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督军公子的非凡婚约 > 第50章 一手按着马刀,一手立正敬礼。

第50章 一手按着马刀,一手立正敬礼。

    其中,就声名论,马占山的名头无疑更响亮一些。

    毕竟历史上,他打响了江桥抗战的第一枪,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而且,马占山十分骁勇善战,江桥抗战失败,乃是因为他孤立无援,若是给他足够的武器和后援,东北的历史可能 会改写。

    吴恒今天来的黑省骑兵第十七师,正是马占山的部队。

    二次直奉战争,马占山因功升旅长,郭鬼子反奉,他率骑兵旅侧面出击,立下战功,晋升骑兵十七师中将师长。 马占山从军十多年,一直跟着吴俊升南征北战,算是吴俊升最忠心的一批下属。

    骑十七师驻小王屯。 师部。

    马占山四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身高偏瘦,有八撇胡子,穿着奉军的中将军服,长筒马靴,腰间挂着一柄佩 刀 。

    奉军的军服样式、以及其他一些军事习惯,与日军相仿,尤其是腰间挂佩刀这一项,完美的模仿了日军将领的习 惯。

    虽然郭松龄在陆军整理处期间,不许旅以下军官挂佩刀,但下面的军官却嗤之以鼻,尤其是黑省军队,从督军吴俊 升到下面的团、营长,出门的时候,腰间一定要挂上佩刀。

    马占山和奉军大多数将领一样,马匪出生,擅长马上作战,所以,马刀不离身,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师长,吴公子来了。”参谋长程志远道。 “哪个吴公子?”马占山疑惑道。

    “还能是哪个吴公子,督军家的吴公子。”程志远道。 “以后不许再叫吴公子,要叫…吴督军。”

    马占山心想吴恒如今是直隶、江苏两省的军务督办,也就是两省督军,再叫公子就不合适了。

    “两个吴督军,叫着不拗口吗?”程志远皱眉道。 “别废话了,叫上师部的人,跟我去迎督军。”

    马占山跟了吴俊升多年,在他眼中,不管是吴俊升,还是吴恒,都是他的长官。 门口。

    马占山带着一大帮人,列队迎接吴恒一行人。

    吴恒穿着陆军上将服,棕色长筒马靴,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来。

    “属下马占山,率骑十七师同僚,恭迎督军。”

    马占山大步走出,一手按着马刀,一手立正敬礼。

    “马叔,又不是外人,不必见外。”吴恒从小就认识马占山,十几岁的时候,就让马占山带人保护他去逛窑子。 “这可不成,您是督军,属下岂敢乱了礼数。”

    马占山不禁有些恍惚,吴恒去岁去上塗,一年时间,整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上位者的 威仪。

    “马叔,什么督军不督军的,我打小就骑在你的马背上,论关系,您是长辈。”

    吴恒此番回黑省,目的十分简单,拉拢黑省军政要员,收买人心,一旦东北有变,他随时可以代替吴俊升行使督军 权利。

    “辈分是辈分,尊卑不可乱。”马占山欣慰之极,忙赶紧道。

    “马叔,我今天是替家父来的,他老人家让我帮着检阅一下军队。”吴恒直接说明来意。

    “请督军稍等,属下这就集结骑兵操练。”马占山道。

    “不着急。”

    吴恒摆摆手笑道:“好久没喝酒了,马叔让厨子弄几个菜,我陪你喝几杯。” 闻 言

    马占山稍微考虑了一下,便让人按照吴恒的吩咐去做。 旋即。

    吴恒被马占山一行人请到骑十七师的师部。

    马占山把手下人挥退,房间中就他和吴恒两个人。 “马叔,送你的。”

    吴恒从腰间摸出一把手枪,递给马占山。

    马占山拿过手枪看了一眼,惊喜道:“好枪。”

    “这把枪是勃朗宁公司生产的,弹容量十三发,射速快,威力大,马叔一会儿可以试试。”吴恒道。 “谢谢督军。

    马占山是个军人,喜欢各种枪械,他收藏的枪械中,论精致漂亮,这把枪当属第一。 而且,弹容量十三发的手枪,整个东北也不多见。

    “这只是送马叔的一个见面礼,一会儿还有好东西送你。”吴恒道。

    马占山不由期待起来,吴恒去了一趟关内,不仅混了一个陆军上将衔,出手也是相当阔绰。

    一会儿后。

    酒菜上来。

    吴恒陪着马占山瞎聊了一会儿。

    “对了,关内正在大战,您怎么这时候回来了?”马占山问道。

    “他们打他们的,我忙我的,等我忙活完了,他们也打的差不多了,那时候我再入关收拾残局。”吴恒知道要拉拢人 心,自是需要表现出他的价值。

    “您的意思是?”马占山问道。

    “北伐乃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吴佩孚、孙传芳之流,是挡不住他们的。” “大帅派汉卿去打西北军,估计多半也是功败垂成。”

    “所谓的安国军政府,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一旦发生剧变,黑省的军队听谁的?”

    吴恒也不和马占山客套,直接问道。

    “黑省别的军队我不知道,但骑十七师六千余人,全部听督军吩咐,督军让我们打谁,我们就打谁。”马占山铿锵有 力的回道。

    吴恒微微点了下头,道:“为了应付以后的剧变,我有意扩编骑十七师。”

    “当然,番号仍是骑十七师,但兵力必须是骑十七师的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