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北伐,宣布失败。
北伐军退出两湖战场,吴佩孚乘胜进军,收复湖南,整顿兵马,大有一举南下侵吞北伐军之气概。。 北伐军在中原战场的失利,主要原因在吴佩孚有张汉卿、张总昌的全力支持。
尤其是张汉卿的第三军团,在中原战场名声大噪,凭借先进的装备,先后击败桂系的第七军、又与张总昌麾下的白 俄军,合击北伐军张发奎部。
而吴佩孚有张汉卿和张总昌的鼎力相助,他只需全力对付唐生智的第八军即可。 而唐生智原本就是吴佩孚麾下的军官,他的那点儿本事,又怎么打得过吴佩孚。
其次,唐生智所部第八军将士,原是湖南籍直军将士,吴佩孚一边许以重利,一边雷霆出击,双管齐下,直接把唐 生智的第八军给打趴下。
据战后统计,唐生智第八军被消灭四千多人,俘虏七千余人,随唐生智逃窜流亡者不过两三千残兵。
此战,对北伐军而言,可谓元气大伤,参战的第四、第七、第八军,建制都被打没了,到手的湖南没捂热乎,便又 让吴佩孚给夺了回去。
但对北洋政府而言,此战之胜利,足以巩固中原地区,使北伐军不敢轻易北上。
而且,北平大元帅府的作战参谋们,正在加紧制定进攻南方北伐军大本营的作战计划。 在东南战场。
江苏奉军调动四个步兵旅,一个重炮旅,在黄百韬的率领下,与孙传芳合力夹击,打败了投靠北伐军的陈仪,收复 了浙东地区。
而在东南前线,蒋某人率领的北伐第一军,遭到了孙传芳的迂回包围,第一军伤亡惨重,蒋某人在其黄埔学生的全 力保护下,狼狈不堪的退回南方。
至此,轰轰烈烈的二次北伐,宣告失败。 西北战场。
冯玉详举十五万大军,兵分七路,气势汹汹的要夺回西北。
吴恒命陕甘宁地区的奉军,往绥远开进。
六月十四。
宁奉第一军徐永昌部,在鄂尔多斯地区与西北军交战。
驻陕的奉军独立三师杨臣清所部,从榆林北上,与西北军交战,一战则击溃了韩复渠的部队,继续北上。
驻甘的奉军独立二师第三步兵旅,携带部分火炮,在少量装甲车的掩护下进入绥西地区,与西北军石友三部激战, 战斗四个小时,击溃石友三的先头旅,随即,与石友三的主力展开阵地战。
六月十五。
冯玉详亲率鹿钟麟、刘汝明、李钟鸣部南下,在东胜以西的草原上,设总司令部,以鹿钟麟为前沿总指挥,全权负 责与徐永昌部的作战。
同日。
冯玉详派出信使,前往宁奉第一军军部,给徐永昌送密信。
信中言及,徐永昌乃是国民军一员,为何不明是非,明珠暗投,跟着奉系祸害天下?
他让徐永昌立刻拨乱反正,加入他的北伐国民军阵营,与西北军同僚一起反奉。
徐永昌看了冯玉详的信后,直接将密信派人送往天津,交给西北边防督办吴恒,以示清白。
有部下问徐永昌:“大帅既从苏俄归来,督办为何不依附大帅?”
“冯焕章的为政举措,以及他的为人,深为徐某所厌,他借苏俄之力量,对付国人,令人不齿,其次,西北大局已 定,他即便声势再浩大,也是徒劳无功。”
“我料定,不出月余,他必败无疑。”
“况且,吴帅对我信任有加,不仅任我为宁夏军务督办,也没有收编我们,还给我们拨发军饷粮食物资。” “吴帅以诚待我,我怎能出尔反尔,复叛于他?”
徐永昌在投靠奉系的这些日子,每天都会仔细观看吴恒发给他的电报,其中的治政理念,抚民之举,练兵之才,深 为他所佩服。
… ……
他以为,吴帅的治政理念,才是当下最符合国情的国策。
所以,他打算跟着吴帅干到底,成功则惠及国民,失败亦无妨。 天津。
身为西北奉军统帅的吴恒,白天去公署处理军务,晚上则出入各大酒会,仿佛西北战事,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哪怕冯玉详亲自动身去了前线,对记者们吹的天花乱坠,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日常安排。 当然,他私底下,可是安排了不少后手。
比如命黑省马占山的骑兵,先屯与黑省与绥远交界处,伺机而动。
又比如他派了几个参谋,每人十分大洋的条子,让他们分别去收买石友三、韩复渠、孙良诚等人。