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督军公子的非凡婚约 > 第8章 我先崩他一颗大门牙。

第8章 我先崩他一颗大门牙。

    “不知陈小姐是怎么一个重谢法;”。

    吴恒心想她要是能拿出几十万现大洋,他现在就可以做主,释放陈调元。

    至于大帅和奉系高层那边,他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唬弄过去。

    闻言。

    陈明珠娇躯微微一颤。

    一双水汪汪的眼眸,涌过一丝别样的神色。

    “陈家可以变卖七成产业,所得钱财,尽数归司令。”陈明珠轻声道。

    陈调元这些年在江浙地区,投资了许多铺子,民航公司、贸易、黄金、面纱等行业,皆有涉及。

    七成产业?

    吴恒剑眉微挑,此事倒也不是不行。

    他要扩编军队,军饷是必不可少的。

    “不知陈家的七成产业,兑换成现大洋,大概有多少?”

    “大概能有十万现大洋。”陈明珠也不确定陈家七成产业能变卖多少现大洋。

    吴恒稍稍沉吟了一小会儿,道:“若陈小姐真能拿出五十万大洋,吴某不仅能保陈司令性命无虞,还能给他自由之 身。”

    陈明珠美眸一亮。

    陈家产业固然重要,但和爹的性命相比,些许家产,算不得什么587。

    毕竟只要她爹人在,家产迟早会重聚。

    可若是人没了,要家产又有什么用。

    “我这就安排人变卖产业,半个月内,凑齐五十万大洋。”

    陈明珠是个聪明女子,没有了她爹陈调元,陈家的产业会被对手侵吞。

    而且,按照陈家的祖训,女子是分不得家产的。

    与其让陈家产业落到她那些不成器的兄长手里,不如变卖产业救她爹出来。

    起码她爹出来之后,她依然是陈家的千金,锦衣玉食。 “成交。”

    吴恒心想陈调元一条贱命,居然值五十万大洋,也算一桩意外之喜。

    “谢司令,您的恩情明珠铭记于心,若有需要明珠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陈明珠把姿态摆的非常低,她爹在人家手里,多说几句好话,也能免去不少麻烦。 “陈小姐不仅孝顺贤淑,小嘴竟也是这般甜。”

    吴恒若有深意的扫了她一眼。

    若不是当下战争迫在眉睫。

    他倒是想和陈明珠秉烛夜谈一番。

    毕竟他迫切需要娶新的姨太太进门。

    这个陈明珠人美嘴甜,身材傲然,还喝过洋墨水,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司令,明珠先走了。”

