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直隶军务督办公署。
一名不速之客前来登门。。
此人中等身材,身形矫健,走路带着一股轻风,国字脸,面容坚毅果敢。 他穿着一身黑色长袍,戴着一顶黑色圆形礼帽。
此人正是前任直隶督军李景林。
他在兵败之后,逃入天津租界避难。
直到吴恒攻下整个平津地区,他才敢露面。。
他在报纸上看到吴恒晋升陆军上将,直隶巡阅使兼直隶军务督办,这才前来拜会。 督军。
办公室。
吴恒听闻李景林来访,剑眉微挑。 对于李景林这个人,他不好评价。
此人与郭鬼子一般,有不甘人下的野心,行事与冯玉详一般无二,两面三刀,不值得信任。 但听闻“二四零”此人是武当剑法的传人,有一手好功夫。
旋即。
他前往客厅会见李景林。 客厅。
沙发上。
李景林见吴恒出来,忙摘下帽子,笑道:“子兴,久违了。” “芳宸叔,别来无恙。”吴恒笑着请他坐下说话。
“当年你小的时候,我常抱着你骑大马,一转眼,如今子兴都是坐镇一方的督军了。” 李景林的开场白把他摆在长辈的位置上。
对此,吴恒却是不感冒,他小时候在奉天,大帅手下的大将,几乎都抱过他。
“芳宸叔,听闻您战败之后,寓居天津租界,今日到访,有何贵干?”吴恒不想和他东拉西扯,直奔主题。
“贤侄,是这样的。”
李景林娓娓道来:“你芳宸叔一时不慎,上了郭鬼子的大当,好在迷途知返,未酿成大错。” “今日前来,是请贤侄网开一面,给你芳宸叔一个容身之处。”
吴恒听明白了。
敢情李景林今天是来谋差事的。 但他却不敢把李景林留在身边。 此人有着不甘居于人下的野心。 今天投靠他,明天亦敢反他。
历史上,李景林兵败之后,张大帅念及旧情,再次重用他,可他死性不改,又一次反叛,被少帅踢出东北军,永不 再用,他便跑到金陵去求见蒋某人,蒋某人给了他一个虚头衔,将其打发走。
连蒋某人都不敢用他,可见李景林人品之差。
吴恒是一个容智的上位者,他允许手下能力差点儿,但绝不允许手下野心勃勃,时时刻刻想着背叛。
“芳宸叔是一尊真佛,小侄这督军公署庙小,容不下您这尊真佛。”
吴恒婉言拒绝之后,提点道:“您在郭鬼子反奉期间,还是出了一把子力气的。”
“大帅对郭部叛军都不予追究,何况,您拨乱反正,在天津顶住冯玉详的猛烈攻势,就凭这个,大帅还会重用您 的。”
“正好帅府来电,命我过几天回奉天开军事会议,到时候芳宸叔跟我一块儿回东北。”
“我会在大帅面前给您说几句好话保不齐,您很快就能出镇一方。”
闻言。
李景林顿时激动不已。
他这些年,在奉军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今战败寓居天津,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人走茶凉。
“贤侄,若芳宸叔有幸被大叔起哦用,这份情我会铭记于心。”李景林道。 “芳宸叔客气了。”
吴恒不动声色的笑道:“听说芳宸叔在兵败之前,把一部分士兵,用火车运往山东,以图东山再起。” “可那张总昌向来喜欢吃独食,您运往山东的败兵,只怕要被编入他张总昌的部队。”
李景林也由此担忧,他先前把败兵运往山东,亦是为了东山再起做准备。
可现在吴恒拿下了直隶地区,又被大帅任命为直隶巡阅使兼直隶军务督办。
他想要东山再起的话,势必要来攻打吴恒,可吴恒的巡阅使是大帅任命的。 他若来反攻直隶,便是反对大帅,后果如何,他亦能不知。
“贤侄的意思是?”李景林问道。
“芳宸叔不如做一个顺水人情,把你运往山东的败兵,全部编入张总昌麾下。”吴恒道。 “这是为何?”
李景林不解,他还指着这些老部下东山再起,若编入张总昌的军队,岂不是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张总昌在山东闹的太过,迟早会被取代,芳宸叔早些准备,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0……”吴恒道。
闻言。
李景林眼前一亮。
他似乎明白了吴恒的意思。
“多谢贤侄指点,我这就按你说的办,此事若成,感激不尽。”李景林道。 接着,吴恒陪他闲聊了一会儿,派卫兵送他离去。
一会儿后。
卫兵来报,天津商会的代表们前来求见。
对此,吴恒颇为无奈的和商会代表们见了一面。 商会给他准备了两万现大洋的礼物,请他笑纳。
当然,商会的意思他明白,只要他们安安稳稳的做生意,他自是不会为难。
接着,天津其他各界的人士纷纷求见,甚至就连一些下野的人物,也都跑来见他。
这让吴恒烦不胜烦,旋即,他把直隶省府的秘书长许长江找来,让许长江代他去见这些人。 而他自己则带着卫队营,秘密去了北平。
北平。
吴恒的车队来到一座气派非凡的府邸门口停下。 他披着将官大衣从车中出来。
卫队营长王承业提着一大堆礼品前去拜门。 不一会儿。
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穿着一身唐装,亲自出门相迎。
此人正是前北洋内阁总长朱启今,在北平上流社会颇有名望。
朱家与关外的豪强多有联系,其中以张、吴、冯等几家来往密切。 吴恒此次登门造访,亦是其父吴俊升来电所托。
“贤侄登门,鄙府上下蓬荜生辉。”朱启今春光满面,笑容和蔼。 “世叔。”
吴恒抱拳一礼,道:“奉家父之命,前来拜会世叔。” “你父有心了,快快请进。”朱启今忙把吴恒迎进府中。
朱府上下听闻名动一时的直隶督军吴恒前来拜访,纷纷出门,想要一睹年轻将军的英姿神武。 其中,尤以朱家几个小姐最盛,一个个穿的十分时髦,对着吴恒就是一顿夸赞。
朱启今一生风流,有子五人,有女十人。
他的这些女儿,在北平社交界颇有名声,被外界誉为北洋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