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帅。”
陕西军务督办王树常站起来,道:“职下以为,陕甘宁青刚归附,人心不稳,若西北军大举进攻,我们刚攻取的地 盘,则有可能被再度夺回去。”
“与其坐等冯玉详来攻打我们,不如主动出击,调集重兵于东胜、鄂托克前旗一带,与西北军决一死战。”
王树常的建议十分中肯,西北地广人稀,道路崎岖,若西北军多路出击,奉军的兵力便要分散防御,如此一 来,极有可能被各个击破。
“吴帅,卑职同意王督办的建议,与其他来攻打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出击,攻占西北军的老巢绥远省。”独立三师杨 臣清道。
吴恒微微点了下头,他也正有此意。
绥远地大物博,草原沙漠,牛羊成群,西接甘肃,南与山西、陕、宁相邻,东联黑省、吉林、河北等地,北与苏 俄、外蒙接壤。
拿下绥远,既能与西北地区拼接起来,也可与河北等地相连,外可收复外蒙,东可与黑省遥相呼应。 “树常说的不错,与其等着他来打我们,不如我们出动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这一战,是我们与西北军的最后一战。” “此战过后,北方再无西北国民军。”
吴恒说完之后,拿出拟定好的作战计划,道:“命令。” 参会众将纷纷站起来,听候帅令。
“驻陕杨臣清部,留下一个步兵旅守潼关、长安,其部另两个步兵旅,开往陕北榆林,由榆林进入绥远地界,攻打 冯玉详的第四路军韩复渠部。”
“陕西奉军独立一旅赵登禹部,调防陇东地区。” “陕西奉军独立二旅杨虎城部,调防商洛地区。”
“驻宁的徐永昌部,调庞炳勋、刘廷森部北上东胜、前旗、乌审旗等地,阻击冯玉详的中路大军。” “驻甘肃的奉军独立二师,调一个步兵旅,进入绥远西部地区,阻击冯玉详的第六路军石友三部。” “青海的独立一师,暂不参加绥远战役。”
“另,直隶独立四师程远山部,会从侧翼发起进攻。” 吴恒的大致作战计划便是如此。
但更细致的作战行军部署,却没有当众宣读。
毕竟在座的不仅有奉军将领,也有原西北军、靖国军投靠过来的将领。
此次绥远战役,吴恒能调往前线的兵力,大约六七万人,与冯玉详的十五万西北军相比,兵力不占任何优势。
主要是他从直隶带到西北的三个独立师,能参战的兵力只有一半,剩下一半兵力要驻防幅员辽阔的大西北,以防当 地的武装力量死灰复燃。
不过,冯玉详的十五万大军,没有后援。
吴恒则不同,他有直隶奉军从侧翼出击,直捣西北军的老巢包头。
东边有黑省的马占山骑兵师,梁忠甲的步兵师,可袭取呼伦贝尔,把西北军拦腰斩断,就地歼灭。 所以,此战他有九成胜算。
反观冯玉详声势浩大,其实是一帮乌合之众。
像韩复渠、石友三、孙良诚等人,都是一些有奶便是娘的主。 冯玉详想靠这些人替他反攻西北,简直痴心妄想。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
吴恒立即发电给宁、甘二省,命令他们出兵。
同时,他给直隶、黑省也发去电报,命他们伺机而动。
他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冯玉详的西北军,再经营蒙疆,外收失土,内修民政,彻底坐稳北方霸主的位子。 命令下达给各部之后。
吴恒率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的参谋人员、电台五部、在卫队营的护送下,由长安启程,前往天津坐镇指挥。
毕竟他如今是统兵十几万的统帅,无需亲临一线指挥。 他只要负责全盘战事指挥即可。
毕竟君子不立危墙下的道理,他是懂得的。
何况,直隶奉军将由天津北上,进攻西北军的侧翼。 届时,直隶地区将会兵力空虚。
他需亲自前往直隶坐镇,调动各地兵力,对西北军进行围歼。
而且,因冯玉详在绥远宣誓,在全国闹出了很大动静,他担心南线战事不稳,进而威胁到直隶地区。
毕竟直隶也算他的大本营,这里有他组建的炮兵学校和西苑航校,还有津门港口等重要税收区,断不容有失。
六月十三。
北伐军进攻武汉失利。
张发奎的第四军,损失四千余人,被迫撤出战场。
桂系的第七军,被张汉卿的第三军团击败,被迫后撤。
唐生智的第八军,遭到吴佩孚和张总昌的联手进攻,差点儿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