    陈明珠美眸闪过一丝羞涩。 浑然天成的脸蛋晕光绽放。

    她怎会听不出,吴恒话中的调笑之意。

    她轻轻一点头,转身扭着翘臀细腰,踩着高跟鞋噔噔噔出门。

    吴恒目送她婀娜多姿的倩影从公署门口出去,心想这妞应是相当的润。 旋即。

    他收敛想入非非的心思,继续处理公务。 次日。

    吴恒任命新二旅李海青为杭州警备司令,从新二旅拨一个团驻守杭州城。 同时,命李海青为新编第四旅的旅长,兼新四旅的总教官。

    新一旅、新二旅、五十八旅,重炮部队,沿着宁沪铁路线全速向金陵前进。 此时,孙传芳的主力与奉军激战于蚌埠地区,暂未分出胜负。

    金陵只有孙传芳的两个旅,部分士兵是原丁春喜师的奉军。

    吴恒若率奉军攻打金陵,被迫编入孙传芳部的奉军,必会阵前倒戈,如此一来,金陵之战将不费吹灰之力。 民国十五年。

    十月二十四日。

    奉军自杭州出发,兵临金陵城下。

    其先头部队在栖霞山与金陵守军交火,双方激战三个小时,栖霞山失守。

    接着,奉军进攻雨花台、汉河、江北门、中花门等地。

    一时间,驻金陵的两个旅,在奉军的强大火力下,死伤惨重,阵地接连被夺。 消息传到蚌埠地区的孙传芳司令部。

    听闻败报的孙传芳眼前一黑,差点儿晕过去。 此时。

    他率五省联军主力,正与张总昌、李景林鏖战于蚌埠。 张总昌、李景林所部虽在交战之初占了上风。

    但他重整兵马之后,已挡住张总昌、李景林的南下之势。 他正在酝酿,全歼张总昌的白俄装甲兵的战役部署。

    然而,竟在此关键时候,奉军正在进攻金陵,且已经接连夺取栖霞山、江东门、雨花台等重要阵地。

    金陵乃是历朝古都,政治意义甚大,若是被奉军攻占,会波及到整个东南诸省,亦会影响到他与北线奉军的战事。 但谢鸿勋、陈调元接连兵败,他已无兵可调。

    而且,金陵外围阵地已失,即便他现在调浙、闽的军队去增援,亦于事无补。 当下。

    金陵丢失已是不可避免的事。 为免五省联军被奉军前后夹击。

    唯有彻底击败张总昌、李景林的北线奉军,再调转枪头,收复金陵、苏杭、上塗等地。

    “大帅,金陵若失,于我军不利,不如撤军,先消灭金陵奉军,再与北线奉军决战。”第八军军长陈仪建议道。 “不可。”

    孙传芳断然制止:“此时撤军,必为张总昌、李景林所追,届时亦有全军溃败的风险。”

    “金陵丢了,我们可以再夺取回来,但让张总昌和李景林的奉军进入东南诸省,以他们的强盗行径,烧杀抢掠,无 恶不作,我等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

    “诸位听着,我已有破张总昌白俄联军战车的妙计,接下来,诸位当按照的我的部署,先消灭张总昌的白俄战车 团。”

    “如此一来,张总昌就成了一头没有牙的老虎,到时还不是任由我等宰割。” “金陵的奉军,不过是芥末之疾,不足为虑。”

    “张作霖也是无人可用了,居然用一个半大毛头小子领兵作战,虽小胜几仗,却翻不起什么浪花。” 东南五省联军的将领们纷纷称:“是。”

    孙传芳虽然狂傲一些,但其人素有谋略,在与奉军的交战中,已经扭转颓势。 他们且跟着孙传芳作战,若是打的赢便打,若是打不赢,再撤军也来得及。

    金陵。

    军务督办公署。。 又称督军公署。 此刻。

    吴恒堂而皇之的坐在督军的椅-子上。

    这张椅子是杨宇霆的,可惜他屁股还没坐热,便灰溜溜的跑了。 孙传芳进了金陵之后,将督军公署改成五省联-军总司令公署。

    可惜,他的屁股也没坐热,便被吴恒率奉军攻下金陵。

    而这张属于督军的交椅,现在轮到他来坐了。 案几前。

    黄百韬一身奉军少将服,外面穿着一件将官呢子大衣,戴着奉军的大檐帽,整个人精神焕发,志得意满。

    “司令,我军攻下金陵之后,收拢降兵五千余人,其中,有将近四千人原是奉军丁师长的部下。” “金陵城中的军用物资,枪械弹药,全部封存。”

    “此战,我军拿下金陵,半个江省之地,在我们的掌控中。” 闻言。

    吴恒微微点了下头。

    拿下金陵在他的意料之中。

    可也意味着,他们下一步,要直面孙传芳的五省联军。 “焕然,命令部队休整三天,清点弹药。”

    “三日后,全军继续北上,前往蚌埠地区,与张总昌、李景林的北线奉军,一起夹击孙传芳。” 吴恒不会坐以待毙。

    与其坐等孙传芳收拾了北线奉军,调转枪头来打他。

    不如主动出击,打孙传芳一个措手不及。 从战略角度来说,这叫以攻代防。

    “司令,我军接连攻下苏杭和金陵,应休整一段时间,再北上作战。”

