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山水村很是热闹。
华国百姓,从年初干到年尾,为的就是这个年。
山水村村民们,同样也是如此。
而最盼望过年的,莫过于小孩子们了。
在这一天,不管是穷的,还是富的,都得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再放上几挂鞭炮。
刘安平家从早上开始忙。
贴春联,做年饭。
一直忙到正午十二点。
随着正午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刘安平立马点燃了鞭炮。
随之而起的,就是山水村各家各户的鞭炮声开始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
禾川县不同于别的地方。
春节的团圆饭,乃是放在正午十二点,而不像别的地方吃的是年夜饭。
其实,在赣省,有不少的地方,春节的团圆饭基本都是在正午十二点开启。
今年。
刘安平家的团圆饭非常的丰盛,比起往年来,要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以前很难吃到的蹄花,唐凤英做了一大盆,馋得刘彩霞一边烧火,一边流口水。
就连刘安平一直心心念的酱萝卜炖鸡,今年也整了一盆。
不过最可惜的,就是没有腊肉。
倒不是刘安平家弄不起,而是唐凤英她们要忙着店里的事情,一直也没空回家弄这些东西。
“平儿,彩芳,彩霞,过年了,快赶紧吃,凉了可就不好吃了。”唐凤英端着最后一盘菜来到客厅,高兴的招呼着刘安平姐弟妹三人。
刘安平嘿嘿一笑,给母亲递了一双筷子,“妈,你没来,我们可不敢动筷子。好了,最后一道菜上齐了,妈你先动筷吧。”
唐凤英高兴的接过筷子,在刘安平姐弟妹三人的催促下,夹了一筷子菜往着嘴里送去。
随着这唐凤英下了筷,刘安平迫不及待的往着自己最期待的菜肴里伸去筷子。
一九八三年的春节,对于刘安平家来说,可以说过得很是舒心。
至少,目前是这样子的。
团圆饭结束后一个小时,村里的喇叭里突然传来刘栋的声音。
“喂,大家伙都吃过了吧,我也刚吃过。正好,我有些话和事情跟大家讲讲。”
当喇叭里一响起刘栋这个村支书的声音,全村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不管在做什么,都竖起了耳朵。
刘栋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年各家也都有了些收入,今年的年饭比起往年肯定要好不少吧。刚才,我可在村里转了转,你们的饭桌上,那肉香,连我都馋啊。尤其是凤英家,鸡鸭鱼肉都有,看来,凤英今年是没少挣钱啊,哈哈。”
刘栋的话一出,村里不少人都笑了。
“这样的好日子,我想大家肯定都希望天天有,是吧。但是呢,大家能有这样的好日子,最应该感谢的,乃是凤英家。要是没有安平,大家伙今年的这个年饭,怕是又得跟往年一样,寡淡无比。”
刘栋的话一落。
村里人就议论开了。
“是啊,咱们村今年能过个好年,确实应该感谢凤英家,感谢安平。”
“是啊是啊,要是没有凤英家收购咱们的蘑菇,我们家这个年怕是连肉都买不起。”
“没错,是该感谢凤英家的。”
刘栋的话,立马引起了村里人的共鸣。
而此时。
因为房子被烧的老宅一系人,不得不借了村口的几间废弃的土砖房居住,临时在那里搭了灶台,做了一顿所谓的团圆饭。
而当他们听见喇叭里刘栋的声音后,刘茂文他们的牙齿,气的就差咬出血来了。
刘茂文恨恨的看向刘安平家方向,咬着牙恨道:“他们有酒有肉,我们却要在这里吃这些烂菜叶,凭什么!我可是他爷爷,他必须养我!他要是不养我,我就去告他!”
说完,刘茂文恨恨的扔掉筷子,站起来就要往刘安平家去。
刘夏生几兄弟看着生怒的父亲,见自己父亲要去刘安平家闹,并没有伸手阻拦,反而觉得自己父亲这么说,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
哪怕就是赵月娥,此时也没有说任何的话。
毕竟,眼下的他们,一顿年饭都还不如平日里的那般好。
这也使得他们心里极度的不平衡,更是不甘。
家中的刘安平一家,听着喇叭里的声音,摇了摇头。
刘安平也知道。
上半年的时候,刘安平收购蘑菇,倒是让村里的村民挣了一些钱。
而下半年,刘安平却是忘了这件事情。
起初,刘安平还计划着让自己姐姐回村继续收购蘑菇,毕竟,这可是挣钱的好生意。
但是后来,家里开了店,且又把李福宝给弄去了洪州。
收购蘑菇这事,刘安平也就没再去过问。
不过,正当刘安平轻轻的摇头时,刘彩霞却是嘻嘻一笑道:“支书这次算是会说话,会做人了。要是没有我们,村里的这些人,今年的这个年,怕是过得不会太如意。”
刘彩芳点头。
“是啊,秋季的时候,我们收购了他们的蘑菇,价格也给得相对比较高,他们必须感谢我们。”
刘安平愣了一下。
什么情况?
姐姐她们在秋季的时候,难道又收购蘑菇了?
刘安平看向刘彩芳姐妹二人,“姐,你刚才说什么?秋季的时候,你们又收蘑菇了?”
“是啊。这事当初你不是交待过了吗?”刘彩芳诧异的看向自己弟弟。
刘安平无奈的笑了笑,“我还以为你们都忙着店里的事情,都没空去收蘑菇呢。”
“这么挣钱的生意为什么不干啊。虽说挣的没有上半年多,但也是挣了不少的,足足有好几千块呢。”刘彩霞带着激动的神色道。
刘安平心中好奇,询问起这事来。
刘彩芳姐妹二人把秋季她们收购蘑菇的事情,详细的跟刘安平说了。
听后,刘安平也算是知道自己的这个姐姐和妹妹,绝对是两个能吃苦的人。
两个店面都这么忙了,竟然还去干收购蘑菇的买卖,而且,就连收购的价格,也都提高了不少。
此时。
喇叭里再次传来刘栋的声音,“明天是大年初一,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明天要干什么吧。所以,我希望刘家人一个不缺,一个不落都得去。”
刘栋的话中意思,刘安平是明白的。
大年初一宗祠堂祭祖。
刘安平记得,前几年因为形势的问题,祭祖一事一般都是偷偷摸摸的,就怕被人举报。
而这几年,形势得到缓解,这祭祖的活动也开始慢慢的放开了。
虽说是放开了,但还是小心翼翼的,依然怕有人举报。
毕竟,动荡年代发生的那些事情,大家可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