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王树常协助吴俊升处理黑省军务两年多,从无差错。
“督军不,大帅,这怎么使得?”
王树常震惊了,吴恒居然把一省督军大权交给他。 而他对吴恒的称呼,也由督军变为大帅。
毕竟吴恒现在是西北边防督办,按各派系私底下的叫法,掌握两三个省的实力派军阀,统称为大帅。 像张作林执掌东北三省,称大帅,亲近的人也称雨帅。
吴佩孚执掌中原三省,称大帅,身边人叫他玉帅。 孙传芳执掌东南四省,称大帅,也叫巡帅。
就连山东张总昌,下面人都称其为大帅。
“树常乃是东京士官学校和保定军校的双毕业生,在奉军本该有大的发展,奈何老派们思想陈旧,墨守成规,误了 树常大才。”
“一省督办算不得什么,好好干,他日青史之上,定会留下你王树常的名字。” 吴恒通过这些天的观察,发现王树常才华不下于杨宇霆。
杨宇霆外号小诸葛,他擅长合纵连横,是外交方面难得的人才,但在军事方面却无大才。 王树常擅长制定作战计划,有治军之能,也有理政之才,当一省军务督办,绰绰有余。
“大帅缪赞,职下愧不敢当。”
“大帅既托重任,职下当不负大帅所望。” 王树常内心无疑是激动的。
毕竟他在奉系也混了好些年头。
当过吴俊升二十七师的参谋长,也当过镇威军司令部作战处长,还当过旅长、黑省军务督办公署参谋长等。。 这些年看似一步步在升迁,实则从未掌握过地方大权。
毕竟奉系的地方大权,都掌握在张大帅的把兄弟们手中,留日士官派系虽受大帅重用,却染指不了东三省的军政大 权。
今日,吴恒竟委任他为一省督办,令他感动万分,终于可以一展生平所学,不负他的满腹才华。
“以后不要叫大帅,毕竟张大帅人就在北平,若让他听到,奉军中有第二个大帅,他会怎么看我?” 吴恒微微一笑,王树常的这一声大帅,是在表明其的立场,但张大帅还健在,不宜这般称呼。
“大帅手握十几万精锐,有直隶、江苏、陕西等地,又被委任为西北边防督办,当得起大帅之称。” “若大帅觉得不方便,不如以后称您吴帅,这般一来,即便传到张大帅耳中,也无伤大雅。”
王树常是个聪明人,他刚才的那一声大帅,既是有表明立场的意思,也是在试探吴恒的野心。 “叫什么都是小事,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电告西北各地。”
“吴某受北洋军政府之委任,正式出任西北边防督办,谨以此电知会西北军政要员,冯玉详背叛北洋政府,屡屡与 政府作对,其麾下之西北军,亦属乱军。”
“凡西北仁人志士,当谨遵北洋军政府之命令,起兵驱逐冯之西北乱军,还西北安宁,还老百姓一片朗朗乾 坤 。
“功成之日,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当论功行赏。” 吴恒直接口述电文,让王树常安排译电员发出。
“吴帅这封电报,胜过十万大军。”
“不出所料,近几日,西北各地的北洋旧部,必会响应。” “届时,我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拿下青、宁、甘等地。”
王树常不禁暗叹,吴恒有勇有谋,一封通电发出,西北各地必会接连响应。
“西北虽荒凉贫瘠,可这片土地上,从来都不安分,尤其是河州的马家军,他们觊觎西北这片土地,不是一天两天 了。”
吴恒不猜也知道,他这封电报,必然会引起青、宁、甘等地的马家军,起兵反抗西北国民军,双方必有一场激战, 届时,翁蚌相争,渔翁得利。
不管最后谁获胜,西北这块地盘,都是奉军的。
“马家军确实不好对付,这两年,甘肃督办刘郁芬为了镇压马家军,没少耗费心力。”
“西北军去年镇压马家军作乱,调集四个步兵师,两个骑兵旅,才将马家军镇压下去。”
“吴帅,职下以为,西北若要太平,马家军必须消灭。” 王树常看的比较透彻。
马家军盘踞在甘宁青等地,稍有风吹草动,他们就犯上作乱。 若不将马家军根除,西北不会有安宁之日。
“树常所言,正和我意。”
“西北只能有一支军队,那便是我们奉军。”
“其他任何不属于我们的军队,坚决消灭。”
吴恒对马家军没有好感,皆因马家军残忍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