    “若不然,我军主力离开金陵和苏杭地区,闽、皖、浙军向金陵进攻,届时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黄百韬的考虑不无道理。

    毕竟除了江苏半壁之外,孙传芳控制着其余四省。 但吴恒有他的考虑。

    孙传芳与北线奉军作战,把整个东南五省的兵力抽调一空,全部聚于蚌埠地区。

    驻守闽、浙、皖、赣等地的军队,多是老弱病残,守城已是勉强,若用来攻城掠地,必败之无疑。

    再者言,闽、赣等省也不是风平浪静。

    有些地方小军阀正在观望直奉大战的结果。

    若孙传芳显露败象,这些小军阀便会一窝蜂似的围上去,将孙传芳的地盘吃干抹净。 所以。

    吴恒料定孙传芳在直奉大战没有结束前,不会调兵进攻金陵等地。

    “焕然多虑了,对孙传芳而言,我们虽然在他的后院放了一把火,但对他而言,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他当下会专注于北线作战,无暇顾及我们。”

    “古人言,居安思危,孙传芳不来打我们,是因为他腾不开手。” “我们若不去打他,便是放任他来消灭我们。”

    吴恒的分析十分精辟。 听的黄百韬不由点头。

    若按司令的思路,奉军北上亦是正确的。 “焕然,此次蚌埠之战,必定惨烈至极。” “你亲率新二旅开赴苏北。”

    “我带新一旅、五十八旅,居中策应。”

    吴恒此次面对的是孙传芳,所以他格外谨慎小心。 毕竟孙传芳打仗确有两下子。

    接着。

    吴恒令黄百韬张榜安民,并将攻取金陵的捷报,发往安国军大元帅府。

    同时,他要在明天召开新闻记者会,向全国通电,金陵已被奉军夺回,孙传芳失败已成定局。

    北方。

    大元帅府。

    张大帅这两天心情不错。

    顺带着看杨宇霆的眼神,也没前两天那么怒其不争了。

    当初,直奉大战结束,杨宇霆和郭鬼子一起竞争江苏督办的位子。 他在权衡利弊之下,任命杨宇霆为江苏督办。

    谁知,杨宇霆当参谋长凑合,当一省督办,简直差的一塌糊涂。 为了这事,郭鬼子没少在背地里冷嘲热讽。

    “宇霆,你还是留下给我当参谋长,以后不要去外面瞎折腾了。” “领兵打仗,那是人家郭鬼子所擅长的。”

    “你是个参谋长,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那才是你的强项。”

    张大帅这话看似简单,实则是在告诉杨宇霆,让他以后别想着染指军权了,丢人现眼。 杨宇霆老脸一红,低头不语。

    奉系在江苏的失利,他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

    若不是张总昌的部队在江浙地区滥杀无辜,江浙地区的士绅也不会对奉军百般抵触。

    ……………

    陈仪、陈调元等人也不会转投孙传芳。

    当然,陈调元是最可恨的,如果不是他倒戈一击,金陵也不至于沦落到孙传芳手中。 他杨诸葛更不至于千里走轨道车。

    “大帅说的是,以后我就在您身边参谋军事。”

    杨宇霆暗暗叹了一口气,此次失败,让他在大帅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这就对了,打仗这种事,不玩命是不行的。”

    “你看吴俊升家的吴子兴,他就有股子敢拼命的狠劲儿。”

    “你走之后,他收拢了上塗的奉军,招兵买马,接连攻城略地,打败了谢鸿勋、陈调元的部队。”

    “接着又杀进了金陵城,在孙传芳的后院狠狠放了一把火。” “妈了个把子,真的是后生可畏。”

    张大帅不禁拿吴恒和张汉卿比较了一下,同等处境下,他家的小六子,还真不如人家吴子兴。 “大帅慧眼识英雄,当初吴子兴到上塗任警署副署长,我可是完全赞成的。”

    “后来他当署长,我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现在看来,署长太小了,当初就应该给他一个旅长去干。”

