着小妹去公社弄新被褥,钱的话就给三十块。”

    王桂兰想了想,把这事定了下来。

    刘茂武一家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被学校领导特意开车接到学校的刘安平,此时并不知道村里发生的事情。

    被接到学校后的刘安平,接受着学校里所有教师们的祝贺。

    甚至,哪怕曾经不看好刘安平的几个班主任,此时也没有那般的阴阳怪气了。

    而刘安平也从来就不在意些,哪怕此时他们还会阴阳怪气的,刘安平也不会去在意。

    第二天。

    一中学校内外,各种横幅迎风飘扬。

    而县城的百姓,瞧着县城主街道挂着的那些横幅,实属羡慕的很。

    家中有适学子女的,都已经商量好了,决定把家中的子女送到一中就读。

    毕竟,一中可是出了一个在高考中,考出了666分这般逆天的成绩的省理科状元。

    依着正常思维,谁都清楚,能考出这么好成绩的学校,教学水平肯定不会差。

    八点时分。

    一中的广场上,站着二百名学生,以及一些陪同学生的家长们,甚至还有不少爱看热闹的居民。

    礼台前,站着不少的领导。

    有市文教局的领导,也有县文教局的领导,当然也有县里的领导。

    而一中的校领导们,此时却只是一个陪衬。

    一通的讲话过后,就是对在高考中夺得省理科状元的刘安平的表彰。

    市文教局的表彰和奖励,县文教局的表彰加奖励,就连县府也对刘安平进行了一通的表彰和奖励。

    这一通表彰加奖励下来,看得下面的学生和家长们眼红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