    杨宇霆当初赞同吴恒这上塗当署长,完全是看在吴俊升的面子上。

    毕竟吴俊升等老派,在东北势力根深蒂固,他卖吴俊升面子,也是想和老派交好。 谁知吴俊升家的公子,居然不像外界所传那样,吃喝嫖赌,其人颇有胆识和谋略。 不然,也不会力挽狂澜,为奉军反夺江苏半壁。

    “宇霆,你真应该好好感谢这小子,倘若不是他在上塗收拾残局,挽回颓势。” “以郭鬼子的性格,他恨不得把你给吞了。”

    张大帅是个明白人,有吴恒收拾残局,郭鬼子才没有发难,否则,杨宇霆也不会轻松过关。 “大帅说的极是。”

    杨宇霆赔着笑脸,道:“大帅,张总昌和李景林与孙传芳相战于蚌埠,此时吴恒若能率奉军从后面杀出,与张、李 前后夹击孙传芳,则孙传芳必败无疑,江南可定。”

    次日。

    吴恒以奉军讨逆军南线司令官的身份,在金陵召开记者会。

    他在记者会上,公开奉军从上塗一路打到金陵的辉煌战绩。。

    他也明确道出,南线奉军将与北线奉军张总昌、李景林部南北夹击,孙传芳失败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同时。

    他通电全国,电促’孙传芳下野,并保证,奉军会接手闽、浙军务。

    并奉劝陈仪、周凤岐、白宝山、马玉荣、倪朝荣等五省联军将领,早日回归各自防区,毅然止戈。 当然。

    这些都是做给外界看的。

    事实上,孙传芳不可能因为他的一封通电下野。

    五省联军的将领们,也不会因为他的劝解就引兵回驻地。

    但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在看了报纸之后,直呼孙传芳要战败了。 次“五四零”日

    黄百韬率一个旅的兵力,从金陵出发,前往蚌埠地区。 隔日。

    吴恒亲率五十八旅、新一旅,居中而行。

    他在金陵留了一个团的兵力,再加上原来的奉系部队,大约有六千多人,交程远山指挥。

    并在雨花台、中华门等阵地,构筑了重炮阵地,留下二十门榴弹炮,协助程远山卫戍金陵。

    从上塗至杭州、苏州、金陵,他都留下了驻防部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就在吴恒率军向蚌埠地区星夜进军之际。

    孙传芳与北线奉军爆发大战,其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再迂回包围,一举歼灭了张总昌麾下的白俄装甲团,并消灭了 张总昌麾下一个旅,还俘虏了张总昌的前敌指挥官施从滨。

    此战,孙传芳可谓扬眉吐气,一战天下知,名动全国。

    随着北线奉军的溃败,孙传芳令五省联军尽出,与奉军在野外鏖战整整一天。

    奉军不敌,自蚌埠地区退往徐州。

    孙传芳在全据蚌埠地区之后,并未追赶奉军,他在等西北冯玉详的国民军起事,也在等湖北的吴佩孚动手。

    然而,不管是冯玉详,还是吴佩孚,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这让孙传芳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两个盟友不动。

    以他的实力,自是不敢与奉军硬碰硬。

    毕竟北方是奉军的地盘,他在南方可以一呼百应,但在北方作战,奉军的战斗力,可不是他的五省联军能扛得住 的。

    正当孙传芳犹豫不前时,传令兵来报,南线吴恒的奉军,距离蚌埠五十多公里。 听闻此消息。

    孙传芳无不得意,炫耀道:“吴恒接连攻城掠地,意欲与张总昌、李景林南北夹击,将我五省联军主力消灭在蚌埠 地区。”

    “可他小觑我们五省联军了,张总昌、李景林两个蠢货,如今引兵退往徐州,岂敢再与我们五省联军作战。” “如今,他孤军来到蚌埠地区,正中孙某下怀。”

    “据前方侦察传来的消息,吴恒所部大约有三个旅,有几十门大口径的炮,还有少量的装甲车和坦克。” “据说,吴恒所部的枪械,与奉军的枪械不同,而且,他的轻重机枪数量,加起来有两三千挺。”

    “若是我们摆开架势,与他进行野战,在火力上我们处于下风。”

    “所以,此战我们要采用迂回战术,派一部截断蚌埠至金陵的退路,再集中主力,将吴恒所部全部歼灭。” “让江浙地区乃至东南五省的人看看,奉军不过是土鸡瓦狗,在我们五省联军的枪炮下,溃不成军。”

    孙传芳大败张总昌、李景林之后,信心满怀,意气风发。

    “大帅,我军在蚌埠地区一战歼灭张总昌、李景林的部队,消息应该已经传到吴恒耳中。”

    “他得知张总昌和李景林兵败北撤,南北夹击成了水中月,必会撤军南归。” “我军若要全歼他们,需得加快行军速度,以免让他给跑了。”

    浙军将领周凤岐大声道。 “凤岐说的在理。”

    “吴恒这小子屡次在报纸上出言不逊。” “还通电全国,请我下野。”

    “这次我要消灭他的部队,拿他的人头,为阵亡的谢鸿勋、陈调元,以及驻守金陵的弟兄们报仇。” 孙传芳向来刚愎自用,喜好杀俘。

    昨天,刚把张总昌的前敌指挥施从滨处决。

    而且,处决的手段也过于狠辣,竟是用大刀剁下脑袋。

    自军阀混战以来,还从未有人杀过俘虏的高级将领,孙传芳可谓开了这个先河。 此时。

    蚌埠几十公里外。 奉军指挥部

    吴恒在行军途中收到安国军大元帅府的电报。

    张总昌、李景林为孙传芳所败,两部折损了万余精兵。 张总昌的精锐白俄装甲团亦在此战中损失殆尽。

    目下,张总昌、李景林已退往徐州。

    两军前后夹击孙传芳的目的,宣告失败。 张大帅让他引兵退回金陵,固守待援。

    “固守待援?放屁!”

    吴恒心想他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

    张总昌和李景林这两个蠢货,到底还是败在孙传芳手下。 大帅让他返回金陵固守待援,纯属是放屁。

    整个江浙地区,除了他率领的奉军,可还有其他奉军? 在吴恒看来,返回金陵固守,断不可取。

    旋即。

    他把前敌指挥官黄百韬召回来,商议对策。

    “司令,张总昌和李景林简直太愚蠢,他们两个号称十万精锐,却被孙传芳打的稀里哗啦。” “他们这一跑,我们成了孙传芳的活靶子。”

    “卑职建议,立即后撤,以免被孙传芳大军前后包围。”

    黄百韬十分气愤,眼看胜利在望,谁知张总昌和李景林这般不争气。 而且,他们这一跑,直接把南线奉军卖给了孙传芳。

    吴恒却是摇了摇头。

    孙传芳刚大败北线奉军。

    此时,定是要一鼓作气,消灭南线奉军。

    他若在此时后撤,孙传芳必会趁势进攻,届时,便是一场遭遇战。

    与其撤军打遭遇战,不如就在蚌埠地区,摆开架势与孙传芳大干一场。

    他的兵力虽不如孙传芳,可他部下装备精良,远不是直系军队的破铜烂铁所能比的。

    再者,他此行带了几十门榴弹炮,二十门野炮,上百门迫击炮,野外作战,火力充足。 “此时撤退为时已晚。”

    吴恒幽暗睿智的眼神看向地图,沉吟片刻,道:“命令先头部队加速前进,一个小时后,拿下老爷庙。” “并在老爷庙构建防御阵地,阻击直军。”

    “第一旅和五十八旅,分别部署在左右两翼,与老爷庙阵地成品字形防御。”

    吴恒冷笑道:“孙传芳想一鼓作气消灭我们,我先崩他一颗大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